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2)
(一)「修身齊家」和「治國平天下」之間缺了什麼鏈條(二)民眾的聯合與強大的組織(三)沒有吸納精英的組織和制度是治政缺位的關鍵三、中國當代治政結構的組織創新(一)「諾斯悖論」與「舟水關係」(二)關於人類社會組織形態的「三分法」(三)一種新的註解:「文革悖論」的提出(四)一個關於人的比喻(五)「骨肉圓滿」的巨大成就第五章治政在政治文明體系中的作用一、政黨政治、國家政治、天下政治(一)什麼是政治文明體系(二)為什麼說政治文明體系是在不斷重塑中與時俱進的(三)歷史上形成了怎樣的政治文明體系重塑方式(四)「第二拐點」以來的兩大政治文明體系是怎樣形成的(五)為什麼「序變」實際上是兩大不同體系共同的重塑之本(六)為什麼說「序變型」政治體系的軸心在於「第三尺度」(七)「新相對論」對於馬克思主義政治文明體系有何意義(八)政黨政治能否或如何實現賓士天下二、親民政治、為民政治、新民政治(一)任何人不可能自己誕生(二)家庭是創造人類的土壤(三)文化並不決定我們的命運(四)不要離開國界談民主(五)親民是基於傳統治政實踐的個人行為(六)為民是賦予當代治政思想的組織行為(七)新民是達於未來治政時代的志願行為(八)精英新論: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才是精英們關注的問題第六章影響執政黨地位的三大要素一、組織性要素(一)人民群眾的志願忠誠心是執政黨的組織化基礎(二)執政黨必須是對群眾實踐進行科學評價的組織化力量(三)讓人民群眾的首創實踐科學地上升為黨的意志(四)「內化團結原理」二、結構性要素(一)決策制度是治政穩定性的試金石(二)治政須保持政治「輸入——輸出」的平衡態(三)「第一志願原理」&「新生事物原理」&「人才流動原理」三、時序性要素(一)執政黨的「對手原理」與「夥伴原理」(二)「天下認同原理」(三)西方為什麼會「沒落」第七章執政黨面臨的四大政治危機一、危機之一:偏向——組織結構中權力原則對民主集中原則的束縛(一)通過組織決議的方式發出的個人思想的行為(二)斬斷政黨基本力量的來源(三)權力尺度代替影響力尺度二、危機之二:斷層——組織結構對個人能動性的束縛(一)從空間上看,是組織內部一個層面與另一個層面接軌(二)從時間上看,是組織內部最高接班人的權力傳承三、危機之三:他換——組織結構對政黨定位的束縛(一)政黨行政化:組織離心力之產生(二)志願組織因市場而生,依市場運作(三)熟悉社會組織遊戲規則,讓成員在競合中受益四、危機之四:自朽——組織結構對效率的束縛(一)個人力量大於組織力量,是政黨自朽的第一個信號(二)組織權威在民眾中喪失,是政黨自朽的第二個信號(三)組織效率的嚴重低下,是政黨自朽的第三個信號第八章結構性**與結構性反**一、國際反**新動向:國際組織的反**評價指數(一)透明國際組織的清廉(CPI)指數和行賄(BPI)指數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