1.六齡童橫空出世

1.六齡童橫空出世

六齡童是我父親的藝名,這個名字在舊上海戲曲界提起來,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樣的名氣,是在舊上海闖蕩出來的。這個名字的來歷,我後面還會講到,他的故事,還是先從紹興講起吧。1924年,父親出生在紹興學士街這條專為「墮民」安排的街上,祖父給他取名章宗義。小時候,父親和祖父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因為作為老閘大戲院和同春舞台老闆,祖父大量的時間在上海奔忙,而祖母則帶著兩個兒子居住在紹興城裡。父親最親密的玩伴,當然是伯父了。父親和伯父雖然相差三歲,但因他們個子差不多高,又長得很像,並且經常穿同樣的衣服,往往被認為是雙胞胎。一次,兄弟倆去上學,他們突然想把自己裝扮成殘疾人。於是兩人一個跛腳一個瘸腿往前走,居然讓路人信以為真,對他們報以同情的目光和惋惜的長嘆。在父親的記憶里,這是第一次有意識的表演,自此也就拉開了「街頭表演」的序幕。父親喜歡看社戲,最初是騎在大人的脖子上去,後來便自己乘船去了。有一天乘船去大禹陵看戲,不料遇到了危險,差點造成船毀人亡的慘劇。儘管如此,他對社戲依然樂此不疲,有時候其他同學要上學,他就偷偷地逃學,獨自一人到很遠的鄉村去看社戲。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業漸漸地荒廢了些,但腦袋裡卻裝滿了「戲」。各種各樣的人物在他的腦袋裡騰雲駕霧,睡覺時也經常「鐵馬冰河入夢來」,被鑼鼓咚咚、刀槍錚錚的幻夢所驚醒。夜裡做夢還不夠,父親還經常做「白日夢」。他夢想戲台上某一位大將會突然收他做徒弟,教他翻筋斗、拿大頂;他也希望能夠登上舞台,穿著金盔銀甲與敵手進行一番廝殺。就在父親做夢的時候,伯父七齡童已經實現了「白日夢」。他開始在上海老閘戲院登台表演並且逐漸走紅,因成功地主演老生角色,被譽為「神童老生」。關於伯父在舞台上風光的消息不斷地傳到在紹興的父親耳朵里,他再也坐不住了,吵著鬧著要去上海演戲,與伯父一比高低。奶奶並不想讓父親學戲,但最終拗不過他,於是就帶著父親去了上海,這樣全家都從紹興遷往上海,住在老閘戲院的三樓。在此之前,祖父章益生孤身闖蕩大上海,開設了老閘大戲院,其間所歷艱辛,一言難盡。老閘大戲院位於上海福建中路和北京路口,原先是五豐錢莊的一座倉庫。倉庫的老闆叫孫梅慶,也是紹興人,酷愛紹興大班,所以祖父章益生想把它接收過來,改造成戲院,孫梅慶當然歡喜不已。劇場設在二樓,有491個座位,是當時最大(按座位數說)的戲院之一,況且臨近當時上海著名的四大戲院——大舞台、共舞台、天蟾舞台、更新舞台(中國劇場前身),所以人氣非常旺。加上過往的觀眾特別多,附近又有一些寧波紹興人開的錢莊、染坊、酒坊、腐乳坊、鹹菜坊,老閘大戲院具有了寧波紹興會館的性質,因此,戲院常常座無虛席,到了周末更是走廊里都加滿了座位。老閘大戲院生意紅火,紹興大班也漸漸地興旺起來了。「同春舞台」是紹興大班中最有名、藝術水平最高的戲班,擁有吳昌順、汪筱奎、筱芳錦、陸長勝等著名演員,當然,伯父七齡童和父親六齡童更是明星。這是后話。上面說的這些著名戲院、舞台,舊上海的人都可以娓娓道來,因為在這些戲園子里發生的傳奇故事太多了。共舞台是舊上海黑社會的「三大亨」之一黃金榮創辦的,開創了中國男女演員同台演出的先例。黃金榮之所以開辦這個戲院,據說是為了捧紅一位叫露蘭春的女伶,共舞台就是男女同台之意。而天蟾舞台是上海青幫一位重要人物顧竹軒舉辦的,他為了這個戲院的地權糾紛,和租界工部局打官司,最後官司打到英國去,居然贏了(當時的英租界里司法最高審判權是在英國),也是上海灘轟動一時的大新聞。我提起這些舊話,是想說,祖父開辦老閘大戲院,把聲勢和規模做得這樣大,很不容易,因為他從紹興鄉下來到魚龍混雜的上海,純粹靠著自己的苦心經營,沒有任何後台。奶奶說,祖父在上海立足之後,卻沒有忘本。他先是把家鄉的泥路鋪成了石板路。以後,凡是找上門來的紹興老鄉,如果合適就留下來工作,如果不適合,就給一筆路費或者生活費;有家人剛去世的人找上門來求助,就會給一筆棺材錢。他們出於同鄉、同行的情誼,熱情提攜初到上海、還比較稚嫩的女子越劇,在抗戰時期上海成為「孤島」期間,還舉行了「四季春」班、「素鳳舞台」和「同春舞台」的三班聯合會串,這也是當年上海灘的盛事。演出有時是兩個劇種同台合演,多數則分前後場,除一場日戲外,全部由女子越劇壓軸。演齣劇目有《寶蓮燈》、《盤夫索夫》、《殺子報》、《通州奇案》等。這一次紹興大班與女子越劇的聯合演出,在上海觀眾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每次演出,場場座無虛席。同春舞台和這些女子越劇是不同的劇種,兩者表現手法大相徑庭,但由於同台演出,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紹戲的表演手法也比原先豐富起來。父親到了上海之後,成了老閘大戲院一名特殊觀眾,他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後一個離場。看戲時總要站到台沿,人與舞台一般高,就在那裡仔細地看。但是看歸看,爺爺奶奶當時並不希望兩個孩子都學戲,因為在當時演員地位低下,是「戲子」。老話說「戲子無義」,那都是罵人的話。但凡還有別的生路的家庭,是不會讓子弟去學戲的。現在祖父當了「老闆」,家庭經濟富裕,當然不希望子弟還在「賤民」職業中打轉。正因為如此,父親幾乎沒有上台的機會。但伯父和父親要好,非常希望舞台上有個伴,他就不斷去遊說父母。最終爺爺同意父親在《霸王出世》中出演「小霸王」,於是父親盼星星盼月亮地想登台演出。但是,《霸王出世》父親雖然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對於「小霸王」的一舉手一投足早已稔熟於胸,可此時真讓他登台,卻又感到不知所措起來。回憶起那第一次演出,父親說:「他們給我開了臉,化好了妝,我便壯壯膽子上了場。到了台上我聽到其他演員說『裝得蠻橫一點,越蠻橫越好』,於是就憋著臉,扭著脖子,舉手投足來了一通。演完后,我不曉得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見父親笑著把我抱了起來。」不用說,父親成功了。既然以後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台了,就得有個叫得響的號。當時伯父七齡童的號(伯父七歲登台獻藝)已經很響亮了,現在來了一位弟弟,這事很新鮮,一位印刷工人想都不想,當場給父親取了「六齡童」的藝名,印上了演出的說明書,讓這哥兒倆相得益彰。沒想到自此以後,我們家便從此跟「六」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實,戲曲史上,還有一位著名的「七齡童」,就是京劇藝術大師周信芳先生。他也是七歲登台,取名「七齡童」,後來改名「麒麟童」,後面的名號叫得更響。但周先生出道比我伯父早。這一出《霸王出世》之後,父親又接連登台演出了好幾天,來看熱鬧的很多,很快,父親就成了紹興大班的小童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六小齡童・猴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六小齡童・猴緣
上一章下一章

1.六齡童橫空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