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情緒控制不了,就從具體行為改起
直接威脅到四十多歲人的心理健康的除了抑鬱症以外,還有「不安」。很多現象表明「不安」多見於青春期,事實上頗為出名的不安神經質療法——森田療法最初就是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為對象的。但是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當人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步入中年以後,不安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啊。的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會再像年輕時候那樣懷有莫名其妙的不安。但相比之下,卻增添了許多具體的不安因素,比如對疾病的不安,對退休後生活的不安,還有對死亡的不安等等。這些不安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壓力,影響著這個年齡層的人的心理健康。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森田療法的一大主張即切斷「越在意,癥狀越明顯」這種惡性循環。你越在意自己的某種癥狀,這種癥狀就會越明顯,不安同樣如此。當你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不安時,如果太過在意,拚命去調整的話,其結果很可能是你越來越不安。森田療法的創始人——森田正馬先生認為,要克服這種惡性循環,最好的做法是乾脆不去想它,管它怎麼樣。因為人的情感就好比弓的弦,越拉越緊,一個不小心還會拉斷,但如果你放開它,它自己就會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感情崩潰的話,最好能夠讓它放任自流。所以,即便你現在內心存有不安,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公司裁員,也沒必要為了這種「不安」而耿耿於懷。那畢竟是以後的事,還不如順其自然,把眼前必須做的工作做好。如此時間一長,這種不安就會自動地平息了。當然了,你的工作危機不會因此而自動消除,你仍然有可能被公司裁員,但問題是就算你成天擔心被裁員也一樣於事無補呀,人家一說要裁你,你還不是要捲起鋪蓋走人?既然是這樣的話,又何苦折磨自己呢?森田療法的另一個主要主張是,「行動一定要合乎目的」。比方說,假設你有見人臉紅的毛病。如果你一臉紅,心就慌,拚命想要去糾正的話,就會導致「越在意,癥狀越明顯」的惡性循環,你見人臉紅的癥狀也就會越明顯。所以不如乾脆不去理它,只要注意讓自己的行動合乎自己的目的就行了。比方說,如果你因為太介意自己的臉紅而乾脆低下頭跟人說話的話,就會讓對方感到不快,這樣你跟人交往的目的就難以達成,你的行動就是不合乎目的的。要使你的行動合乎目的,就應該不管自己的臉紅不紅,都拿出一個真誠的態度來,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達到與人交往的目的。也就是說,即便你的一些情感方面的反應無法控制,具體的行為也是可以調整的。當產生不安的情緒時,所有人都會想去努力消除這種不安,但往往是你越努力,越是不安。所以不如索性認為自己會不安非常正常,也是無法克服的。你努力的方向不在於做一個沒有絲毫不安的人,而在於如何在懷著不安的情況下還能夠克服困難,勇往直前,這才是森田療法的基本精神,因此他們不會叫人去克制自己的感情,而是教人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具體行為。實際上,如果你真的擔心被裁員的話,那麼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免得被公司當成包袱。如果你整天都生活在不安當中,什麼工作都無心做的話,反而更有可能被列入裁員的黑名單,這樣一來,你的行為便明顯得背離了你的目的。如果你不能夠在懷有不安的情況下專心工作的話,就無法在當今社會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