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愛與欲(之一)(2)
也許這就是我們將愛與欲這對本無區別的概念區別開來的實際原因。當然,這還不是惟一的理由,更進一步的理由還在於人的佔有慾。——你的愛情很難把握,我寧可不要這種愛情。這不是愛情,這是**。你用什麼來區別愛情和**?**是不考慮感情的,愛情是有感情的,必須是投入的。這是一種什麼邏輯?感情的標準是什麼?沒有身體的參與就是感情純潔的標誌嗎?當然不是,身體參與是最高的境界。那麼,我們就到最高的境界中去,好嗎?我當然希望是這樣的,但是在此之前不能。我想問你,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去到那個最高境界?給我一個時間表好嗎?你為什麼這樣對我,是因為你覺得我好欺負?你在利用我的善良,同時你還在利用我的身體。我的價值都被你利用了,你是這個世界上最知道我的價值的人。你也是最自私的一個人。對女人來說,精神是重要的。如果我愛你,我即使達不到**,也會快樂。為什麼女人總是覺得**是男人享用她們的身體,而她們則是在獻出身體?男人不畏懼使用他們自己的身體——在烈日下他挑水,汗滴從他古銅色的皮膚上滑落下來,陽光在他的汗滴上打出折光;男人**,自己認為這是為自己服務。可是女人呢?她們為什麼不能正視自己的軀體?是什麼使她們常常成了反身體的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愛等於被愛。它的意思是說,人類只有在被愛的時候才會愛。當一個女人,她抱住你的脖子,問:「你愛我嗎?」這個時候,她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愛我,那麼我就愛你。愛在這裡成了一種交換。這就是人類在金錢的交換原則之外的愛的交換原則。正是這個原則的存在,愛和金錢才能聯繫起來。這樣,愛在本質上就變成了一種利益。一個人選擇戀人、情人、妻子,他們的選擇標準意味著什麼呢?個子高、身材好、容貌美……這些都是一種利益,至少在將來的生育中,它將顯示出來:它將給未來的孩子較好的基因。現在,如果,我們討論一個人的品質,在愛的關係中,品質似乎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為什麼呢?因為品質能夠保證在將來的困境中自己不被對方拋棄。一個短視的人可能要求對方的金錢、地位等等現實的利益,而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人,他更可能要求對方的學識、品格——這些是一種潛力,它保證他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得到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地位,而且這些是可靠的。這是愛的關係中的利益法則的不同方面——一個方面是眼前的利益,而另一個方面是長遠的利益。我的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是公認的好人,品德上無懈可擊,但是他們死氣沉沉,我寧願和一個生機勃勃的壞人在一起也不願意和這樣的死氣沉沉的好人在一起。他們臉上從頭到尾只有一種表情,即使你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使他笑出聲來,他對你的幽默無動於衷,你也不能和他開玩笑,他在任何時候都是「較真」的。當一起玩的人的隊伍中,有女人時,他們的腦殼就彷彿是徹底的短路了,他們呆若木雞,雙手插在兩腿中間,兩隻眼睛在地上來回逡巡……他們不打牌,認為打牌是浪費時間,他們不跳舞,認為跳舞是不正經……除了談他們的專業,他們沒有任何可以談論的東西,——或者說他們對專業以外的東西一無所知,他們也根本就不感興趣。一個這樣的好人是多麼缺乏趣味啊。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的家人是如何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難道這就是好人的標準模樣?沒有愛欲,什麼也沒有的人就是好人了。這是多麼庸潰的道德啊。而現在,我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著。我身上的什麼東西正在不斷地被抽離,我一部分死去了,而我的另外一些是否同時會新生?不,我感覺不到這種新生。我再也抓不住它了,我正在蒼老、衰頹的身體。我的愛情、我的激情,我的有限的對於外界的纖細的聯繫。已經經歷了。已經破滅。已經毫無想象了。愛情,這個詞的聯想詞,光線、林陰、夜晚、電話、椅子、漫步者和偷窺者、關於計劃生育的報告、新生、絕對、哭泣的動作、某個理念、石頭……我在想象的椅子上熱愛這個辭彙並從空中高蹈著想念這個辭彙。在某個歷史故事中,在某個人的記憶中,在某個白天的電話中,這個詞是一個柔軟的孔洞,語言不能穿透,身體不能穿透,靈魂——透明的靈魂在這個辭彙里像一枚發綠的蘋果。需要愛情啊。我的朋友劉說。這時他的妻子正從遺像中凝視著我們,那個滿頭青絲,長發披肩的女孩,那個有著明亮的眼睛和青春的額頭的女孩,她竟然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帶著朋友的愛情她此刻是在另一個世界。愛情是一樣可以被人帶走的東西。什麼人可以帶著她上路,在什麼人的行囊里,我們會看到愛情?這樣的旅行者,他的額頭有什麼標誌嗎?現在,讓我們離開愛和**,品嘗另一個辭彙——激情。激情不是別的,「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是人的「本質活動的感性爆發」,「是一種成為我的本質活動的激情」(馬克思《1844年政治經濟學手稿》),也因此它是人的本體論——感性本質的範疇,是主體社會化、歷史化同時又審美化的原因又是結果,體現人作為類存在物由異化向自身歸復,由不自由的主體向自由主體,由社會人向審美人的彼岸世界邁進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說,人類對人的發現有兩次,一是實踐範疇下的發現,人被看成是一切實踐關係的總和,而實踐關係乃是人們對物質生活進行再生產而聯結起來的總體的主導性質,人在這裡是作為社會——歷史概念被提出的。二是激情範疇下的發現,人被看成是「感性爆發」的主體,理性本質之外的感性本質受到強調,人在這裡脫離歷史,成為個體的、心理的、審美的主體。主體的迷醉與升騰,感性的歡樂與痛苦,孤獨與焦慮成為人之為人的條件。如果說實踐範疇表達了社會主體性使人的本質得以實現,那麼激情範疇則表達了審美主體性使人的本質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