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左翼前後(1)(圖)
中國**領導的紅軍在國民黨政府軍隊的圍剿中失敗,奮起,輾轉突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共產國際和斯大林對遠東及整個國際形勢的估計,確定為帝國主義企圖發動反蘇戰爭,因此,極力要把日本點燃的戰火控制和熄滅在中國土地上。斯大林認為,中國**還未足以壯大到可以成為反侵略戰爭的領導者,只有蔣介石才能領導中國抗日,於是把大量的軍事援助傾注於國民黨,對於**,只是提供急需的藥物,醫療設備和政治讀物,以及不容違拗的指示。七八月間,共產國際召開了第七次代表大會。**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國**的名義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代錶王明作了《論反帝統一戰線問題》的報告,其基本精神,反映了莫斯科方面的政策立場。自東北四省淪陷以後,華北五省「自治運動」相繼發生。12月9日,北平學生走上街頭,高呼口號,集中湧向新華門。國民黨當局不但拒不接見請願學生,還出動軍警驅趕,致使學生30多人被捕,100多人受傷。這就是有名的一二?九運動。運動進一步暴露了政府反人民**的實質,揭示了依靠民眾的力量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必要性。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陝北瓦窯堡舉行了會議,會後,**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指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必須屬於中國**。在領導權問題上,**從黨的利益出發對蔣介石所作的揭露和譴責,與魯迅對國民黨政府的敵對態度是相一致的。這是結論的一致。魯迅並不十分了解**的真實立場,在上海,憑藉國民黨控制下的有限的幾家報紙,他不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於**和紅軍方面的信息。左聯黨組與**中央實際上也處於隔絕的狀態,何況「周揚之流」以黨的面貌出現,使他時時感到憤慨,孤獨與悲哀……他曾寫下自作的七律一幅贈許壽裳,云: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塵海蒼茫沈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同一天,還為友人寫了兩幅字,一是唐人錢起的《湘靈鼓瑟》,一是明人項聖謨的「風號大樹中天立」的題畫詩,此詩他已寫過不只一次了。數天後,還寫過幾幅字贈人,大抵抒發寂寞之感。還選取南宋鄭所南的《錦錢余笑》,寫作條幅贈增田涉,詩云:「生來好苦吟,與天爭意氣。自謂李杜生,當趨下風避。而今吾老矣,無力收鼻涕。非惟不成文,抑且錯寫字。」一切豪情如虹霓在眼,轉瞬即逝,幽默里包含著一種自覺無力收拾的人世的辛酸。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之後,國際革命作家聯盟的左聯代表蕭三寫信回國,指示在組織上取消左聯。信是由魯迅轉左聯的。魯迅很清楚,此信並不只是代表蕭三個人。信里從對「新月派」和「第三種人」的評價,幾年來思想文化界的論爭,直到統一戰線問題,在魯迅看來都有不少混亂的、糊塗的、錯誤的地方。對於左聯的關門主義的嚴重性,他比任何人都有著更清楚的了解,他曾對人說過,「他們實際上把我也關在門外了」,豈止關在門外而已!還要鞭撲不止!1935年至1936年間,「鞭子」之喻,在信中就不知使用過多少次。他信中稱周揚為「元帥」、「工頭」、「奴隸總管」、「指導家」,不但自己不做事,還指責別人不做事,甚至指責他「懶」,「不寫文章」。青年朋友蕭軍一度想加入左聯,他的意見很明確,就是:「現不必進去。」對於左聯的核心,顯然,他已經完全失望了,可是現在要取消它,無論從理性還是感情方面,他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左聯成立時,他甘願被利用,一者因為盟員都屬於文學青年,二者是為了對付當局。那時候,說起態度來,還不算怎麼積極堅決。可是,等到柔石等人犧牲以後,他就從感情深處把自己同左聯的命運連結到一起了。要把這些給忘記掉,全盤放棄這個柔石們為之付出鮮血和生命作代價的團體,甚至同殺人者攜手組織「統一戰線」,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此外,由外部和上頭指示解散的做法,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作為一個自動組織起來的團體,成立與解散,都一樣是內部的事情。關係到左聯命運的大事,不管是誰的命令,都不能代替盟員自己的選擇。因此,在把信轉給左聯黨組之後,他便期待著盟員中間有一次集體的民主討論與磋商。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解散左聯的計劃實際上早已在醞釀和實施之中了。早在10月上旬,新「文委」組建完成,左聯黨團書記周揚仍被推舉為書記,在收到蕭三的來信前,以周揚為首的「文委」成員即已從巴黎出版的《救國報》和共產國際機關報《國際通訊》上分別看到《八一宣言》和季米特洛夫在共產國際大會上的報告,開始為建立抗日聯合戰線而積極行動了;蕭三的信件,只是促進原計劃的完成罷了。12月間,周揚在他家裡召開了一次「文委」擴大會,決定解散「文委」所屬各聯,其中包括左聯,並且把成立中國文藝家協會提到議事日程上。會上還決定「文總」解散后,成立一個新的黨團實行統一領導。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