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13 李國榮不平則鳴:歐亞農業累工商東…
(《21世紀經濟報道》2002年10月14日第10版)
□本報記者鄭小伶香港報道
媒體杯葛工商東亞
香港本土最大投資銀行工商東亞的前任總裁李國榮,正在自己新開張的投資公司里躊躕滿志之時,被香港媒體近來連篇累牘的歐亞農業報道弄得頗鬱悶。
歐亞農業(0932)停牌至今已數日,香港各大傳媒刊發大量消息與評論。除涉及民營企業誠信度、公司治理結構及今後海外上市之前景估測等系列問題外,更將矛頭直指作為保薦人的投資銀行。
香港媒體引述一封今年9月29日、題為《中國證監會致函香港證監會》信件的英文譯本,稱歐亞農業上市時的三年營業額高達21億元人民幣,跟國家稅務局記錄的不足1億元大有出入,懷疑歐亞農業涉嫌做假賬或逃稅。其他指控還包括涉嫌非法改變土地用途、約2億元資產被離奇調走,以及涉嫌提供假文件及偽造驗證報告等。其中懷疑偽造21億元營業額牽涉到為其做上市保薦人的投資銀行工商東亞,有媒體稱保薦人工商東亞已因此受到證交所質詢。
10月9日,有香港報紙稱,就歐亞農業(0932)涉嫌做假賬一事,有香港證交所上市委員會成員認為,除涉及到刑事責任的部分外,港交所及證監會也應該追究歐亞農業(0932)上市保薦人工商東亞的責任,若一旦查實歐亞招股書有虛假陳述內容,歐亞股東有權向保薦人索賠。
該報還引述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上市委員會成員」的話說,根據香港現行制度,港交所不能直接追究歐亞農業(0932)上市時的會計師(安達信)及律師的責任,只能把這些個案轉交給會計師公會及律師公會要求質詢。但港交所可追究保薦人責任。
此言一出,令李國榮血脈賁張。
李國榮在香港號稱「民企財神」,經他過手到海外集資的企業,除電真空、南方玻璃、華晨汽車、青島啤酒、超大農業等外,更有浩倫農業、合生創展、裕興電腦、新奧燃氣等民企。而歐亞農業(0932)2001年7月在香港上市之時,李正是保薦人工商東亞金融控股公司(中國工商銀行附屬投資銀行)總裁。
10月10日,李國榮在與本報記者通話時盡量保持著溫文,但不平之氣也無法掩飾:「我至今沒有接到過聯交所和證監會的任何詢問,報紙所說簡直莫須有。退一步說,即便歐亞真的在招股書中作假,也沒有理由把責任全部推給保薦人,因為核賬由會計師行負責,檢驗各項證明文件則由律師行負責,保薦人根本不可能承擔這兩項專業工作。」
「除非大家都錯了!」
李國榮本人稱曾打電話給香港警方商業調查科,回復是截止到10月10日尚未收到關於歐亞農業的任何投訴,所以也無從進行任何調查。至於香港媒體所說的中國證監會給香港證監會的「英文信」,也無從證實,李並且認為,所謂「英文信」有悖常理,可能性甚微。
有關歐亞農業虛報21億銷售額的問題,李的原話是「我不知道他們在談什麼東西」,他分析,一種可能性是銷售額作假,上市前三年和上市當年加起來確實沒有這麼多的銷售額;還有一個可能性是報稅作假。「但這裡面的情況太過複雜,因為有些農業項目是不需要交稅的。」
根據香港媒體的報道,歐亞農業上市前後4年在國家稅務局的報稅記錄只有1億,那麼歐亞農業二罪必得其一:要麼虛報業績,要麼瞞報稅款。
李國榮認為後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為要在三年間偽造多達21億元的營業額實在不大容易。他說,去年替歐亞上市,由於歐亞主席很希望把種花及地產業務一併上市,在投行力勸下,才只把種花業務上市。當時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這個方面。
民企到港上市,先要出示內地具備特定資格律師行的驗證文件,再向中國證監會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即無異議函),然後向港交所上市科呈交各項報表,再要獲得香港具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核實報告,最後要獲上市委員會審批,過五關斬六將才可上市。
「如果要區分責任的話,首先是中國證監會出示了『無異議函』;其次,歐亞農業是工商銀行的客戶,當初是工商銀行瀋陽分行向工商東亞推薦的,工商東亞沒有理由懷疑母公司的意見。在整個做保薦的過程中,請了三家律師樓做重重調查,還有安達信的會計審計,要錯的話除非大家都錯了。」
記者問:如果查實歐亞農業確實有造假上市的行為,工商東亞是否考慮承擔相應的責任?
李國榮說,那工商東亞就做壞的打算吧!最壞的結局是內部有人收受賄賂,幫助歐亞報虛數矇混過關。
根據香港法例,查證的工作相當繁雜,要查上市公司、銀行、保薦商、中介機構,等等;主要是做「盡職調查」和「操守調查」,前者針對有關失職行為,而後者則調查是否有人接受賄賂。如有查實,可進入司法程序,交由有關檢控機構起訴。
信譽遭損?
「歐亞主席是位出爾反爾的人,未上市前什麼都答應,上市之後就不再聽取保薦人的意見。」李國榮現在說起歐亞農業來,還頗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
「此人太醉心『荷蘭村』這個地產加主題公園的項目。當時作為其財務顧問我曾力勸其不要再搞荷蘭村,因為沒有旅客只為了一個荷蘭村便去瀋陽旅遊,瀋陽根本不是一個旅遊城市,結果他還是一意孤行,把大量資金投入荷蘭村,最後荷蘭村賣不出去,拖垮了整個公司。」李本人稱從未去過瀋陽基地,與歐亞主席的接觸大多在香港。香港媒體稱此人外表豪爽、善交際,李也承認其在上市的過程中相當配合保薦人,但上市后就比較難溝通了,「打完齋不要和尚」。
赴港上市的民企,容易在上市兩三年後開始出現問題,且一開始融到的資金流向常常會發生改變,「歐亞農業上市剛滿一年就爆出黑洞,這是罕見的。」李認為這都是一些大的投資銀行給弄的,如歐亞農業上市以後,德意志銀行、JP摩根等給它估的值都特別高,弄得上市公司高層昏昏然。
李曾多次建議歐亞農業主席不要摻和房地產,專註農業這一塊。該主席總是答應「把手頭的房地產項目做完就不做了」,但實際上始終放不下房地產這種「快錢」。
以一個職業金融人士的眼光來看,李認為歐亞農業是一個「單獨的個別事件」,在那麼多的上市民企中,有兩三家出現問題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就像香港有些老牌的家族公司現在已不存在了一樣,都要經歷一個篩選的過程。如香港媒體所評論的:一雞死,一雞鳴。民企的活躍性不會被抹殺掉,否則怎麼叫市場經濟呢?
李國榮已是工商東亞的「過來之人」,歐亞農業事件將給工商東亞帶來什麼壓力和影響,李說他本人已無意操心。
但李還是一再提到今年8月份工商東亞剛被《金融亞洲》評為「2002年度香港地區最佳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行」。
而記者還注意到另一個的評選結果:《福布斯》雜誌2001年選出的200間優秀小型公司,內地佔據10家,而其中4家———超大農業、歐亞農業、新奧燃氣、中國民航信息———均由工商東亞擔任首次招股牽頭人。
一直以「香港主板和創業板最活躍、最成功的投資銀行之一」為標榜的工商東亞,自1998年成立以來,為各行業的公司主承銷股票發行總值超過10億美元,此次遭遇歐亞農業事件帶來的「損譽」,其控股股東中國工商銀行、大股東東亞銀行等各方均始料未及。
已有數名執行董事提出辭職、董事會處於「真空」狀態的歐亞農業最終是否會由債權人或公司董事提出清盤,投資者現在還拿不到「最後判決」。在歐亞農業大股東以外的小股東持股約50%,如有人向上市公司、保薦人等方提出索賠訴訟的話,那將是一項極為浩繁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