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內容缺乏症
我們的商業社會可提供什麼政治生活的內容呢?看一看下面。一些媒體上經常使用的雜亂詞語可幫助我們理解。比如全球化、國際化、民主化之類。這些詞語除了專指一些空洞的叫人不甚了了的新事物之外,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與此對應的新制度的出現。特別是,在政治上的許諾從不包含精神生活的內容,這使得那些許諾變得異常地陳腐與空洞。在商業上,道德的終極也不過是誠信二字,這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團體契約,卻無法延伸到政治領域之內。強調合作,導致無恥的媚俗以及不問青紅皂白的忍讓與順從。於是,娛樂業崛起了,娛樂業代替了以往的宣傳,當然,這不可能有助於建立社會的批評體系。階級意識被去除了,代之以什麼共同富裕、持續發展之類毫無所指的口號,以此掩蓋了一個個單獨的新興與舊有的利益集團對於社會的控制。這些集團的控制手段比以往更加靈活與隱蔽,社會異己就在無形中被悄悄地掃地出門了。強調個人生活的舒適安全,完全是在套用房地產及裝修業的口號,導致懶惰及生活的表面化及形式化,而對他人的態度是什麼呢?不是正義,而是社會性的普遍冷漠。教育體制的漏洞依然在於德育方面,教材與現實截然相反,使得教育成為花言巧語與謊言的溫床,精神斷裂,孩子既不承載歷史,又無新的寄託,這使得我們的未來一代可以毫無準則地行事,使社會的未來空前地迷茫。意識形態成為一種專門的技術,它只在極小的圈子裡自成一派,以晦澀難懂的術語,維持著一種不知所云的對於政治內容的解釋。各種政治思潮被混成一團,或被胡亂地拷貝、拼貼,各種不及物的概念被隨便地替換歪曲,混淆成為一種令人茫然的政治後現代主義。我們可乾脆叫它做經濟政治學,這是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狀,以經濟學粗暴地代替了政治學。這就是我們社會的特點,幼稚、淺薄、蒙昧,以及隨之而來的極端形式主義。這種生活從表面上看,瓦解了以往主觀狂熱偏執的理想主義,但卻使生活掉入了另一個更為邪惡的陷阱。在這裡,個人性質的胡思亂想或是超現實幻想,代替了目光長遠的社會目標。以眼花繚亂的物質生活,代替了有力的精神生活,貪婪自私成為一種不受指責的社會品質,使渾渾噩噩成為一個巨大而麻木的人群的首要特徵。它追求的是現在的穩定,而不是對未來的思考,追求的是表面化的物質繁榮而抽空了物質背後的精神需求。在這裡,人,這久經歷史磨礪的概念被簡化收縮成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活動。它的內容只是取食與繁殖,而不是更富進取心的籌劃,它的道德是一種以欺詐做後盾的相互容忍,而不是以理解為基礎的寬容。它提供的奮鬥與享樂都不具意義,而是一堆七拼八湊的臨時性的大雜燴。而社會必須給予的反應竟是滿意,那麼,我要說,這種死氣沉沉的生活極度缺乏活力,它只是一種牽強的摹仿以及令人倒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