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塬上的巧婆娘(2)
「你是啥時開始捏了泥塑?」我問到。「我原來是做『面花』地,但是面會發霉,會開裂,留不住。人家客人帶了去,無法收藏。直到前些年的一天夜裡,我做了個夢,夢著很多黑鬼、白鬼到我屋來討債,說是我一輩子做面花,浪費無數糧食,是犯罪,要拉我到陰間問罪示眾,嚇得我渾身大汗,當我就要被這些鬼拖往陰間時,忽然,一位身穿大紅袍地白頭翁,急忙上前來搭救我。他說,黃土高原上有取之不盡的黃土,你只要保證從今以後改用黃土捏泥人,就可免你一死。打那夢以後,我真乖乖地用了泥巴來做泥人。這下,比用麵粉做出來地東西還有靈性,我捏起來更順心順手,樣數也變多了,摸索地經驗也豐富了,還能用低溫燒制(不易破損),外人也更喜歡了。把麵粉省下之後,那些黑鬼、白鬼再沒有來夢裡過。一個夢把我給救下了,我要好好地捏泥人報答,你說是呀不!」說話間,楊梅英帶我來到東窯前。打開門一看,嗬!窯里到處堆滿了黃紅色的泥塑作品,大的有二三十厘米,小的有十厘米左右。「這都是美國人來訂下地貨。」楊接著說:「這材料全是用咱們當地的泥芯土,拿籮過後,和水捶,再捏成形,燒完就變紅了。你看這件,叫『抱雞女娃』,女娃長大時就必須嫁人呀,她抱只雞,就是吉利,做啥事都順。咱們這兒的人結婚時,都要叫童子抱個大紅公雞,女婿來時,丈母娘還要給殺個雞……都是這麼個意思。你再看,這個『飽奶媳婦』地奶被我捏地特別大!她是在地里做完活,往回走哩,奶局(漲)了,一跑動,就亂甩,她就用手扶著舒服。我們這裡娶下媳婦后,她生了娃,首先要看她地奶美不美,她地奶下來沒下來,奶大,奶水就足,這家的娃身體保險好,就健康哩!就沒有小毛病。女人一結了婚就不知害羞了,走到哪裡都敢把奶扶出來奶娃。這就是生活地規律,一點都不是啥怪事。」藝術理論認為,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靈魂的凈化……也許楊梅英並不懂得這些藝術的說頭,可她的創造,已經成為藝術本身了。她從作品的形式和內涵中,早已闡述了這些深奧的理論。我們不得不對民間藝術另眼相看,它們最直接最生動地反映了生活,有著金子般的價值。「這娃的牛牛子為啥要捏成往上翹的呢?」我指著一件男娃泥塑好奇地問。「你這不懂,如果生活中,你娃那小牛牛要是綿不塌塌地,那小子娃肯定是要生毛病了,不是感冒,就是發燒。做母親地,人人都想叫娃長地健健康康,虎頭虎腦地。看,他左手拿個銅錢,表示這娃值錢,娃就好帶;右手抱個長命鎖,就富貴長命;他地牛牛往上高高地翹著,就是娃他爸媽地福氣嘛。還有這件《蓮花女》,耳朵大是有福,她胸前是朵荷花,花一落就結成了仔,俗話說:結仔成苗,就是這麼來地,希望她早生貴子,傳宗接代哩!人說這老婆子怪地很,為啥把女子娃這也捏上(指生殖器官),這可是醫學,人就是這麼個,女子娃就是女子娃,小子娃就是小子娃,人就是穿個衣服,要是不穿衣服不都是個這麼樣!有啥大驚小怪地……」依我看,這可是遠古生殖崇拜的活化石啊!難怪老外們看得手舞足蹈。看著這許多的泥娃娃,還有哪個人心裡不美滋滋、樂呵呵地,尤其是哺育兒女的母親,那感覺就更不一般了。我從心裡佩服起這位性情豪爽、感情外露的巧婆來。正應了那句話:越是人性的,就越是藝術的;越是傳統的,就越是世界的。種族繁衍,生殖崇拜的內容,是陝西傳統民間藝術中表現最多的一種形式,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其的表達和創造。種族繁衍的觀念在傳統習俗中,無疑是一種閃著聖潔靈光的觀念。如:《蝶(男)採蓮(女)》、《劉海(男)戲金蟾(女)》、《魚(男)戲蓮(女)》、《猴(男)吃桃(女)》等泥塑始終圍繞生命的三大要素:生殖、生產、生活。這是中華民族生殖繁盛、興旺發達的古老傳統觀念的延續。在楊梅英生活的地方,民間依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乾為父,坤為母」及「女媧黃土造人」之說。楊梅英的泥塑創作中無一例外地存在著這些生殖崇拜的痕迹,其主題內容所喻示的,也正是深藏人們意識里的「生命」之源的潛存。「我現在很看重夢裡的東西,有時半夜做了夢,夢見一個有意思的事兒,我就睡不著覺,馬上起身把夢裡的東西捏成形,有時你想不到地樣樣,但能夢著,真是『鬼』地很。有時跟人說話開玩笑呢,說不定還能開出個題材來。」楊感慨地說。這就是我們看楊梅英作品時怎麼也看不夠的奧妙,她的創造皆來源於深厚的黃土文化的背景,源於她熟悉、熱愛的生活,源於她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切身感悟。她清楚地知道人心所向,知道百姓想要啥,知道人性中那些真善美的價值。她曾小聲對我說:捏泥塑,一是繼承傳統;二是換些錢,把老窯洞翻新一次;三是要把過去幾十年糟蹋的麵粉用泥巴贖回來,等真的去了陰間時免受批鬥。這第三聽似玩笑話,但卻反映了楊的那顆純真的心。楊梅英,1942年出生,從小就是個活潑開朗的大氣人,聰明伶俐,六歲起跟隨母親學習剪花、捏麵塑。十**歲時自由戀愛,嫁給本地人屈廣印為妻,丈夫是位不善言談的憨厚、老實的莊稼漢子,他們共養育五個兒女,現在最小的女娃也都二十四歲了,並且成為楊梅英泥塑手藝的惟一傳人。年輕時,為了解決兒女多、經濟負擔重的問題,楊自己開了個理髮店。由於心靈手巧,悟性好,會做各種各樣的髮型。那時段,每當過年過節、紅白喜事或是誰家有了祝壽、新生兒吃喜面,都少不了要請她去剪花、捏麵塑,她忙裡忙外,特會來事兒,被當地人稱為「民間博士」,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尊敬。八十年代末,延安市群眾藝術館指導老師宋如新先生組織民間美術創作班,楊梅英自然成了其中一員。這下可大開了她的眼界,她創作的民間藝術品,受到專業人士的普遍讚賞。1994年10月,楊梅英有九件作品入選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第一次進入中國美術館,登上了大雅之堂。緊接著,受到日本、中國香港有關方面的邀請,前往展覽作品,並做現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