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 言 十五(3)
唐僧再一次被嚇得掉下馬來,又坐在路旁的石頭上,要念「緊箍咒」。孫悟空慌忙攔住說:「師父莫念!您且先看看這妖精的本相!」原來,那老公公被一棒斃命之後,早已化做一堆骷髏。唐僧因為孫悟空屢次違背他的教導,以為孫悟空還在故弄玄虛,所以不肯相信,說道:「有心向善之人,如春園之草,雖不見其長,卻日有所增;慣於行惡之輩,如磨刀之石,雖不見其損,卻日有所虧。你如今一連打死三人,足見本性兇惡,你回去罷!」孫悟空說:「師父錯怪了我了。這廝分明是個妖精,有心害你。我如今替你除了害,你為什麼就不相信我呢?」無論他如何辯解,唐僧只是不聽。孫悟空只好嘆道:「罷,罷,罷,您屢次三番要趕走我,我若不走,倒顯得賴皮了!」便拜別了師父,無限悲憤地踏上了回頭路。唐僧與孫悟空之間的對錯人們喜愛《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卻未必喜愛生活中的孫悟空。因為力量型的性格,實在是因為太過霸道而不招人喜歡。但是,力量型是如此意志堅強,以至於能夠在反對中成長。無論有多大的阻撓,他也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所以,只要妖精未被打死,孫悟空與唐僧之間的衝突就很難避免。有人說,唐僧一心向善,卻不能明辨是非,顯得迂腐了。也有人辯護說,唐僧未必真的錯了,因為消滅敵人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以暴制暴,像孫悟空那樣,一棒子將敵人打得粉身碎骨;另一種辦法則是通過感化的力量,將敵人變成朋友。然而,單從故事的情節來看,唐僧錯在不能明辨是非,自然無從感化那個白骨精。孫悟空則錯在不該以暴制暴,他是那樣神通廣大,完全可以嘗試金箍棒之外別的辦法。還有,力量型的孫悟空速度確實太快了,完美型的唐僧喜歡慢條斯理,很難跟得上來。而且,孫悟空的態度也總是那麼強硬,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如果他能夠慢一些,能夠注重與夥伴們溝通,將會有助於贏得大家對他的理解。明明是一心除害,反而被師父和師弟們誤會,多麼不值呀!至於唐僧,也確實是太慢了呀,而且老是喜歡務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每一次唐僧都會來一通善惡哲學,卻從未能夠心平氣和地與孫悟空交換一次彼此的想法,反而憤怒得屢次三番地要趕走孫悟空,使得團隊的力量大為削弱。公共關係的確不是一個善字可以了得的。與人為善固然不錯,但你能確保每次都對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身為一個團隊的管理者或成員,有時候難免會遭遇白骨精的魔法,而不能明辨是非。唐僧之錯,其實不在於受到迷惑,也不在於是非不分,而是在於沒有能夠在團隊的管理實務上建立一個有效溝通的平台。讓我們對孫悟空們說,白骨精並不可怕,沒有必要那樣緊張。也讓我們告訴唐僧們,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方法也許不合適,但以後可以改。然而,如果他們不能學會彼此理解,如果他們不注意團隊夥伴之間的溝通,他們就會因為矛盾重重而鬧得四分五裂。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