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濟:一望無際嘆古都(2)
「您認為人民大會堂的設計也是失敗的,請談談為什麼?」「我曾經說革命歷史博物館設計不太滿意,主要是針對人民大會堂來說。人民大會堂當時搞13萬平米,而革命歷史博物館只有6萬平米,而每個設計又要求對稱,我在革命歷史博物館內設計了幾個院子,力圖增加其縱深感,現在看來是搞對了。就是這樣搞了也不行,太矮,只有兩層,再高高不上去了。如果我們當時有現代的設計思想,廣場稍小一些,人民大會堂按最初的設計是7萬平米,人民大會堂和整個廣場的建築就和諧多了。現在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不對稱,我費了多大勁也無能為力,因為建築面積和建築高度限定了,你毫無辦法。」「那麼您認為現代建築到底怎麼搞呢?」「我想用幾句話概括,『認真保護古風貌,精心設計新建築,堅決不搞假古董』。北京西客站那樣的設計,和現代的設計思想是背道而馳的。一個交通設施以什麼為設計思想呢?那就是高效率。火車停在站台上,旅客能以最短的距離、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上車,這是一個火車站設計的原則。」細說建築風水張開濟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代建築師不是偶然的。他和許許多多老知識分子一樣是一個愛國者,他希望中國繁榮富強,他願意積极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同時,首都北京的古都風貌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當年大學畢業后一不願出國工作,二不想去台灣,而是留在了北京。幾十年過去了,張開濟卻十分落寞地說:「北京的建設今不如昔,沒有保護好古都的風貌。」一個搞了一輩子的建築設計師,到老了卻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張開濟說:「看一個城市主要是看其大的輪廓,北京一個代表性的輪廓就是城牆,全世界沒有像北京這樣的城牆。當年搞建設把北京的城牆拆除了,那是對文化的無知,也是對子孫的犯罪,是千古罪人。毀掉城牆后,北京水平的輪廓線沒有了,從而使北京失去了標誌,也失去了自我。現在到處都是塔樓,又使北京失去了天際線。」張開濟現在住的是塔樓,對於一個建築大師來說這不能不是一個悲哀。可是,北京要發展,要加快現代化的進程不搞建設是不行的。也就是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不蓋高樓大廈是不可能的。四合院雖好,但佔地太大,而且如今的四合院為了多住人,已成了大雜院。如何建設新北京又保護了老北京,這是擺在現代北京人面前的難題。張開濟說:「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當年梁思成的建議,把黨政機關移出去。可惜他的主張沒有得到採納。即便不採納梁思成的建議,也沒有必要拆除古城牆,古城牆和建設北京沒有矛盾,完全可以在建設中保護好。但是我們不能破罐子破摔,現在我們還是要設法搶救。」「您認為我們重新修復古城牆怎麼樣?」「我認為重修城牆也沒必要,搞一些假古董沒有意思。但是我們現在對四合院應當保護。」「我聽人說老北京大規模修建四合院是有講究的,修建四合院很講究風水。這風水是什麼?很多人認為風水是一種封建迷信,作為一個建築大師,您對風水是怎麼看的?」「風水這東西有其科學的一面,只當是迷信可能有些片面。現在國外包括我國的香港在搞建築設計時都講風水,最著名的是香港滙豐銀行為了風水,裡頭的一部樓梯都是斜著建的。現在外國人很講究風水,這當然不能說人家無知了。我說風水有科學的一面,四合院是最好的證明。」什麼是風水呢?《風水探源》一書中是這樣說的: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是一種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滿足的地形條件。紐西蘭學者尹弘基是東南亞頗有名氣的研究風水術的專家,他在《自然科學史研究》雜誌上撰文說,風水是為找尋建築吉祥地點的景觀評價系統,是中國古代地理選址與布局的藝術。其實講究風水就是講究一種環保。透風之地自然空氣好、採光好;近水之地自然會有一個美好的環境。過去的風水書中說,門前有臭穢水,主女人崩漏,男子痔痿,門戶衰落。雖然不一定有直接關係,但門前有臭水溝有害健康是肯定的。談到風水,張開濟說,四合院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大門不開在正中,而是開在一邊,且是開在偏東的一邊,進院還有一個影壁,這些都是有講究的。「還有什麼講究呢?」「過去建房子修四合院時興請風水先生看一下的。四合院方方正正有一種穩定感,坐北朝南不怕冬天的北風吹,大門朝東南開光線好,有充足的陽光,有了影壁可以遮擋閑雜人等的視線,讓你一眼看不穿,這樣內院就顯得隱蔽、有安全感了。」「經您這樣一說這風水完全不是迷信,是科學呀。」「四合院關鍵是院子,這是中國建築和外國建築一個最大的區別。中國建築是由建築包圍空間;外國的建築周圍都是空間,由空間包圍建築。盧浮宮的建築面積比我們故宮太和殿大,但卻沒有我們的故宮氣勢大。外國的一些著名建築都是孤零零的,四周都是空間。中國的故宮空間被建築圍著,院子是一層一層的,收住了風水不讓飄散了。四合院的建築也是一樣,越是有錢人家院子越多,所謂的深宅大院,有前院、後院,還有跨院。跨院里發生過很多故事,小姐私訂終身就是在跨院中,這是多浪漫的事呀!四合院的精彩之處就在於院子。這個院子是整個家庭的多功能空間。到了夏天搭個涼棚,要結婚了搭個喜棚……」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