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容忍調查局被吞併

不能容忍調查局被吞併

胡佛在1924年被任命為聯邦調查局局長,但在整個20年代,他沒有找到太多的用武之地,到他真正嶄露頭角是在1932年。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絕望的工人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這樣動蕩的局面造成了國民道德崩潰。一時間,盜賊橫行,北美大地上發生了許多案件,著名的有約翰·迪林傑、"娃娃臉"納爾遜、"俊小子"弗洛伊德等,他們偷盜汽車,搶劫財務,動輒殺人,作案累累。其中最為著名的也是讓胡佛出人頭地的是"林白幼子綁架案"。他破獲此案后名聲大震,從此把持聯邦調查局48年之久,在這期間,政壇上先後更換了8個總統、10多個司法部長,只有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職位無人撼動,始終被胡佛佔據著。1932年1月1日,飛行英雄查爾斯·林白的獨生子小查理在幼兒園被綁架。此案在全美引起了轟動,但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這使得每個美國公民都覺得十分羞恥。林白是"美國夢"的化身,其幼子的遇害,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國夢"的根基,全體國民深深震驚。因此,公眾將此案視為罪犯對國家秩序的一大挑戰。在公眾的壓力下,總統宣布,如果地方政府提出請求,他將指派幾個部門參加對林白幼子綁架案的調查,這幾個部門分別是特工局、禁酒事務組、華盛頓市警方和聯邦調查局。他指定埃德加·胡佛擔任聯邦協調人,但同時又宣布,聯邦政府不負有辦理這個罪案的責任,它只是在幫助地方政府。只有在發現罪犯違犯聯邦政府法令的情況下,它才負此責任。胡佛拘泥於州與聯邦權力的劃分,希望能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公眾卻認為,由於犯罪已膨脹為全國性的網路,因此執法工作也必須全國統一。新澤西州的一份報紙表示:"這種犯罪表明,美國需要一個以華盛頓為中心的,像英國蘇格蘭場那樣的執法體制。"費城的一家報紙強烈呼籲全國警察要聯合成為"一個監督、領導全國打擊有組織犯罪的中央機構。"既然犯罪問題已經被當成國家興亡的一個象徵,那麼,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解決犯罪問題。4年一度的大選很快來臨。1933年3月4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任總統。面對絕望的形勢,這位身患殘疾的總統表現出極大的勇氣。他告誡美國人民:"我們惟一恐懼的就是恐懼自身。"他要求大家立即行動起來,擺脫危機,美國應實行新政,通過國家干預經濟,來使美國度過難關。當時國內不僅面臨一場經濟危機,更面臨著一場道德危機、信仰危機。人們普遍認為,執政的權力機構內部一片混亂,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使出鐵腕,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執法機構。這與新政的目標恰好一致。新政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擴大聯邦政府的權力。羅斯福上任后,首先任命霍默·斯蒂爾·卡明斯為司法部長。卡明斯是羅斯福總統的密友。上任后,他堅定地支持總統的各項政策,並四處活動,力圖使自己成為這場反犯罪運動的領導人。1933年春,卡明斯宣布:一場反搶劫、反詐騙的全民性戰鬥即將打響。為了打好這一仗,他準備組建一支超級警察組織。在他的推動下,1933年6月10日,羅斯福總統簽署了總統令,把禁酒局、身份證局和調查局合併成一個新的聯邦機構,由司法部負責,組建一支打擊罪犯的聯邦力量。至於說這個機構到底是叫美國國家警察,還是叫美國蘇格蘭場,卡明斯還沒有考慮清楚。出乎意料的是,身為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竟然拚命反對這個合併計劃。擺在桌面上的理由是,禁酒局是一個管理混亂、**無能、缺乏訓練的機構,它根本不能與調查局的公正、高效和完美相比。胡佛說,如果真要把這兩個機構合併,那麼調查局勢必會被毀掉,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當然,胡佛反對合併的真正理由是,禁酒局有1200名調查人員,而調查局只有區區320名而已。一旦合併,調查局勢必將被禁酒局吞併掉。總統的訓令於6月10日頒布,可到8月10日,新機構的領導人選還沒有確定下來。一周后,在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胡佛手下的特工與一幫匪徒展開了一場槍戰。當時,4名特工押送搶劫銀行的罪犯弗蘭克·納什前往萊文沃思,在勘薩斯城汽車站停車處,他們遭到了一幫匪徒的襲擊。雙方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槍戰。槍戰結束后,人們發現特工雷蒙德和其他3名警察犧牲了,有2名特工受了重傷,弗蘭克·納什被當場擊斃。這個案件後來被稱為"勘薩斯城大屠殺",在國內引起了很大反響。卡明斯以此說明建立一個超級特工組織的必要。他會見了新聞記者,告訴他們在受害者中有一名司法部特工人員,他已經下令讓整個司法機關來調查本案。他說:"費恩·米勒及其同夥不再只是單獨行動的罪犯了,他們是一個犯罪集團。犧牲的特工人員雷蒙德和受傷的特工代表著我們的國家、法律,槍殺雷蒙德就是黑社會反動組織向美利堅合眾國的宣戰。"卡明斯公布了新的改組計劃。禁酒局、調查局、身份證局正式合併成新的調查局,胡佛被任命為新的調查局局長。此時,胡佛也已經在全國建立起了自己的聲望。胡佛的第一個舉措是建立調查局的技術實驗室。他要求調查局的特工不僅要用勇氣而且要用腦子去破案,特工人員要擅於發現罪犯的蛛絲馬跡,然後通過儀器的精密分析,來抓住罪犯的尾巴。實驗室就承擔了這樣的責任。剛成立的調查局實驗室規模雖然很小,但得益於政府的撥款和胡佛的支持,很快就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武器、水印、打字機和汽車輪胎檔案。這樣,當特工們與罪犯做鬥爭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可以成為證據。胡佛還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特工訓練機構--聯邦調查局國家警察學院。1935年7月26日,他與司法部長卡明斯一起宣布學校成立,首批參加培訓的學員有23名,他們大多是各州和地方的警察機構領導人。根據胡佛的計劃,聯邦調查局的技術實驗室和其他科學設施將供地方警察機構使用,而國家警察學院則對地方警察機構特工進行技術培訓。在胡佛的領導下,地方警察機構也紛紛組建起各種各樣的培訓學校,而胡佛則把聯邦調查局的老師和專家送到這些培訓學校去講課。通過這種體制,胡佛在地方警察機構中培植了一幫支持者,而且也使聯邦調查局奠定了在全國警察體系中的軸心地位。胡府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高素質的特工在掌握了偵破技術后如虎添翼。聯邦調查局一反過去在與犯罪集團作鬥爭時的被動狀態,連戰連捷,先後偵破了幾個大案件,並將罪大惡極的"機關槍"凱利、"俊小子"弗洛伊德、"娃娃臉"納爾遜等罪犯一舉剿滅。這時,又趕上了正在醞釀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了解國內的**力量和法西斯勢力的情況,羅斯福總統簽署了一項秘密法令,授權聯邦調查局調查國內的間諜破壞活動。至此,聯邦調查局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它獲得了拆開寄給軸心國外交官的信件、竊聽可疑人員電話、進入住宅搜查等特權。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人員利用這些特權出沒於全國各地的公眾場所,打進各種進步組織了解情況,他們還通過竊聽**政府駐華盛頓代表辦公室的電話及其他一些滲透活動,獲取密碼和外國情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總統又將西半球情報搜集的任務交給聯邦調查局,為此FBI成立了特別情報局,並在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地招收了300餘名特工來配合他們的工作。胡佛對聯邦調查局的體制進行了調整,他建立了檢查和培訓工作人員的嚴格制度,撤換了一大批被認為不稱職的探員,重新挑選了一些年齡在25~41歲,並且具有法律或會計大學學歷的年輕人才充實到聯邦調查局中。利用特別情報處的特權,胡佛不斷擴大FBI在情報領域裡的權力,把整個作業推展到全世界。戰後,聯邦調查局徹底發展成為一個擁有4000名特工的情報機構。這一切,與胡佛是分不開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兼自由之盾與噤口者於一身――FBI:聯邦調查局檔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兼自由之盾與噤口者於一身――FBI:聯邦調查局檔案
上一章下一章

不能容忍調查局被吞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