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邊察的設立
崇禎皇帝的種種「出格」舉動,讓內閣閣老們有些坐不住了。這對於剛剛入閣的溫體仁和周延儒來說,更是如此。
如果說崇禎元年面臨的最大考驗是與「閹黨」的爭鬥,那麼崇禎二年秋冬之季面臨的最大考驗者是「如何讓小皇帝順從」。
從五萬人到五百人,這中間的心酸和痛苦每人說的完,這期間有犧牲,也有放棄,還有絕望后的掙扎…
500個廝殺出來的「天子門生」全部被授銜,其中440人被授予「邊察令」,授八品銜。另外還有50個被授予「副邊察」,授七品銜,闖入前十的被授予「總邊察」,授六品銜。
這些「邊察」們的品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其所獲得的功勛升遷或者責罰。
能者上,庸者下。
500名邊察的來到,令「內閣」閣老極其不淡定,因為這關乎到他們的所謂顏面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內閣大學士出人意料的團結,這樣的團結已經一百多年沒有出現過了。有明一朝,自從沒有了宰相,有了內閣以來,內閣閣員之間的紛爭就沒有停止過。
爭鬥從新任閣員的一份「邊察之設應慎」的奏疏開始,遞上這份奏疏的是張成基,此人原本只是一個戶部低級官員,一路開掛進入了內閣。
張成基在上疏之中列舉了設邊察的十點壞處,並且言詞犀利,態度堅決,並且不惜罷官棄官為代價讓崇禎皇帝撤掉邊察,要其遵守祖制。更有言官一哭二鬧三上吊,哭著鬧著喊著要崇禎皇帝不得做出違背祖宗家法之事。
建極殿內,例常朝會在這裡舉行,到會的有六部九卿,侍郎各司。
朝會也開始的簡潔明了,討論的議題就是崇禎二年秋冬之季接下來的工作計劃。其中崇禎皇帝改革計劃中的「邊察」的設立引起朝臣們的爭議。
至於這些朝臣們心裡是怎麼盤算的,崇禎雖然並不是全部都了解,但是有些人的尿性並不會那麼容易改變…特別是能夠位於廟堂之上以後,有那麼一些人總是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並且會出現一些錯覺或者說是幻覺。
各位部閣紛紛出班上奏,起初都是一些無關痛癢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然而國事又豈有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崇禎皇帝也只能賣他們一個面子,讓他們把話都能全部說完。
終於內閣把話題轉向了「邊察」之事,紛紛認為此事太過草率,有待商榷。
崇禎皇帝把目光轉向了剛剛入閣不久的周延儒,道:「此事周愛卿怎麼看?莫非周閣老也認為朕設邊察毫無意義?」
周延儒雖然才剛剛三十歲出頭,卻處事沉穩,很少得罪人。說話就像打太極一樣,道:「臣以為此事也並非不妥,只是時機未到,如今最為緊要之事還是陝北之災情…」
周延儒的話既沒有直接表明反對崇禎皇帝,又表達了其憂國憂民之心,讓崇禎皇帝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
但崇禎皇帝是誰?不是一心只知道專研木匠的天啟皇帝,也不是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而是對於政事之事有著變態認真態度的千古少見的勞模皇帝。
「周愛卿言之有理,有憂國愛民之心,非常難得!賞賜辣椒兩斤,土豆十個…」
周延儒所獲得的賞賜令朝臣們眼紅不已,辣椒和土豆這種傳說中的東西,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看著周延儒那憋著想笑而不敢大笑出來的表情,崇禎皇帝覺得很滿意。
自從一場大冰雹過後,接著又下了一場暴雨,崇禎皇帝的菜地已經是狼藉一片,損失慘重,對於種在菜地里的那些農作物,早已經沒有了幻想。所以能夠留存下來的農作物早已經不多了。
接著幾個上疏的朝臣都得到了大小不同的獎賞,但凡是有提到「邊察」之事,崇禎都一概充耳不聞,不予理睬。
從崇禎皇帝的態度上,朝臣們看出來作為一位帝王的決心。於是朝臣們也就識趣了一些,畢竟誰也不願當第一隻「出頭鳥」。
「邊察」的組建,使得崇禎皇帝手裡有了一張王牌,雖然這張王牌所能掀起的波浪還很小,但是崇禎相信,薪薪之火,可以燎原…未來會很美好。
對於自己一手組建的情報機構「邊察」,崇禎把它獨立於其它的機構之外,地位雖沒有凌駕於錦衣衛和東廠之上,卻不受錦衣衛和東廠所管轄,直接聽命於崇禎皇帝。這樣的設置讓錦衣衛和東廠的領導對自己的地位很是擔心,因為一個新的機構的出現,必定會對他們的地位有所衝擊。
特別是錦衣衛,這個皇上的貼身衛隊,他們的反應更加激烈,錦衣衛:明初軍製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四十八處。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的長官為指揮使,下屬有將軍、校尉、力士,對外有參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所以錦衣衛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機構。
自從田爾耕被革職以後,錦衣衛的指揮使的職位便一直空著,後來陸續有幾個人接替,但都沒有什麼大的能力,所以錦衣衛的辦事能力也越來越低。
極力想要擺脫東廠和錦衣衛束縛的朝臣們眼看著就要熬出頭了,卻沒想到又來了一個對外的「邊察」,因為名義上是一個對外的「特務機構」,所以朝臣們也沒有理由,也沒有借口讓崇禎皇帝裁撤「邊察」。
東暖閣內,十位人中龍鳳,從五萬人突圍出來的年輕俊才立在崇禎皇帝面前。他們不論從學識還是從武藝各方面來說都是出類拔萃的,對於他們崇禎皇帝寄託了厚望。
這十人中就有楊明鑫,被一雙無形的手推出來的「十強」。
被授予六品銜的十人,完成了普通人窮極一生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臣…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
崇禎皇帝大喜,讓他們席地而坐,與他們促膝長談,如此的關切令十人深感皇恩浩蕩。
崇禎清楚的知道,若是想要通過科舉考試來達到這十人這樣的高度,三四十年的時間斗未必能夠做到,而現在他們已經完成了普通人需要跨越半個世紀才能做到的事情,不能不說對他們的心靈有著巨大的衝擊。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天子門生們朝著未來看去,可他們卻不知道遠方的路有多麼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