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之歌
當時心裡直想哭,想哭,太激動了!……趕忙給爸媽打電話,說:我過了!一下過了四門!再也忍不住,是哭著說的……爸媽在那頭也好高興……儘管已經過去了兩年,韓曉光回想起第一次的自考經歷,依然激動不已。那時剛剛進思源,茫然無措,還來不及撫慰受挫的心,就猝不及防地被推到陌生的自考生涯中去了。他念的是工業工程,總共要過24門課程。第一次就要考四門,其中高數(二)難度挺大,據說歷來的過關率都不高。他全身心投入學習,高度戒備,絲毫不亞於面對高考,心理壓力大得很。第一次,很重要,很重要。他時時告訴自己,但願能順順利利地過這個關口。直到從考場出來后,他心裡還是沒把握。忐忑中等來了成績,他不敢相信:四門全過了!高數(二)竟得了89分!位於班級前列!他激動地想大聲喊,想大聲唱。高考之後長久以來的壓抑、隱痛一掃而光,第一次,他發現所謂的「成功」是這麼簡單,而「幸福」就近在咫尺,只要你付出了,就能收穫甘美的果實。「為什麼認為自己是只小麻雀呢?」我問,希望能引出過去的他。我是無意中看到了韓曉光的散文《麻雀的志向》,裡面的失落、疲倦和茫然讓我感到揪心,這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斷翅的麻雀依然在仰望藍天,可是卻是如此無力無助,自怨自艾:我是一隻小麻雀,一隻曾經迷途的小麻雀,在昏昏迷迷中我來到這裡,來到思源。在理想破滅之後,我告訴自己,只是只小麻雀,一輩子不可能飛到鷹的高度,永遠不可能見到更遼闊的天空。我甚至譏笑自己,在過去十幾年裡一直以為自己是只鷹,漸漸地我感到累了,累得連翅膀也抬不起了。就這樣,時間像掛在我身上的一輛牛車似的過得老慢老慢,心頭有朵烏雲,眼前片片模糊,活潑的我變得內向自閉,心高氣傲的我卻糊裡糊塗地度日。「算了吧!」在冷寂的夜裡小麻雀面對秋月長嘆一聲,開始安慰自己:「小麻雀就是一隻小麻雀,也許只能住在破舊的屋檐下,只能停留在小樹上,而泰山之巔,深雲間則是遙不可及的。」顯然,我的問題讓他回到了最初踏進思源的日子。多麼迷茫!帶著許多憾恨和悲苦,真的像套上了一架老牛車,讓人難以喘息。班上的空氣死氣沉沉,沒有人感到快樂,儘管大家都上了大學。大學,讓人感到多麼苦澀的字眼!夢牽魂繞的神聖殿堂,青春浪漫的象牙塔,自由、清新的氣息無處不在……遠去了,遠去了。所有的光榮與夢想,「青春萬歲」的吶喊化作月光下徘徊的孤影,暗夜裡的無語幽咽。置身其中的大學,是這樣年輕,年輕得連石上的青苔都無處尋覓,但是沒有想象中的古老和神秘,沒有一直仰慕的深厚的學術年輪,更沒有夢想中的自由、浪漫……他們要早點名,晚點名;出門要開請假條;課程很多,考試很多;班主任一天到晚不離左右,體貼到無微不至,全方位地注視著你……這是大學嗎?簡直是高中時代的延續!簡直就是「高四」!失望,難以言說的失望,沒法向父母傾訴,那樣只能讓他們對你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更失望。「第一次上課,老師讓每個人都做個自我介紹。空氣很沉悶,每個人心裡都好像有個東西在堵著,一個一個依次站起來,面無表情,匆匆地報了下自己的名字就算完事,沒有特色,沒有熱情……」韓曉光稚氣的臉上閃現出凝重的神色,「那時,我真的很氣餒,心想把這三年混過去算了,也算是對家裡有個交待,但是……」但是,一切是在悄悄中改變的。每周的例行班會,老師什麼也不說,讓同學們上台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顧慮,不必擔心。大家好像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一個一個走上台去,說的都是過去,黑色的七月,失敗與命運的改寫,父母的欲哭無淚……說著說著,就哭了,台下的也哭,老師的眼睛也紅紅的。有一個同學,高中學習成績特別好,有過很「輝煌的記錄」。但是高考失利,落了榜,望子成龍的父母失望之後是抱怨,生氣,吵架。為了他上這所大學,家裡傾其所有,還是沒能湊齊學費。就在這時,父親又下崗了。就在來報到的前一天,他還聽到父親一聲又一聲沉重的嘆息……說到這裡,他淚流滿面。為「一失足成千古恨」,為未知的將來……「太虧了!我們都特別為他不值。」韓曉光質樸的臉龐很動容。生活的主題就是上課和考試。而考試是中心,是指揮棒。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命運。不管你怎樣怨天尤人,指斥考試製度的多麼不合理,都是徒勞。整個國家的教育系統還沒有找到更科學、更具說服力的評價體系,面對這樣一群被擠下獨木橋的低起點群體,如何點石成金?如何化害為利?一個學年裡有四個月份是刻骨銘心的:1月、4月、7月和10月。這是闖關的日子,沒有人會錯過。考前一個月,空氣會空前緊張,稍遲一點,教室、圖書館里就找不到自習的位置,三個長明教室,人頭攢動,燈一直亮到黎明……「自考生沒有折騰的資格,沒有享受瀟洒的權力。雖然累,卻不願寫下『我是一隻疲倦的小鳥,想飛沒有力氣,想棲沒有枝條』的無奈;雖然苦,卻不捨得空耗一分一秒,更不用說放縱自己。沉悶的教室里,一個個身影仍在奮筆疾書,任汗水不斷淌下——因為考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喜之喜,憂之憂,苦之苦,樂之樂,冷暖自知,局外人很難體味透徹。」這段抒情的文字是一個自考生的內心獨白,可以說是無數自考生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是迥然不同於公辦大學的景觀。當然,那裡也有考試,老師出題、解題、講課,像工廠的流水線,間或划重點複習範圍,以便學生們都有一個可以對學校交待的成績。那種競爭是外在強加的,但在民辦大學,競爭的壓力來自內在,來自自我要求。一個女孩這樣總結道。時間長了,韓曉光也有同感。看看高中同學進了公辦大學,原來很勤奮的一下子失去了動力,反而鬆懈,甚至感到無聊。還有些同學念的是公辦大學專科,開始抱怨「不公平」,坐在那些統招生和本科生中間,卻有一堵無形的牆隔離著,他們自嘲「像深圳的二等公民」。他漸漸覺得學校的可愛了,年輕但有活力;老師的可親,像朋友又像父母;同學的可敬,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一起在爬坡。老師和同學發現了他的組織才能,開始讓他來組織活動。結果,他大顯身手,很有感召力。跟剛來時不想交朋友的內向形象判若兩人,他發現,學校里表現能力的地方挺多,只要你肯去嘗試。「現在,我常常感到渾身有勁使不完,什麼都想去嘗試!」他熱切地說,信心十足,躍躍欲試。這種轉變連他自己也感到吃驚。是麻雀,同樣也有志向,也有自己的歌:進了思源,耳濡目染。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思源不是一棵小樹,而是一座崛起的偉峰。棲於其間的都是志向高遠的麻雀,我非常高興,非常自傲。思源的藍天讓我重新看到前途和希望。我已經醒了,不再迷茫。思源是一個育人成才的伊甸園,我會用自己的奮鬥作一隻衝破重雲的麻雀。俗話說:「麻雀雖小,肝膽俱全。」我也是個有膽有肝麻雀,懷揣理想,奮勇拼搏,刻苦學習,汲取營養,在思源學院慢慢豐滿自己的翅膀,等待一飛衝天的那一天!前途似乎變得明朗起來。他學的是工業工程,覺得自己在管理方面有潛力,以後說不定就朝這條路上走;他還想考研,讀MBA,出來做CEO,不是不可能,只要他努力……「我走了一條不得不走的路,現在覺得走得很光明!」韓曉光年輕的背影留給我一個昂揚的驚嘆號。在我的採訪旅程中,韓曉光的故事很平凡,並無奇崛之處,但是令人欣慰。它是民辦大學生的主流,是一群曾經折翅但終於實現跨越的「肝膽麻雀」,他們的歌聲雖難免咽啞,但絕不失於亮麗。和人們經驗視野里的「天之驕子」相比,他們的求學經歷苦澀多於快樂,而他們賴以成長的空間還沒有被廣泛認同,審視的目光中責難多於稱許。但正是這樣獨特的生存背景磨礪了他們的心志,造就了他們同樣獨特的青春旅程,打造了他們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韌度。我在他們的文章、詩歌里找到了許多勵志的句子、例子,這些是他們心中的座右銘,仰賴它,他們得以在黑暗中相互撫慰,度過了那些風雨如晦的日子:巴爾扎克說得好,挫折是怯懦者痛苦的無底之淵,是信徒的洗禮之水,是勇敢者的人生砥礪之石。一個拳手曾經說:「在受到對手猛烈重擊的情況下,倒下是一種解脫,或者說是一種誘惑。每當這時候,我就在心裡對自己叫喊:挺住,再堅持一下!因為只有我不倒下,才有取勝的可能,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還有一些是來自於老師和自我感悟的:「能發芽的不一定是經過挑選的,誰說你們不行……」這句話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為我們講的黃豆的故事。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已錯過了太陽,怎能再錯過月亮?我不會害怕磨難,因為磨難是人生另一個太陽。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失敗到底是什麼?其實失敗只不過是再一次挑戰的開始。你站在什麼地方不重要,你朝什麼方向走才是最重要的。有個同學在文章中講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讓我震動:一隻漂亮的小鳥從未關嚴的窗戶中飛進了屋子,可後來就找不著路出去了。但小鳥並沒有放棄,而是向著光亮的地方飛去,一次又一次地沖向了玻璃,被撞得渾身是傷,幾乎連站都站不起來。如果是我的話,只怕是絕望了。但沒想到,那小鳥用了接近十分鐘的時間站了起來,仔細地盯了盯窗戶,鼓足了勇氣,再次振翼。哇!成功了。小鳥在空中劃了一道美麗的弧線,飛走了。相信會有那麼一天,韓曉光們終將破窗而出,飛向高遠的藍天,儘管傷痕纍纍。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