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對民意測驗結果的運用(4)
□協助公共決策民意,是一種社會大眾的共同意見和一致態度,而態度和意見通常被認為是「行為的準備態」或「行為傾向」。儘管從「行為傾向」到行為的實際發生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情境要素,但它卻是判斷和預測行為發生的基本依據。既然「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既然人民群眾是社會活動的主體,因此,任何社會決策要想做到現實可行和有預見性,就必須詳盡、準確地了解民意,從而在此基礎上做出順乎民意、合乎現實的正確決策。民意測驗便是提供給決策者達到此目的的一種最為重要和有效的工具,而大眾傳媒作為上層建築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義務也有權利傳達有利於政府決策的民眾意見。而且,民意藉助大眾傳播能夠到達最廣泛的受眾,從而在最廣泛的社會範圍內形成討論和溝通,最終有利於公共決策的民意傾向得到儘可能充分的表達。□充實傳播內容民意測驗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廣泛聯繫為傳媒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豐富而生動的傳播素材,同時,民意測驗對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的真實反映又恰恰符合了新聞專業化原則和客觀性要求。對於看慣了報道內政外交、精英人物等新聞的普通大眾來說,那些反映與自身關係更密切、與自己的意見更貼近的普通百姓的聲音,無疑將更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大眾傳播是一種有一定目標和方向的合作性行為,傳播過程對傳者和受者都是一種自覺的、能動的活動,因此,兩者必須緊密配合、相互協調,共同進行溝通。民意測驗在傳播內容上的貼近性,將有利於增強傳播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最終有利於大眾傳媒與普通受眾的積極溝通和良性互動。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在大眾傳媒的精確新聞報道上較多地出現了一種遊戲化的選題傾向。這或許是受當前政治形勢和新聞控制加強的影響,許多新聞媒介在民意測驗的選題上有意迴避了一些老百姓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或現實的重大問題,而讓一些瑣碎的、無傷大雅的生活細節問題的調查大行其道。雖然不能說這些題材不可以去做,但遠離重大問題而一味迎合那些流俗趣味,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是有違於民意測驗的原本用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