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明節?(4)

七、清明節?(4)

清明前後,春風正盛,是放風箏的季節,因此清明節多放風箏。風箏的起源與放邪有關,最初是一種巫術。福建惠安地區掃墓時,大人帶小孩,小孩在山間放紙鳶,認為此舉有放邪之效,孩童會健康成長。放斷鷂來源於巫術,但是後來的風箏已失去巫術特色,變成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曹雪芹就是一位扎風箏的高手。各地也有不少風箏會,風箏成為一種民間藝術的精品。斗禽斗禽指鬥雞、鬥鴨、鬥鵪鶉等遊戲。鬥雞就是讓兩雞相鬥。戰國時期已相當流行。鬥雞為什麼在清明節前後呢?這與雞的生活規律有關。在農曆十一月到四月初,野雞不分公母,都群居在樹上。四月至六月為野雞的交尾期,群居生活解體,形成一對公母雞的單偶生活。此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人類利用野雞的這種生活習俗,飼養雞媒,專門以其引誘其他野雞來斗,從而捕捉之。還發明了以飼禽誘捕野禽的方法,如養雞媒捕野雞、養鵪鶉捕野鵪鶉等等。以後又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斗鳥、鬥鴨、鬥雞、鬥牛、斗馬、斗孔雀等。擊壤擊壤起源於堯舜時代。古代稱為「飛堶」。晉周處《風土記》對此有詳細記載:「壤以木為之,前廣后銳,長尺四寸,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列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為吉。」民間的打瓦、打台、打尺子擊錢均是擊壤遺俗。清明節期間,男子多到野外植樹,婦女忙於針線、刺繡。此外,少數民族地區也流行清明節,如滿族、朝鮮族、撒拉族、傈僳族、納西族、阿昌族、壯族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2005金雞報曉賀歲書:中國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2005金雞報曉賀歲書:中國節
上一章下一章

七、清明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