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勤奮工作(3)
《青年導讀》里講了希拉斯·菲爾德的故事,他是著名企業家和大西洋電纜建設工程的發起人。16歲那年,他離開斯托克布里奇的家到紐約去尋找發財致富的機會。離開家門時,父親給了他8美元,這是全家人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節省下來的。到達紐約之後,他去了哥哥大衛·菲爾德的家裡,後來他哥哥成了紐約法律界的要人。住在哥哥家的時候,西拉斯·菲爾德很不快樂,從他臉上就能看出來,這引起了一位客人馬克·霍普金斯的注意。霍普金斯對他說:「如果一個孩子在外面老是想家的話,我什麼也不會給他。」後來,西拉斯到斯圖爾特的商店工作,那是當時紐約最好的乾貨店。第一年,他在那裡跑腿,年薪50美元,必須在早晨6點到7點之間上班。成為店員后,他要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關門。「我總是很注意,」菲爾德先生在自傳里寫道,「在顧客到達之前一定要趕到店裡,在顧客離開之前決不能提前下班。我的想法就是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最好的推銷員。我盡量從各個部門學習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我深深地懂得:將來的一切都取決於我今天的努力。」他經常去商業圖書館泡一個晚上,他還參加了每周六晚上舉辦的一個辯論團體。店主斯圖爾特的規定是很嚴格的。其中一條要求店員在早晨上班時、吃完午餐和晚餐時都要簽到。如果上班遲到、午餐超過一小時或晚餐超過四十五分鐘,都要罰款。菲爾德在考勤上做得無可挑剔,對店裡的工作也兢兢業業,他很快就得到了店主的信任。這樣的店員,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提升。斯圖爾特自己當年也是這樣,長大后他一心一意經營自己的生意,從早到晚操勞。他的制度全面而完善,使得一個大規模的組織看上去彷彿在自動運轉。即使這樣,店主人仍然非常注意細微之處,直到他去世之前,他還一直在考慮怎麼才能進一步改進各部門的工作、提高組織的運轉效率。但是,讓我們看看他的繼承人是怎麼接他的班的。按理說他們可以借鑒斯圖爾特的經驗,還有一大筆遺產作資本,他們的條件比斯圖爾特本人創業時好得多。但是,這幫繼承人把企業管理得一塌糊塗。當年,斯圖爾特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店裡,閑暇時才偶爾想到外面的企業,而他的繼承人恰好相反。在生意興隆時,斯圖爾特沒有忽視一些基本原則——比如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商店的經營狀況、對所有的客戶一視同仁、留意每種商品的進貨價格和銷售情況等等,但他的繼承人被財富和地位沖昏了頭腦,忽略了那些原則,他們甚至用勢力眼來對待不同的顧客。結果可想而知,生意越來越清淡,老顧客們紛紛表示不滿。這種不理想的經營狀況持續了好幾年,由於資本和信譽方面的積累十分深厚,短時間內沒有釀成惡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越來越不妙:顧客開始流失,信譽逐漸下降,而投資者也漸漸失去了興趣。幾年之後,斯圖爾特的商店落到約翰·沃納梅克的手中才東山再起。沃納梅克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能人。剛出道的時候,他每天步行四英里到費城,到一家書店打工,每周掙美元,但他一心想賺大錢,比老闆還多賺十倍,這激發了他幹事業的雄心壯志。普通人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像斯圖爾特和沃納梅克那樣積累起驚人的財富,只有像他們那樣持之以恆,才會取得巨大的成功,即使已經頗有成就時他們也從不會滿足,不會因此裹足不前。兢兢業業地工作,你會擁有輝煌而充實的幸福生活。勤奮高於天賦人們有一種錯誤的觀點,以為天才不需要勤奮與苦幹,這種思想斷送了不少人的大好前途。有些年輕人以為,天才能幹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於是,只要自己也是天才的話,不費吹灰之力就會成為偉人。他們認為,天才不需要刻苦學習,在不經意中,就能取得巨大成績;或者為生活所迫,才偶爾拿起筆來揮舞一番,只要生活境況稍一改善,就重新貪圖享樂起來;或者作息毫無規律,要麼到處遊盪,要麼在火爐邊胡思亂想。他們甚至認為,天才生來就對規則和體制深惡痛絕,反對束縛,要求「瀟洒自如」,對糾纏細節、辛勤勞動不屑一顧。只要輕鬆一躍,成功就唾手可得。這真是些幼稚的看法,根據英國畫家雷諾茲的理解:「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註於自己的目標,進行忘我的工作以外,與常人無異。」一位法國作家寫道:「我見過米開朗基羅,他六十歲的時候身體已不是那麼強壯了,但他仍然在大理石上飛快地揮舞刻刀,弄得石頭的碎屑四處飛濺,他一刻鐘乾的活比三個棒小伙一小時乾的都多。沒有親眼見過的人簡直難以置信,他工作起來真是精力充沛、生龍活虎,讓人擔心他會把石頭劈碎,他的每一刀都會劈下三四指厚的碎片。」很多人知道,做雕刻工作就怕分寸把握不好,有時多削一根頭髮的厚度都不行,在一般人眼裡,米開朗基羅的做法可真夠懸的,他手裡是一塊石頭,又不是可以修修補補的泥巴或石膏。而米開朗基羅這樣評價同時代的天才拉斐爾:「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的成就更多得益於他的勤奮而不是他的天才。」當有人問拉斐爾怎麼能創造出這麼多奇迹般的作品時,拉斐爾回答說:「我很小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從不忽視任何事情。」這位藝術家去世的時候,整個羅馬都為之悲痛,羅馬教皇利奧十世痛哭流涕。拉斐爾終年38歲,留下287幅繪畫作品、500多張素描,每一幅都價值連城。對那些懶惰散漫、遊手好閒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多好的榜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