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的「禮物」(1)

卡扎菲的「禮物」(1)

在成功進軍巴格達之後,鷹派暗示要對敘利亞和伊朗實施打擊,雖然最終被白宮否定,但在客觀上還是達到了威懾敘利亞等國的目的。此後,敘利亞和伊朗等國都表現出緩和對美關係的願望,伊朗更是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要求,而原本就希望從「黑名單」上「退役」的蘇丹和利比亞則進一步加大了與美協作的力度。利比亞的「識時務」之舉最令布希開心。2003年12月19日,繼做出為「洛克比空難」支付27億美元賠償的「大手筆」后,利比亞宣布中止該國所有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部署遠程導彈的計劃和努力。這給了布希政府以積極的啟示,使之更加相信震懾戰略的重要意義。在美國的戰略家和布希本人看來,通過實施震懾可以影響敵手的意志、認知與判斷,這不僅具有戰術意義,也有戰略意義。在伊拉克戰爭中,這種威懾可以削弱甚至瓦解伊拉克軍隊及其領導人的抵抗意志,而在伊拉克戰爭之外,則具有「殺一儆百」的功效。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布希借利比亞之題發揮道,「我希望其它國家領導人能夠從利比亞今天的聲明中找到自己的榜樣。領導人一旦做出明智和負責任的選擇,就會符合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同時也符合所有國家的安全利益」。他提醒那些試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如果不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就將面臨不受歡迎的後果;反之,就能夠和美國及其它自由國家建立起良好關係。在此之前,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已落入美軍之手。就在大家還在爭論薩達姆被捕到底有多大的政治意義時,利比亞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的消息不免使人產生諸多聯想:卡扎菲是不是真的如聯合國前首席武器核查員布利克斯所言被伊拉克發生的事情嚇壞了?布希政府的「阻嚇」戰略是否真的產生了效果?誰會是下一個「主動和解」者?前一個疑問已經得到卡扎菲本人的確認。在一次專訪中,卡扎菲承認,剛剛結束的伊拉克戰爭的確對他產生了影響,儘管他同時強調,這麼做的原因是想讓事態的焦點集中在「積極的一面」。人們注意到,正是在伊拉克戰爭開始之際,卡扎菲的代表請求英國充當中間人,安排利比亞與美國就其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劃進行談判;也正是在薩達姆被捕之後,卡扎菲宣布了這一驚人的帶有巨大退讓與和解特徵的決定,儘管這似乎只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顯然,即便不是開始,但伊拉克發生的事情也還是加速了利比亞對美關係或對西方關係的調整步伐。為了重返國際社會,幾年來,卡扎菲一直在有意識地改變過去的政策,試探著與美國改善關係,在「9·11」事件發生后,卡扎菲在阿拉伯世界中率先譴責了「9·11」恐怖襲擊,並向美國提供有關「基地」組織的情報,從而避免了出現在「邪惡軸心國」的名單上。而在美英聯軍開始向伊拉克邊境集結時,卡扎菲更是宣布,「利比亞以前是『流氓國家』,但現在不是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透視布希:全面了解美國政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透視布希:全面了解美國政治
上一章下一章

卡扎菲的「禮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