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模:文化差異雜感(2)

戴模:文化差異雜感(2)

但過於欣賞自己,看不到別的民族的長處,而且生活悠閑,這似乎成了法蘭西民族的包袱。不少留法的中國學生斷言,再過若干年,法國會落後的。這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否完全正確,歷史將會證實的。相當多的法國人對中國的認識是膚淺的,他們心中的中國大部分來自前兩、三個世紀他們的探險家、傳教士的描述或是他們的媒體上並非完全公允的報道。剛來法國不久的中國留學生對一些法國人對中國的無知感到驚訝。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並不奇怪。我們又有多少同胞真正有多少了解法國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世界上的影響基本上是由自己的文化及經濟的發展程度決定的。過去,我們經濟落後、閉關自守,再加之二戰以後、「冷戰」時期形成的偏見作怪,不少法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只有皮毛且不公正。也正因為他們經濟比我們發達,又有著和我們中華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第一、二代中國留學生才來到了法蘭西,學習革命,學習科學,也把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介紹給了同胞,才是我們有可能接觸到法蘭西的燦爛文化,並通過這些對法蘭西民族有了一些認識。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藉助於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迅速崛起,中國的發展令世人矚目。所以近年來可以明顯感到法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多,偏見也在逐漸減少。我們在法國的中國學人有責任為法國朋友真實地介紹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以及中國的發展。其實,相互了解也並不是十分困難,但困難的是首先要放下偏見和固有觀念。比如說,一些我們的同胞不喜歡吃西餐。當然,這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習慣。但也不能就此說西餐不好。同理,做為法國人,要真正了解中國,也不能自己固有的觀念來看待中國的一切。世界應該是豐富多採的,做為「世界村」的公民,無論是那一國人,要想真正了解另一個民族,首先應該尊重對方,不帶偏見地了解對方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要作到這一點,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在國外,一個中國人或一群中國人在一定範圍內會代表全體中國人。所以,個體的表現有了一定的整體意義。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不只一個法國教授說過,校園裡晚上還亮著燈的實驗室里,百分之八十是中國學生。中國學生給法國人留下了勤奮刻苦好學的印象。遺憾的是,這種印象近幾年有些已經淡漠了。再說,不斷的移民偷渡能給人家留下好印象嗎?所以,中華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應該集中力量發展自己,學習外來的先進文化,發揚中華優秀文化,並摒棄自己傳統中的糟粕。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根已深深地埋在我的心裡。生活和工作在法國的我也重視學習、了解法蘭西的歷史、社會、科學和文化。要學會在兩種文化衝突之中正確對待自己。工作中要兢兢業業,樂於助人。但也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人格--一個中國人的人格。積極開展和國內同行的合作以回報生我養我的祖國。我想,我是不可能「完全融入」法國社會了,因為「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和法國人一樣,我也以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上一章下一章

戴模:文化差異雜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