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會學的方針(2)

重建社會學的方針(2)

但早期中國並不走這條路子,從人本主義出發,沒有成長為人文的科學觀,沒有把人作為客觀對象去研究,到「五四」時才吸收了西方的經驗,引進了社會科學,所以也許可以說社會科學的根子不是在中國自己傳統的土壤里長出來的。為此,我們一直在強調要聯繫中國實際,提倡社會科學的「本土化」、「中國化」,根本問題就在於既要科學化,又要植根於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之中。

科學發展到今天,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把人只當客觀事物來處理還不夠,因為人有社會的一面,還有個人的一面,即公和私的問題。當今中國也提出了這個問題,是社會壓倒個人,還是個人壓倒社會。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從個人出發,因為他們認為社會是個人所組成的,是個人的集體性的共同生**,先私后公。中國傳統觀念一向主張公私結合,既要看到社會的力量即西方所謂看不見的手,也要看到創造這個力量的個人,因為人基本上是一個生物體,有其個性即私的一面。中庸之道主張以公控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就是以公控制和改造私,使二者不發生對立,這是中國傳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與西方文化根本上有分歧,因此我們面臨的問題,不能全面接受西方的一套而必須加以改造。

再如中國人講修身,就是講個人的社會化。一個人成為社會的成員,有了角色,就有了一定規矩的行為,要克己復禮,這禮就是規矩,調整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個人創造的東西,也離不開社會,是在社會中創造的,為社會所接受和流傳的。聯繫實際看,由於有個人同社會相互結合的,所以只要公就沒有了個人的積極性,只要私而沒有認同的社會規範也成不了人民共同的事。又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講義和利,這也是個人與社會既結合又矛盾的反映,偏重哪一個方面都會出問題,表現在當前資源的分配問題上,兩極分化不行,平均主義也不行,其中要有一個適當的度,不可走極端。這也許就是中國人喜歡講的「中庸之道」。

「十五大」報告中有兩個重點問題:一是我國社會的定位,如「十四大」已明確指出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二是進一步又定了點,指出了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定位和定點都清楚了,我們社會科學怎麼辦,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我們必須堅持去做好。

一是要繼續堅持繼承「五四」以來從西方引進的理性的實證主義的科學性。要搞清其來源,真正理解西方社會科學的歷史,了解搞清西方社會為什麼這樣發展來的,然後批判吸收。

二是要分析當前國際的大局面,人類發展變化的大局面,從中確定中國的位置。以初級階段論的分析,承認我們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這主要是生產力發展不夠,綜合國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從這幾方面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要縮小這些差距,主要是靠科技的進步,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目前偏重自然科學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不夠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必須並重。

三是要建立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科學,必須切實了解中國文化基礎,這就是「文化自覺」。知道為什麼我們與西方走的道路不同,這並不是主張回歸,而正是要取得文化前進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認識清楚了才談得到選擇和批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歸納起來看,第一步要認識和理解歷史,了解傳統,包括西方的中國的,找出差別和差距;第二步對本土文化要批判地繼承,留下好的東西作為發展的基礎。對外來文化要選優去劣,還要有追趕和競爭意識;第三步才是創新,開拓前進,建立起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

從方法上講,社會科學要到生活中去找、去總結。生活本身是多種多樣的,要通過實踐,反覆的實踐去認識其發生髮展的規律。科學的理論都是從群眾實踐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所以我們堅持要做「田野」工作,做實地調查,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要走在變化的前面,佔領前沿陣地,即認識領域的前沿。

回過頭來看,以上的話不僅針對社會學、人類學,也許也適用於其他社會科學。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中國的社會實際為研究對象,服務於中國人民,以「三個有利」為選擇標準,加速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上一章下一章

重建社會學的方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