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勇奪3G 眾說紛紜論成敗(6)
不過,專家指出,用戶數量不是實現盈利的惟一要素。在和黃的第二大市場—英國,每爭取一名用戶,和黃公司就要花費220英鎊。因此,下一步公司應該深入挖掘數據服務,以獲取利潤。2003年,和記黃埔的3G業務開局不順,由於手機缺乏,未能實現預定的用戶數量,業務虧損高達183億港元(23億美元),預計2004年的虧損還將創新高。隨著荷蘭電信運營商KPN的退出,日本NTTDoCoMo也放言要出售和黃英國公司的20%股份。對此,和記黃埔的高層人士稱,DoCoMo與和黃的關係依然非常穩固。不過他也承認,NTTDoCoMo出於戰略考慮,擬退出歐洲市場。而李嘉誠則宣稱,手中握有180億的現金,即便回購DoCoMo的股份,對集團財務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截至2004年5月,和黃的全球3G客戶每日上客量已超過1萬名。分析人士指出,要注意的是,李嘉誠所說的每天上客1萬名指的是全球市場,這也意味著和黃的全球3G業務,即使用3年時間也可能達不到1000萬用戶的水平,這與2G的全球用戶總量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在業務拓展並不樂觀的同時,3G正在成為和黃的財務窟窿。就在這一年,和黃把所持有的內地合資零售企業「寶潔—和記」的全部20%股權,提前出售給合營夥伴美國寶潔(P&G),套現156億港元,並獲得137億元的利潤。分析人士相信,這筆盈利將用來抵消和黃3G業務今年的虧損,確保和黃2004年的盈利不會顯著下挫。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高級分析師賀軍在《財經時報》撰文認為,和黃強調說「寶潔—和記」是公司的非核心業務,這只是一種解釋。事實上,為了不讓3G業務虧損拖累2004年的盈利大幅倒退,和黃自年初起,已不斷地籌劃各種操作,包括分拆上市、出售資產等,藉此獲得數以十億元計的特殊盈利。市場預期,由於3G虧損將繼續影響和黃2005年和2006年的業績,相信和黃將暫時保留旗下赫斯基能源等其他資產,延至另一個財政年度才考慮變現。如果和黃要靠「賣家當」來填補3G的窟窿,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如果3G市場需要5年才成熟,和黃能繼續在3G上支撐5年嗎?賀軍的文章說,李嘉誠是個投資策略大師,他當然不能無視這種情況的繼續出現。我們認為,李嘉誠很可能通過資本市場來進行操作,將3G業務的影響孤立化,盡量淡化掉,最終解決3G的困擾。野村證券的分析師不久前也大膽預測,和黃到2006年時將會放棄3G業務。理由很簡單:「我們看不到和黃的3G有達到收支平衡的可能。」目前野村對3G的估值為負630億元。據估計,和黃現在每天用於3G上的投資額高達1億元。在這種局面下,和黃完全可能放棄3G業務。這是一次壯士斷腕,只不過,這個腕太大了一些。一時間,3G對於和黃來說成了一個負面的話題。有媒體甚至說,3G似乎已經成為和記黃埔香港公司頭頂的一片陰雲,這片陰雲甚至遮住了一樁漂亮交易帶來的光芒—如果不是因為3G,「和黃賣寶潔」凈賺50倍的故事會被認為是李嘉誠財技又一次魔術般的精彩演繹,而不是屈就為和黃3G的豐厚「陪嫁」。2004年5月12日,和記黃埔香港公司宣布,作價150億港元將手中持有的20%廣州寶潔股權全部出售。和黃在公告中透露,該20%股權作價超過現金20億美元(約合156億港幣)。這筆交易,一票賺走137億港元,接近和黃2003年143億港元的盈利。寶潔中國公共事務部張經理向記者介紹了這筆交易的背景:早在1988年,和黃與寶潔就在大陸成立了寶潔—和記有限公司,和黃持有該公司31%股權,寶潔持有另外的69%。1997年,和黃與寶潔對原協議進行了修改,和黃出售寶潔—和記10%權益給寶潔,雙方股權比例變為寶潔持有寶潔—和記80%股權,而和黃持股下降為20%。在1997年的協議中,寶潔與和黃約定,給予寶潔認購權,可以在2007~2017年期間,收購和黃所持的剩下20%股權。對於寶潔提前3年就行使了認購權,寶潔張經理表示,寶潔非常看好其在中國的發展,寶潔近年來在大陸地區有非常好的發展速度,每年增長速度都在20%以上。因此,寶潔總部認為,與其幾年後以更高價格收購這部分股權,不如提前收購以節約成本;另外,公司獨資后將更有利於寶潔加強對中國區的經營管理、戰略決策上的投入。而和黃新聞發言人張景如女士則表示,之所以交易提前,是因為和黃和寶潔協商后發現,現在進行交易符合雙方的利益;同時,寶潔方面提供的收購價格比較有吸引力,在雙方意願一致的情況下才達成了此次交易。知情人士說,當初寶潔選擇和黃作為進軍內地的合作夥伴,主要是看中了其在內地政界和商界廣泛的人脈。而16年的運營結果顯示,寶潔—和記在中國內地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寶潔在廣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地設有十幾家合資、獨資企業,寶潔的飄柔、海飛絲、潘婷等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同時,寶潔連續多年成為全國輕工行業向國家上繳稅額最多的企業。而和黃得到的回報也是驚人的。1988年,和黃幫助寶潔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即為今後的退出達成「分階段行使多項認股權和認購權」的協議。1997年,和黃行使第一批認股權,其在1997年、1998年分別獲得特殊溢利億和億美元;而在2004年6月,其行使最後一筆認股權后,僅僅就轉讓此合資項目收益而言就超過200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