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的挖鼻子現象(1)
背景:rhinotiexomania是英語中近期出現的一個新詞,它被用來描述禁不住地挖鼻子的現象。在世界文化中,很少有談及眾人中存在的挖鼻子行為的內容。方法:我們在四所城市學校中隨機抽取了200位青少年作為挖鼻子行為的研究對象。結果:幾乎所有的抽取對象都承認自己有過挖鼻子行為,他們平均挖鼻子頻率為每天四次。在這些人中,每天挖鼻子的頻率越過20次的人所佔比例為。幾乎17%的人都認為他們存在嚴重的挖鼻子問題。」--摘自安德雷德和斯里哈瑞發表的報告。官方引述「搞笑諾貝爾獎」公共健康獎授予:印度邦格洛國家心理健康與神經系統科學學院的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以表彰他們尋根究底的醫學發現:挖鼻子在青少年之中是一種普遍行為。他們的報告被以「青少年中挖鼻子現象的初步調查」的標題,發表在2001年6月出版的第62期《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第426頁至431頁。當21世紀來臨時,兩位傑出的精神病學家為人類證明—以書面形式證明—大多數青少年都挖鼻子。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印度邦格洛國家心理健康與神經系統科學學院的兩位同事,被美國威斯康星州的科學家們早些時候發表的報告所激勵。威斯康星州的科學研究告訴人們,成年人中經常挖鼻子的人所佔比例高於90%,但它並沒有說明青少年中經常挖鼻子的人所佔比例,比成年人更高、一樣高或更低。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下決心找到這個答案。他們有著很嚴肅的追求。實際上,人的任何行為,如果發展到極端的話,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精神錯亂,挖鼻子這樣的小事也不例外。「儘管挖鼻子的行為一般來講,是一種普遍的、正常的習慣,」他們寫道,「但是,有必要確定出青少年中有多少人總是禁不住地挖鼻子,直至發展到神經輕微錯亂的地步。」他們通過閱讀其它一些有關挖鼻子的醫學報告,來為自己的研究做好準備。可那些報告幾乎毫無例外地講述某一位挖鼻子者的情況,而且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精神病患者。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了解到就像精神錯亂的挖鼻子者做的那樣,挖鼻子可能持續時間長,動作比較猛烈,而且與流鼻血有關聯。兩位精神病學家研究了1968年吉利奧蒂和韋林發表的報告「自我造成的鼻子與上齶部位的傷害:病例報告」。他們瀏覽了阿克塔和哈斯汀斯1978年所寫的報告「可危及生命的鼻子自我毀傷」。他們驚奇地翻閱了塔拉喬1966年發表的報告「食糞動物及其同一系的現象」,並且從中摘抄了「有些人的確吃鼻內殘留物,而且發現它的味道也很美」這樣一句話。那些病例都各有其興趣點,但他們只能作為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心中打算從事的那種工作的背景材料。為了在一個群體中會對挖鼻子現象,確定出誰、什麼、哪兒、何時、為何及如何這幾大要素,一個人必須對眾人的挖鼻子行為進行抽樣統計。威斯康星州的研究人員們已在成年人中進行過這類抽樣調查。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與B·S·斯里哈瑞知道,他們必須在青少年中進行這類抽樣調查。(第34頁插圖譯文:公共健康獎獲得者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在2001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發言。拍照:黛安娜·庫德拉伊瓦。)他們準備了需要填寫的調查問卷,其中包括一些相對立的問題。(你可能喜歡讓自己接受這種調查,或者樂意讓朋友及同事接受這種調查。)*在你看來,周圍的人們中,愛挖鼻子的人佔了多大比例?*你平均一天里挖多少次鼻子?*你有時當眾挖鼻子嗎?(請回答「是」或「不是」)*為何你要挖鼻子?(有多少項適合你選,就請你選多少項)A.讓你的鼻孔更暢通B.消除不舒服感或搔癢C.出於美容考慮D.講究個人衛生E.出於習慣F.為了追求樂趣*你如何挖鼻子呢?(有多少項適合你選,就請你選多少項)A.用你的手指B.用像鑷子一樣的東西C.用諸如鉛筆之類的物品*你偶爾會把從鼻子內挖出來的東西吃下去嗎?(請回答「是」或「不是」)*你認為自己存在嚴重的挖鼻子問題嗎?(請回答「是」或「不是」)200位學生填寫了這次調查問卷。這次調查結果著實有些讓人吃驚:*社會各階層挖鼻子的做法都是一樣的*聲稱自己從未挖過鼻子的學生還不到4%。半數學生每天挖鼻子的次數為四次或更多。大約7%的學生聲稱他們每天要挖20多次鼻子。*80%的學生只用他們的手指挖鼻子。在其餘的學生中,喜歡用鑷子挖鼻子的人數和喜歡用鉛筆挖鼻子的人數基本相同。*越過一半的學生稱,他們之所以挖鼻子,是想讓鼻孔更暢通,或消除不舒適感,或搔癢。大約11%的學生聲稱,他們這樣做是出於美容考慮,聲稱這樣做中是為了取樂的學生數量與此相近。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