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14(4)
於是,全奉准等人被閔氏政府所欺騙,政府方面假惺惺的以農民軍提出的27條要求為藍本,達成了所謂的《全州和約》。《和約》全文12條,其內容是;一、蕩滌東學道人與政府間的宿嫌,協力庶政事;二、查得貪官污吏之罪目,一一嚴懲事;三、懲辦殘暴富豪輩事;四、懲罰不良儒林兩班事;五、燒卻奴嬸文書事;六、改善七班賤人待遇,脫去白丁頭上的平壤笠事;七、許可青春寡婦改嫁事;八、無名雜稅一併勿施事;九、官吏採用打破地閥登用人材事;十、嚴懲與倭奸通者事;十一、已往公私債務一併勿施事;十二、土地平均分作事。協議既定,起義軍便暫時撤離全州城,日後逐漸瓦解。等到6月底,東學黨起義基本平息了。如果從朝鮮政府請求清朝派兵幫助鎮壓東學黨起義這一點來看,此次入朝清軍的作戰目的基本達到。但由於日本乘機大肆派兵入朝,使得援朝清軍和入朝的日軍處於嚴重的軍事對峙狀態。朝鮮政府被日軍突如其來的大舉出兵嚇得得魂飛魄散。朝鮮政府立即聲稱農民暴動業已平息,要求清日兩軍同時撤退。中國也認為亂事已平定,為使日軍退去,即根據《天津條約》的規定,要求中日兩國同時撤兵。但是日本的政策是乘機排斥中國在朝鮮的勢力,獨霸朝鮮,自然不會同意。高宗和朝鮮政府通過各國駐漢城的外交使節,特別是通過當時在朝鮮以「朋友」自居的美國公使,敦請美國等各國政府出面給予斡旋,促使日軍立即撤退。然而,美國人卻支持日本侵略者入侵朝鮮的行徑。日本以保護使館及僑民的名義派兵,現在使館和僑民的安全已不成問題,中國又願撤兵,日本如堅持不撤兵,師出無名,勢必會引起國際輿論的不滿。日本政府為扭轉這種不利局勢,提出一項提案,電令日本駐津領事通知李鴻章。提案的內容為:農民暴動尚未平息,中日兩**隊應共同鎮壓朝鮮亂民。平定后,為改革朝鮮內政起見,中日兩國派常駐委員駐朝鮮,調查財政,淘汰官吏,並設置必要之警備兵,以保持國內的安寧。很顯然,日本是借這個中日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要求,難住清朝。日本政府明知這個要求必定不為中國所接受,在提出提案的同時已經決定,不論與中國協商的結果如何,在朝鮮政府導致農民暴動的**內政得到「改革」之前,決不撤兵;如果中國政府不贊同這個提案,日本政府要獨力擔任朝鮮政事改革。中國自然不會接受這個提案。此時朝鮮局勢極為緊張,中、日、美、英、法、俄等**艦十艘集結濟物浦港口。從仁川到漢城,沿途日軍把守要害,盤查行人。日本政府訓令大鳥不得撤兵,並相機使日軍繼續開赴漢城。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在中國方面,自中日朝鮮問題爭端發生,李鴻章就把解決的希望寄托在國際調停上。他先是挽請俄國,繼而挽請英國出面調停。幻想通過俄英的干涉來制止日本侵略。然而,英國在看到日本開戰決心已定,並在得到了日本有關日軍「不在長江下游上海及其附近地區為戰爭運動」的保證后,決心支持日本,最終拒絕了李鴻章的要求。俄國看到日本背後有英國支持,也不願捲入中日朝鮮問題的紛爭,最後也拒絕了李鴻章的調停建議。李鴻章重外交、輕軍事的作法,引起大清國朝野上下的嚴重不安和輿論的不滿。以光緒帝師翁同龢為代表的一部分官僚力主增兵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翁同龢曾多次呼籲增兵朝鮮,佔據要隘,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日本,認為只有這樣,日本方肯撤兵,緊張局勢才可能有所緩和。李鴻章在挽請俄英調停相繼失敗之後,迫於國內主戰派壓力,才匆匆忙忙作軍事布署,第二次不情願地對朝派遣了清軍。少部分增援駐守牙山的清軍,大部分則向平壤集結,以便同日軍展開決戰。在此期間,日本侵略者毫不遲延地在朝鮮製造有利形勢。就在李鴻章積極進行聯俄之時,日本加緊向朝鮮向朝鮮增加兵力,並千方百計地製造挑起戰爭的借口。日本政府密令日本駐朝鮮公使大鳥圭介:「目前形勢表明開戰已不可避免。務須不擇手段地製造開戰之借口。」當中國拒絕了中日共同改革朝鮮內政提案之後,日本人就單獨地開始了非法行動。6月26日,日本公使單方面地要求高宗「改革內政」,7月4日,大鳥根據日本政府給他的機密訓令,向朝鮮政府提出改革內政的五大綱領26條目,詳細規定了有關用人,行政,兵制,幣制等項「改革」,甚至連興辦學校、鐵路都包括在內。這個強加於朝鮮的「改革方案」,實質上是欲藉此把朝鮮完全控制在日本手中。而且,大鳥還逼迫朝鮮政府在三天內製訂出實行「改革方案」的具體措施,十天內付諸實行。而當時這個所謂的「改革方案」,類似「敷設漢城至各通商口岸間的鐵路,架設足以聯繫全國各主要城市的可靠的通信網」等條款,均是無法在限期之內實現的。但是,正如日本侵略者自己所承認的那樣,他們的目的在於「故意提出這些在限期內無法實行的改革條款,如被拒絕,或是在限期內未能付諸實現,就可以此反誣朝鮮政府沒有改革內政的誠意,為日本人能以行使武力,顛覆朝鮮政府,由他們自己獨力著手進行改革製造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