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禪意新解

第373章 禪意新解

當然,現在好多地方都被他和錢大神搞定了,像莆田,三明,漳州都不是問題,閩北石界活動不活躍,暫時不考慮加入,這沒有問題,可是,最頭疼的就是鷺島和龍岩,現在都碰到了麻煩。

「叮鈴鈴」,九龍電話響起,是鐵大漢打來的:「韋會長說要把協會辦在這,不是問題,鷺島石友一向很團結,並沒有像漳州一樣協會眾多,互相不服,我們都是為石友服務的,叫陳會長直接找他就好了。

「至於發展會員方面,請程會長不用擔心,我是好幾家雜誌的通聯站站長,這點能耐還是有的。」

九龍把鐵大漢的回話轉告,程會長眉頭舒展開來:「那就好,那就好!我會找個機會,親自去拜訪韋會長一下,把這事搞定,小黃,龍岩發展協會的事,你是當地人,能不能幫忙一下?」

「龍岩協會的林會長不是和錢老師很熟嗎?怎麼要我幫忙?」

九龍大惑不解。

「這個……一言難盡,我就想問問小黃,你有招嗎?」

「我試試吧。」

九龍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是錢大神的地盤,他自己卻搞不定,先答應程會長再說,回頭再問錢大神是怎麼回事。

程會長見九龍答應,心情大爽,站起身來,叫九龍好好欣賞一下他的石頭。

程會長的奇石石種豐富,有一方彩靈璧石很大,很有氣勢,白靈璧點綴著許多紅點,起名為「梅花歡喜漫天雪。」

有一方巴西彩釉瑪瑙,水晶與瑪瑙共生,構成豐收的場景,有一方取名為一代帝王的人頭九龍璧,像極了秦始皇的模樣。

九龍最關心的就是「一代高僧」人頭石了,這可是九龍璧的代表性石頭,上了教科書的,可是左看右看,仍然沒有見到,九龍便忍不住問此方寶貝在哪裡?

「想看嗎?你先等一下。」

程會長笑笑,往樓上走去。

九龍算是明白了,這可是寶貝,怎麼可能隨意展示給人看呢,一定是藏起來了。

果然,過不了多久,程會長兩手抱著一個玻璃展示盒走了下來,

在展示盒裡,就是九龍仰慕已久的經典人頭——一代高僧!

九龍條件反射地先看了看眼睛,果然是天然的,並沒有加工痕迹,鼻子,嘴巴以及整個神情,真的像極了弘一法師,太傳神了。

九龍連連驚嘆,程會長似乎也很是得意,他說,自從這石岀名后,詢價的絡繹不絕,現在價格都叫到200萬了,但在程會長心中,此石沒有六百萬不賣。

這倒是可以理解,像程會長這種吃穿不愁的人,沒有什麼比擁有精品更值得他炫耀的了,因此,除非有讓他足夠心動的價格,否則一切免談。

程會長對著「一代高僧」大談玩禪石心得,他說自從得到「一代高僧」后,冥冥之中對佛學特別感興趣,他認為凡事皆有因果,人要多做善事才有福報。

本來,省石協這事,他也是抱著為全省石友服務的心理才接了下來,可是,真接下這個擔子,他才覺得做這事並不容易,就當作自己修行吧。

九龍聽程會長講到禪意石頭頭是道,便問他有沒有什麼文字稿,他也想好好拜讀一下。

「我有寫一些這方面的心得,我發給你吧。」

程會長直接加了九龍微信,把他的文章發了過來。

九龍其實心裡是有所懷疑的,平靜老師介紹的陳民富老師已經把禪石講得很透徹了,程會長還會有新花樣嗎?如果沒有,就不必引用了,省得重複。

不過,既然對方發來了,就好好看看,也許有新意呢?

程會長發來的文章題目叫做「也談禪石與禪石欣賞」。

一、何為禪石?

什麼樣的石頭是禪石?目前,賞石界見仁見智,沒有統一標準。

從鑒典到專論,有所論亦有所限,但定義不一,有形圓色素說,有灰冷暗寂說,有無形無圖說,有贊同形似佛僧說,有反對僧形說等。

但大都還是強調能悟出禪意的奇石為禪石,對於禪石的涵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三種論點。

一是禪意論,認為禪石的涵義應包含有禪宗的精神和思想內容,賞石最講究的就是人」悟性」。

二是心境論,認為禪石是一類能夠激發人們自性美和大智慧的石頭,是一類能夠幫助賞石者進入淡泊、平靜、豁達、和諧、喜悅等良好心境的石頭。

三是客體論,認為禪石是指奇石中無象無物,僅有質色、線條、光的,或有佛、菩薩、僧、禪師等的形象美石,認為禪意美存在美石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以上三種論點體現了當代中國賞石界禪石文化認同的兩個基礎:第一,禪石必須具有能表達出禪意和哲理的基本特性;

第二,通過對禪石的審美和認知,可以幫助觀賞者陶冶性情、改善心境、凈化心靈。

佛祖的「拈花微笑」說明,禪是心心相印的產物,全在那會心一笑之中。

不需舌燦蓮花,不需口若懸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禪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主張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和頭腦來認識世界,強調用心悟入自己的真實本體。

是看破放下、光明清澈、淡然豁達、平靜祥和、無欲無貪,溫暖舒泰和喜悅超脫的一種心境。

禪意的基本點是無我、空性、超凡脫俗、明心見性,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禪修的目的是為了大徹大悟、證悟空性、最終獲得大解脫大自在。

據此理解,禪石就是能體現禪的這些精神和理念的石頭,或者說禪石是蘊含禪意和哲理的奇石。

當然,對它的審美和認知一定會反作用於賞石者境界的提升。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法身。

佛祖當年既可以拈花微笑,以心傳印,如果他面對的都是奇石愛好者,自然也可以拈石傳法。

禪與大自然同在,禪並無隱藏任何東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石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石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3章 禪意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