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2)
「在佛羅里達我根本……就不認輸,」小布希高聲回答,說話有點結巴。「我知道你們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實際上人們一直都在點票……媒體現在就報道選舉結果還為時過早,他們確實是在點票,所以才會有不同的觀點……」在那個瘋狂的選舉結果揭曉的晚上,這可是一個令人奇怪的時刻。布希一家人面帶輕鬆的微笑,像是一窩剛剛捕獵金絲雀的貓—他們好像知道了我們所不知道的內部消息。他們確實知道。眾所周知,在以後的36天里,布希帝國果然開始反撲,而且毫不留情。當戈爾還在傻乎乎地關注幾個縣的重新計票時,布希陣營已在爭取海外的缺席選票。這些海外選票大都來自部隊,基本上都是向著共和黨的,並最終使布希領先於戈爾。戈爾了解這一點,他要確保所有選票經過認真檢查方可記錄下來。他曾提出「計算每一張選票」的呼籲,要求重新計票,當然,這又與前面的做法自相矛盾。但是,佛羅里達關於這一點的法律規定相當明確,這也對他有利,幫了他的忙。該法指出,海外缺席選票要在選舉日當天或之前投下並簽名,而且要在選舉日之前由他國郵寄並蓋戳,方可計算在內。《紐約時報》2001年8月的一篇調查指出,最終計算在選票總數之內的海外缺席選票共有2490張,其中680張被認為是有缺陷的、可疑的。布希得到了海外選票的4~5成。按照這個比例,布希得到的選票中有544張應當被剔除出來。明白這個數學問題了嗎?這樣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布希贏得選舉的「微弱多數」537張一下子變成可憐的—7張。那麼這些選票是如何計算到布希頭上的呢?在大選的關鍵時刻,布希軍團便已開始發起進攻。第一步是要確保得到儘可能多的選票。共和黨競選班子給海軍軍艦發去無數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在即將發出的選票上打好孔。他們甚至給柯林頓的國防部長科恩(共和黨人)打電話,請他對各軍事投票站施加壓力。他拒絕了,但這也無濟於事:成千上萬的選票蜂擁而至—有些選票甚至是在選舉日後簽名的。2000年12月9日,星期六,上午,最高法院得知佛州重新計票對阿爾·戈爾有利。到下午兩點鐘,非官方的統計數字錶明,戈爾正在追上布希—「只有66票之差了,而且正在往上趕!」某新聞記者這樣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阿爾·戈爾已經領先」的消息絕不能出現在美國的電視上,這一點對布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們使出了殺手鐧。下午2點45分,最高法院命令停止計票。最高法院在判決中引用了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多年來黑人幾次援引該條款要求消除種族歧視時,最高法院是斷然拒絕接受該條款的。他們爭辯說,由於重新計票方法存在不同,每個選區的選民的待遇也不平等,因而他們的權利遭到侵犯。最後媒體也開始親自計算選票,在公民選舉中推波助瀾。《邁阿密先驅報》在標題中寫道:「檢查選票表明:布希需要經過人工計票這一關。」但是如果你讀完全文,就會發現這樣一段:「如果按照有些共和黨人所提出的嚴格標準重新計算選票,布希的領先優勢已經失去……調查發現,如果各縣選舉委員會認真清點每張選票,選舉結果將會完全不同……」2001年1月20日,總統就職儀式,國會大廈的台階上,喬治·W.布希及其領導班子站在首席**官倫奎斯特面前宣誓就職。是日,華盛頓天氣寒冷,陰雨連綿,烏雲蔽日,昔日通往白宮的路上總是擠滿數萬名群眾的遊行大道,如今空空如也,出奇地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