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冠軍的搖籃(3)
前文我說過,在提高棋藝的效果方面,看棋譜比起對局來說是第二位的。
但這絕非說研究棋譜無關緊要,相反,是很必要的。因為在棋譜中總是有很多東西在自己對局時遇不著。
在體育宮的集訓中我不但學習了很多日本棋書和各種圍棋雜誌,還花費了不少精力研究我國古譜。
我國古代棋手雖然不注重理論,沒有現代圍棋這麼多布局和定式的變化,但仍有很多可取之處。
古譜中看不出消極保守,處處閃爍著古代刀槍相見、短兵相接的那種拚搏精神;古譜中也看不到花拳繡腿,每一著都對準了對方的要害並迴避著對方的
「火力點」,就像古代那些足智多謀的軍師那樣顯示著智慧和膽識。這是我們先輩的氣質,是敢於戰鬥、善於戰鬥的好漢氣質。
這種氣質在現代棋譜上是不易看到的,所以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了很多中國古棋譜,其中印象最深和受益最大的是清代的圍棋巨著《寄清霞館弈選》,一套16本,包含了清代幾乎所有圍棋名手的精彩對局。
這本棋書無疑對我的棋力提高起了作用。近幾百年,日本棋手在圍棋的理論方面作了很多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他們對圍棋的重大貢獻。
的確,日本把圍棋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把
「座子」1取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然而我們學習日本的圍棋技術也不能盲從,不能認為他們的技術都那麼完善。
我認為現代的日本棋手也存在一些缺點,從總的來說,他們的戰鬥力不夠強,因而較討厭和害怕白刃戰。
正因為如此,中國去了個吳清源就能擊敗所有強手,稱霸棋壇。也無怪乎他們稱中國的圍棋手都力量強,儘管現在很多中國棋手天天研究日本棋譜,有的幾乎沒看過一盤中國古棋譜,但在日本棋手看來,還是中國式的力戰型。
可見如今我國的圍棋手多少還保留著祖先的氣質。此外,日本棋手的思想是偏保守的,這恐怕是太重視勝負的緣故,因而就缺乏創造性,容易產生教條主義,一旦有人下出一種較成功的布局或定式,很多人就盲目跟隨,以至很多棋譜顯得清一色,缺乏生氣。
當然,日本也有些優秀棋手具有獨創性並顯示出廣闊的藝術境界,但就總體而言,日本棋手是偏保守的。
我年輕時學習棋藝有個優點,就是不盲從。我始終有這麼一個信條:你要超過水平比你高的棋手,就必須不跟著他,必須具有他所沒有的特點,必須形成自己的風格。
上海有個二流棋手叫章照原的,他喜好研究古怪的冷門定式,一心一意想讓人中圈套。
在一次比賽中,王老、魏老等幾個名手居然都中了他設下的圈套,很為有趣。
我感到像劉老、王老這些有名望的棋手雖然水平很高,但也有明顯的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新事物方面。
在我的心目中也崇拜一些中外名手,如我國的施襄夏、范西屏以及日本的很多高手,但我在學習他們的棋譜時也不完全是學習他們的好著,同時總要找他們的問題、挑他們的毛病,事實上他們的確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正因為這樣,我越看棋譜越能增強自己的信心。上海是圍棋高手最多的城市,因此經常有各地的圍棋強手前來交流、學習。
那時到上海來交流的著名棋手有四川黃樂忱、廣西袁兆驥、河南陳岱等,他們在省里都是棋壇權威,有著很高的威望,在棋藝上也都有獨到之處。
這些強手到了上海往往是先跟上海社會上的一些棋手對弈,儘管這些上海棋手也都有一定實力,但外地這些名將每人都有幾下殺手鐧,尤其是氣勢很壯,因此很少有人能抵擋住。
這時,他們就來到了體育宮。劉老和王老當然是全國最強的棋手,但他們也清楚,外地這些高手不可等閑視之。
因此二老經常讓我先上陣,一來讓我得到鍛煉,二來也可摸摸這些人的底。
我陳祖德的名字當時雖已在棋界被人知曉,究竟一無戰績、二無資歷,因此還不足以被人重視。
外地強手由於二老讓我下,也無可奈何,可勁頭總不是很大。反之,我士氣旺盛,因此這些強手都一一敗於我的手下。
劉、王二老看到我獲勝,於是讓淞笙上,淞笙不僅年歲比我還小,而且在棋界更無名氣,這些強手就不痛快了,但鑒於已敗給我,只能再屈就一下。
淞笙當然很認真,但有的對手就沉不住氣了,邊下棋邊嘀咕,老大不滿意。
最有趣的是淞笙跟陳岱一戰,陳岱是中原棋王,來到上海一心想跟劉、王二老下上幾盤,較量較量。
不料如今坐在棋盤對過的是個毛頭孩子,實在懊惱,怎麼也控制不住失望和埋怨的情緒,一直在嘮叨:「我這個河南冠軍,中原無對手,想不到來到上海只能跟小孩對局,多沒意思。」誰料到淞笙也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因年歲小,在名手前不敢還嘴,一肚子的氣使勁憋住。
對方嘀咕個沒完,淞笙的火氣越來越大,儘管臉上還平靜,但已是爆發前的火山了。
對局進行了一大半,火山終於爆發了,只見淞笙猛地把整個棋盤掀起,滿盤的黑子白子飛騰起來,又嘩啦啦地撒了一地,好似天女散花。
中原棋王就此驚呆。事情突然鬧大,但也不能責怪誰,陳岱的心情可以理解,而淞笙呢?
如換個別人也完全可能爆發,只是形式可能不同。一個圍棋手沒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是成不了氣候的。
後來陳岱對淞笙的棋藝還是相當讚賞,而淞笙對陳岱仍很尊重。這次對局成了一個棋界趣事。
體育宮是棋手的搖籃,也是冠軍的搖籃。我在這個搖籃中成長了。我睜開的眼睛看到了五彩繽紛的美妙世界。
我感謝新中國給我提供了這麼好的條件,也感謝哺育教導我的老一輩,他們都是受人尊敬的長者,都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