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一則假新聞的現實意義

接吻,一則假新聞的現實意義

2003年上半年,各高校的BBS為一樁「新聞」熱鬧了好一陣子。那就是所謂的華東理工大學禁止學生在校園裡「接吻」。這則被某報社記者胡亂炮製出來的新聞,讓一些媒體或熱血沸騰,或義憤填膺①(①《大學生在校園有沒有接吻權》,吳華、張睿,《上海青年報》,2003年3月11日。)。南方某報指責學校組織一支「捉吻隊」,蠻橫剝奪學生的「接吻權」,這等大逆人性的措施怎能在堂堂高等學府「出台」?這也讓一些家長不由得憂心忡忡,據說,該校學生的家長有不少趕緊打來電話,叮囑自己的孩子千萬要「小心從事」,不能在談朋友的時候把持不住自己被校方活捉。這更讓即將報考大學的中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一些學生在高考諮詢時,期期艾艾地詢問該校有關老師,你們,你們真的不允許學生在校園裡接吻?真有一支「捉吻隊」?如果說這則「新聞」放在七八年前,那絕對算不上什麼「新聞」,因為那時的很多高校,為了創建文明校園,為了營造大學校園健康向上的氛圍,是嚴禁學生在公眾場合有「不文明」舉止的。也真有學校組織一支隊伍,暗藏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監視」學生的各種舉動,甚至將「不文明」動作用鏡頭記錄下來,然後,第二天,在校園最為醒目地帶的公告欄里,張貼出來,名曰「曝光台」。面對學校此舉,似乎沒有人好意思站出來公開反對,那些躲在灌木叢中忍受蚊蟲叮咬的大學老師和學生幹部們,也最多嘟囔幾句。七八年的時間,我們這個社會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人們逐漸意識到當初那些做法的「可笑」或者說不可理喻。你能想象嗎?幾年前的一個夜晚,一對大學生戀人在發生性行為時,被校治安巡邏隊隊員發現,他們將這對戀人帶回辦公室,仔細地盤問每個細節,並一一記錄在案。不知道這是工作的需要,還是人的偷窺欲使然,這種情景對當事人而言,恐怕是一生中最可怕的記憶。如果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差一點,也許就會崩潰,甚至走上絕路——這不是沒有前車之鑒的。翻開20世紀90年代的學生工作檔案,因「生活作風」問題被退學的學生,與因「學習成績」不合格而退學的學生,佔據了所有退學學生的絕大多數。也許正是由於大學校園曾經發生的這諸般情事,人們才不懷疑這則「禁吻新聞」的真實性。大家眾口一詞地認為,社會變化如此之快,而大學校園依然是那般「食古不化」,大學管理者壓抑人性,藐視人權,因而是「面目可憎」的「衛道士」——這正是這則假新聞聳人聽聞之處。不過拋開媒體記者的新聞道德不談,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還真是抓住了大眾心理:關注今日之大學,究竟怎樣面對學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變化。如果在二者間能製造出勢同水火的衝突,那必定會取得最佳的「新聞」效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面講述大學現狀 透視大學生態環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面講述大學現狀 透視大學生態環境
上一章下一章

接吻,一則假新聞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