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測驗的歷史(2)

民意測驗的歷史(2)

□曲折前進期在經歷了跌跌撞撞后,民意測驗開始走向成熟,成熟的標誌就是科學化。民意測驗的成熟與喬治·蓋洛普的名字緊密相連。1935年10月蓋洛普創建「美國民意測驗所」,並銳意探索民意測驗的新方法,對以往的測驗方法進行了重大改進。其改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採用配額等比抽樣,摒棄傳統樣本越多越精確的觀點,採取按照全國居民性別、年齡、居住地和收入等配額等比抽取,使得一個相對較小的樣本群能夠比較科學地代表全國居民總體。另外,改革訪問方式,放棄郵寄調查方法,採用面訪法。一方面提高了回收率,同時也提高了問卷填寫質量。自此,民意測驗已步入藉助更科學的抽樣方法、更高質量的數據採集方法的軌道,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產業。當然,雖然民意測驗開始成熟,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的偏差也會影響民意結果的正確性。例如,美國1948年的總統大選,當時蓋洛普和羅珀等民調組織,都預言共和黨候選人托馬斯·杜威將獲勝。《芝加哥論壇報》甚至未等大選最後的結果揭曉,就在頭版以大標題宣布杜威戰勝杜魯門,結果成為民意研究歷史上的一大笑話。因此,關注執行也成為民意研究中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話題。我國民意測驗的歷史和現狀中國是較早進行民意測驗的國家之一。其方法論得益於西方的民意測驗的科學化。例如1922年11月,我國舉行了第一次民意測驗,當時北京高等師範成立14周年紀念系列活動中,在留美歸國的心理學碩士張耀翔的主持下,該校心理學研究室就當時部分時政熱點對參加慶典活動的來賓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調查形式採用匿名問卷,內容涉及總統選舉、宗教信仰、社會風俗、公共管理等較為敏感問題。測驗結果在《晨報》上公開發表,開了我國民意測驗報道的先河。1923年12月北京大學教師也在校慶紀念日時,對參加慶典的來賓進行了類似的民意測驗。此後,類似的民意測驗不斷出現,這批中國早期的民意測驗雖然開了我國民意測驗的先河,但其社會影響力很小,中國並沒有迎來民意測驗事業勃興的時代。民意測驗的客觀環境基礎是開明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成員的主人翁態度。沒有這兩點的支持,民意測驗是不會有其應有的社會地位的,也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舊中國政治**,對外媚顏屈膝,對內實行高壓政策,民眾在長期的高壓統治下變得麻木。在這種政治下,民意測驗只能是學術界的嘗試和文人們的娛樂。從1922年中國首次舉辦民意測驗到1949年國民黨政府垮台長達27年的發展中,中國沒有出現一家專門的民意測驗機構,也沒有進行過一次全國性的民意測驗。儘管如此,其間有三次民意測驗活動還是頗有影響的。一次是1936年底至1937年初「上海報紙和上海讀者調查」,由當時上海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校長顧執中先生主持。它的特點有二:第一,首次採用派訪問員入戶面訪的調查方式;第二,民意測驗首次被直接用於指導社會實踐。另一次是1938年2月重慶《新華日報》所進行的讀者意見徵詢活動。該報於2月17日和19日連續兩次刊登讀者意見調查表,廣泛徵集讀者對報紙內容的評價、意見及改進辦法,稱這些意見和辦法是「極有價值的指示」和改進工作的「準則」。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所主辦的第一次民意測驗活動。第三次是《大公報》在舊中國所進行的一次社會影響最為強烈的民意測驗。1942年10月10日該報主持的關於中國民眾對抗戰前途問題看法的民意測驗,共收到讀者調查回復答卷1230份,社會影響強烈。新中國成立至1979年9月,整整30年裡,起先是由於對實證社會科學的不重視,1957年後又受「左」的思想影響,導致中國的民意測驗處於冰封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冰封久遠的民意測驗才得以復甦。新中國成立后的首次民意測驗是1979年9月《北京日報》內參部在北京維尼綸廠進行的民意測驗。本次民意測驗希望了解不同層次的企業職工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例如,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信心、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看法、最反感和最感興趣的事情、認為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等。1980年之後中國從事專業民意測驗的機構相繼誕生,並且由學術性機構為主導向商業機構為主導轉變,由個體向組織化轉變。1986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輿論所成立,1986年12月中國社會調查所成立,1992年零點調查成立,1996年北京廣播學院柯惠新教授撰寫的《民意調查實務》出版,1998年中國民意調查和市場研究第一次行業代表大會召開,2000年中國市場調查行業分會成立。自1992年以來,僅零點調查實際進行並向社會公開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就超過了600項。日本《讀賣新聞》曾在2002年12月24日針對零點調查發布的《中國城市市長支持調查報告》發表評論說,這是中國社會生活中一項「耐人尋味」的發展。今天,對大多數中國城鄉人民來說,民意測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人們對於民意調查的真實內涵也越來越明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零點調查――民意測驗的方法與經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零點調查――民意測驗的方法與經驗
上一章下一章

民意測驗的歷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