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序幕

朝鮮肅宗21年,公元1659年的冬季。在京城安國洞附近的感古堂內,一位年輕的女性站在廊下,隔著竹簾,靜靜地望著院中大樹上飄搖的葉子。呼吸凜冽的寒風,壓抑胸中氤氳的嘆息,女子定定地站了一會兒,轉身離去。她走回自己的房間,拉上了房門。這裡就是她最後的歸所了吧,這裡是她埋葬青春的墓地。尊崇、榮譽、浮華、顯赫,玷污、恥辱、黯淡、卑微,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糾纏著她的人生。但是此刻,這位28歲的女性只想靜靜地坐著,就這樣,闔上雙眼,時間停止,人生流逝。她便是朝鮮王朝第十九代國王肅宗的繼妃,仁顯王后閔氏。此時,她已經從王后的位置被貶為庶人,逐出了宮廷。深夜的昌德宮內,兩個人滿面喜色行走於大造殿中。一個侍女打扮的女子諂媚地說:「娘娘,從今往後您就住在這裡了,奴婢想到能夠在這裡伺候娘娘,真是高興啊。」另一位衣著華貴,容貌姣好的女子信步走在寢宮之中,打量著這裡的擺設,說:「明天帶個人過來,把這裡的字畫全都換了吧,這些就丟掉。」「是,娘娘。」那女子拿起放在案几上的一本書,隨便翻動著,漫不經心地說:「是啊,只有王后才能住在這裡的……現在,我也成為王后了。」「啪」的一聲,她把書丟在一邊,轉身便走,心中得意:「受了那麼多苦,如今總算有回報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得到啊!」這女子是深得肅宗寵愛的張禧嬪。她出身貧苦,少女時期就入宮成為當時大王大妃的女侍,後來得到肅宗的寵幸。但是因為大王大妃與王妃不合,她被排擠出宮,吃盡了苦頭。仁顯王后閔氏因為自己一直無法生育,擔心肅宗的子嗣,極力建議肅宗將張禧嬪接回宮中。張氏回宮之後,為三代單傳的肅宗誕下一子,從此憑藉肅宗的寵愛橫行宮中,參與政事,培植起了自己的朝廷勢力。不久之前,張禧嬪和大臣聯手將她的兒子立為王世子。然後,她窺伺著王后的位子垂涎欲滴,頻使奸記,終於使肅宗誤以為王后閔氏善嫉,將仁顯王后廢黜。而今,肅宗正式將張禧嬪改立為王后,她成了朝鮮王朝五百年唯一從宮嬪妃被立為王后的女人。此時的張禧嬪依靠著自己拉攏起來的「南人派」勢力,權勢如日中天。肅宗也讓她三分。時光如水,感古堂內的草木枯容了6次。在這6年期間,民間一位叫金萬重的文人,根據仁顯王后的遭遇撰寫了一部小說《謝世南征記》。小說廣為流傳,最後竟傳入宮中。肅宗看到了這本小說,回想自己當初貿然廢黜了溫柔善良的仁顯王后,不僅悔從中來。但此時張氏已非6年前可比,肅宗周邊重臣都為張禧嬪勢力所制,她早就不把肅宗放在眼裡。肅宗每日在憂鬱中度過,只有仁顯王后從前的一個侍女能夠稍稍寬慰肅宗之心,肅宗常常傳喚其伴在左右。待那侍女懷有身孕,張禧嬪才發覺自己太大意了,百般設計除掉這個障礙。侍女深知腹中胎兒的重要,極力應對,躲過了一個個毒計。直至臨盆將至,張禧嬪氣急敗壞,將侍女捕來,讓其跪於地上,把大水瓮扣蓋在她身上,意圖將其害死。肅宗聽聞后大驚,趕至現場將瓮除去,把侍女抱回寢所,所幸王子安產,那王子便是日後的英祖王。經過這件事情,肅宗終於痛下決心,排除眾議,將侍女封為淑嬪,將張禧嬪降為嬪妃,並透露出想迎接仁顯王后回宮之意。張禧嬪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明著無法動手,便收買了巫師,請其暗中作法,詛咒仁顯王后,直至東窗事發。此事被肅宗逮了個正著,便在朝野內外大造聲勢,待局勢稍穩,作出了廢后的決定,並以「詛咒國王」、「巫蠱後宮」的罪名將張禧嬪廢為庶人,賜毒藥而死。同年,肅宗恢復了閔氏的后位。時隔6年,仁顯王后重返昌德宮。歲月的痕迹、人世的滄桑在她本應年輕的面頰上刻下皺紋,閔氏形容憔悴,肅宗不勝唏噓。令人無法想到的是,感古堂6年貧瘠的生活,已經將仁顯王后的健康吞噬殆盡。閔氏重回王后位不久,就患病西去。肅宗追悔莫及,傳令死後與仁顯王后合葬,為其墓地命名為「雙陵」。仁顯王后的一生峰迴路轉,雖遭小人陷害,卻得善終。王后閔氏一門命運多舛,隨著閔氏的沉浮,時而權傾一時,時而屢人傾軋,受盡迫害,最終在朝鮮李朝的政治舞台上銷聲匿跡。「世事年來千萬變」,人世間的變化誰能說得清楚?沒人會料到,在一百多年之後的公元1852年,在傾頹、落魄的感古堂內誕生的一個女嬰,日後將閔氏家族重新引領到時代的前沿,而她也在朝鮮末代王朝的歷史上掀起了巨大的風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代國母:明成皇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代國母:明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