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魚翅與八卦文化
香港朋友為我接風洗塵的晚宴后,我驚鄂地詢問老友:「五人的晚餐沒吃幾盤菜,怎麼結帳就近萬元。」他解釋:「那是因為有鮑魚和魚翅。」我嚇了一跳,忙打聽:「什麼魚翅,我怎麼沒吃到。」老友大笑起來打哈哈道:「怎麼樣,西方人開東洋葷,連鮑魚、魚翅都分不出來。那頭一道就是魚翅羹嘛。」我當即嚇傻了說:「我明明吃的是玻璃絲呀。(英語里將中國的粉絲翻譯成玻璃絲glassnoodles)」老友更笑得開心起來,拍著我的肩頭說:「那玻璃絲就是魚翅。這回長見識了吧。」我生氣地板起臉說:「下次聚餐,若有魚翅請你先提醒我,我一定罷吃。」這回輪到老友呆愣在原地。西方人對屠殺鯊魚就為了取其魚翅深為憎恨,西方國家的海洋博物館里,有些就展覽著中國魚翅罐頭,譴責中國人這種野蠻的食慾。我們也很不解中國人對魚翅的偏愛,不過是些吃不出什麼味道細細的「玻璃絲」,值得為此微不足道的「口福」,殘忍地去破壞海洋生物環境嗎?以後在香港的日子裡,每逢與港人聚餐,我都會謹慎地先打探清楚有無鮑魚、魚翅。
不久前一位房屋代理領我去跑馬地看樓,路上他眉飛色舞地煽動說:「住在跑馬地與大明星為鄰居好幸運呀,出門就能遇見劉嘉玲與梁朝偉拍拖。」我覺得他太可笑了,那些歌星、影星與我有什麼相干。怪不得香港街頭的八卦雜誌斷市熱銷,市民對「揭秘」、「踢爆」明星的色腥**始終熱情高漲。我就看不出香港的娛樂周刊有何「娛」何「樂」,一份周刊好幾個月連載發動群眾揭舉明星秘聞的廣告:經濟低迷,二萬人工(香港稱工資為人工)的海關督察職位,竟有10多個博士、近500位碩士、3000多個學士去爭。若去湊這份熱鬧,不如光顧時下名人蒲點(粵語,流行的觀光地點),如跑馬地、太古廣場、置地名店......,只要你探得城中名人明星的秘聞、緋聞、是非八卦,一經採納,你即刻就有錢收,易過中**彩。愈猛料愈價高,拍照為證更佳,最高可得10萬港幣報酬。為了做樣板提示,廣告上方整版刊載了9幅狗仔記者偷拍的明星**照,什麼「機場直擊,梁朝偉、張曼玉禁區私會」、「巴黎獨家,爆12女星『肉價』」等等。香港中文媒體被形容為「要錢不要臉」,還由於報紙的頭版臉面常常是賣掉全版廣告,見不到一條新聞,缺乏媒體做為新聞紙的尊嚴,這種牟利至上的作風全球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