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記一(1)
我是1936年作為清華大學公費生到英國去留學的。進倫敦經濟政治學院,讀人類學。1938年畢業回國。這裡要追記的是這一段留英生活。但順著回憶的思路聯想到許多和這段生活有關的事,不受題目的拘束,也把它們寫了下來。
先說我是怎樣得到留學的機會的。
30年代,我在大學里念書時,周圍所接觸的青年可以說都把留學作為最理想的出路。這種思想正反映了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青年們的苦悶。畢業就是失業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單靠一張大學文憑,到社會上去,生活職業都沒有保障。要向上爬到生活比較優裕和穩定的那個階層里去,出了大學的門還得更上一層樓,那就是到外國去跑一趟。不管你在外國出過多少洋相,跑一趟回來,別人也就刮目相視,身價十倍了。留學已多少成了變相的科舉。有些大學生著了迷,搞得顛顛倒倒,這些形象對於讀過《儒林外史》的人似乎是很熟悉的。
但是以留學和科舉相比還有點不同:封建時代有資格大做其金榜題名美夢的人範圍似乎廣一些,至少傳統劇目里足夠反映出狀元公這個人物在群眾的想像中也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的;熬得過十年寒窗,百衲的青衫也會換得成光彩奪目的紫袍。留學卻沒有這麼容易。這是個資本主義的玩意兒,講投資,比成本。最便宜的是留東洋,一年也得五六百塊白洋,要留西洋就得五六千。如果要取得個洋博士學位,至少也得兩三年,沒有千把萬把白洋,只好望洋興嘆了。
留學要花錢,錢從哪裡來這裡有「官費」、「自費」、「公費」等等的不同。初期,清朝政府要培養洋務人才,派留學生出洋,但是當時社會上有地位的人還很多不願離父母之邦,入鬼子之國,更少願意自己掏腰包送子弟出洋。因此,留學生的費用全部得由官家負責,此之為官費生。留學回來的人,官運亨通,洋翰林比土翰林更吃香。學而優則仕,原是當時知識分子的守則,留學回來有官可當,群焉趨之。官費留學的機會逐步就被達官貴人所把持,用來培養他們自己的子弟,扶植自己的勢力,和這些有權選派留學生的權貴沒有關係的就沾不著官費之光。沾不著光而又有錢的人家,要送子弟出洋,就只有自己出錢此之為自費生。
除了政府遣派的官費生和自己家裡出錢留學的自費生之外,還有一條讓既沒有錢又靠不上勢的青年可以得到留學機會的路子,這是一條帝國主義安排下的路子。帝國主義者拿錢出來收買中國的青年,為了要培養為它服務的工具。但是它不能太明目張胆地這樣做,必須找—些好名好義來掩蓋一下。所以這條路子的花樣多,走起來也比較曲折。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利用「退回庚子賠款」的名義建立起來的「清華學校」最初叫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來改稱清華學堂,又改稱清華大學。這段歷史我自己不熟悉,另外有人可以敘述,不必在這裡多說。我要在這裡指出的是它和官費、自費有所不同。它是採取公開考試的方法來招生的,因而使得許多原來在錢和勢上都不足以走上留學道路的青年有了留學的機會,使他們也可以大做其留學美夢。這種通過考試取得別人的錢去留學的則稱之為公費生,以別於官費和自費。
我是靠清華的公費出去留學的,但是又不同於經過「留美考試」的公費生。為此,得把清華公費留學的情況簡單說明一下。
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或是後來的清華學堂,都是專門為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進行補習的學校,是一個「加工廠」。招收的是十四五歲高小畢業程度的學生,要經過七八年才送去美國留學。凡是考得上這個學堂的就取得了留學資格,加工期滿,照例一定放洋除了招收這種小學畢業生之外,也有少數年齡較大的,在清華園住上幾個月就出洋的,此外還有已經在美國的留學生可以申請清華補助等。1925年這個辦法改變了,清華學堂成立了「大學部」,1928年學校的名稱也改成了清華大學,意思是不再做加工廠,而是個出成品的工廠了。清華大學畢業本身並不是個公費留學的資格。但是另一方面清華還是每年要為美國遣送一批留學生。於是另外定出了一個留美考試的辦法,報考的資格也由小學畢業提高到了大學畢業,而且不僅清華大學畢業生可以報考,其他大學的畢業生也同樣可以報考。每年在報上公布當年招考哪些科目,每科多少名額。這叫做「留美考試」。另外,清華還保留一些公費名額給自己研究院的畢業生和各系的助教。我是以研究院畢業生的資格取得公費的。清華的研究院招收大學畢業生,規定至少學習兩年,提出論文,經過考試及格就可以畢業。每年在畢業生中按平時的學習成績和最後畢業考試的分數,經學系的推薦,挑選若干,給予公費留學的機會。
當時這種性質的公費留學,除了清華的留美考試之外,還有中英庚款的留英考試,聽說中法大學也有類似的公費遣派留學生的辦法。在30年代下半期,這類公費留學生的數目在留學生的總數中占相當大的比例。
此外,在我國各地所設立的許多教會學校和青年會等團體,也為外國吸收我國學生安排一些路子,但是這些路子並沒有上面所說的那樣明顯,而且也比較分散。因為我在進清華大學的研究院之前在燕京大學讀過三年書,所以對這些路子也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