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太后(1)
三歲的溥儀即位,改元宣統,隆裕太后像當年的慈禧一樣,在宣統皇帝溥儀身後垂簾聽政了。
不管隆裕是否意識到,她把慈禧當成了她在皇宮裡惟一的老師。
慈禧的思維方式、待人接物的態度、把太監當作密探監視宮裡任何一個人的手段,都深深印在隆裕的腦海中。
但她的權術、手腕都比慈禧差遠了,就算學到一點,也只能算是邯鄲學步。
晚清的皇族,就像民間所說的:「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大清國的氣數真是盡了。
隆裕本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她當上太后以後,非常信任一個名為「小德張」的太監。
小德張在慈禧活著的時候就非常得寵。
他聰明乖巧,從南府戲班總提調一直當到御膳房掌案,由於伺候慈禧周到,很討老佛爺喜歡。
一次,小德張卧病在床,慈禧竟然親自去看望他,並派最好的御醫為他治病,以示恩典。
在李蓮英告老還鄉后,小德張便迅速成了慈禧身邊的紅人。
慈禧死後,機靈、有心計的小德張又成了隆裕太后的大總管。
隆裕雖有慈禧的地位,卻沒有慈禧的手腕,根本控制不了後宮。
宣統是同治的繼承人,兼祧光緒,同治時期的三位妃子:瑜妃、妃、妃也是宣統的母親,太后應該在同治三位妃嬪中產生。
而且慈禧也是以貴妃的身份成為太后的。隆裕不過是仗著是慈禧的內侄女才得到太后之尊的。慈禧下葬后,同治的三位妃子賭氣說不回宮了,要在東陵為慈禧守陵。
面對這種突然發生的情況,隆裕亂了方寸。
雖然自己現在已是太后,但是她在皇宮多年,只學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察言觀色,無條件服從慈禧的意志。
以前後宮之事都有慈禧太後為自己做主,她早就習慣了請示和服從,現在慈禧死了,隆裕根本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她頓時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對付三位皇嫂。
還是小德張反應快,他趕忙對三位妃嬪說,既然這樣,皇太后就馬上替各位在東陵蓋房子,成全各位守陵的孝心。
瑜妃等人並非要真心想要守陵,不過是不願意從此開始受隆裕的管制,半是賭氣,半是讓隆裕難堪罷了,結果小德張卻讓她們啞巴吃黃連。
三位妃子心有不甘,又在身邊太監的慫恿下,決定趕在隆裕回宮之前搶回太后的金印。
可小德張卻事前聽到了風聲,以最快的速度將隆裕護送回宮,搶先一步拿到皇太后的金印,並和載灃一起完成了太后冊封的正式儀式。
隆裕被冊封為太后之後,小德張向隆裕進言,認為三位同治妃子平日安分寡言,突然在太后即位這件事上鬧得如此沸沸揚揚,全都是身邊那些高級太監惹的禍。
他們無非是希望主子們中有一個當上太后,自己也好雞犬升天,因此必須把那些有野心的太監趕出宮,否則難得安寧。
小德張擬了一張單子,上面列有以三品總管杜蘭德為首的36名高級太監的姓名,小德張說這些人在宮中號稱「三十六友」,平日拉幫結派,朋比為奸,經常向各自的主子進讒言,不除去不足以整頓後宮。
隆裕並不是會弄權之人,真要將這些太監遣返,未免有些不忍。
而且如果加上由他們管理的小太監,後宮因此空缺了三分之一的職位,數量太多了。
但她禁不住小德張反覆的勸說,最後手諭內務府,將36名太監和與之關係親近的太監,共932名宦官遣散出後宮。
頭腦簡單的隆裕萬萬沒有想到,小德張通過這個手段,固然讓同治三妃身邊少了出謀劃策之人,更重要的是,他趁這次事件,將自己在後宮中的異己通通都清除乾淨,而且還在後妃身邊全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
小德張從此權焰衝天,後宮上下簡直無人能敵。
隆裕在搶先當上太后之後,對小德張不僅信任,而且更加依賴和縱容。
而小德張也仗著隆裕對自己的恩寵,拚命為自己謀私利。
隆裕剛成為太后,還需要為光緒和慈禧守孝,應該將自己黃色的轎子換成青色的,這本不需要多少錢,但是由於是小德張經手,最後結算下來,制轎費竟然高達70萬兩,大量白銀被小德張中飽私囊。
此事過後,小德張又故伎重演,要求重新裝修宮中數座破敗的佛殿。
這些佛殿,慈禧在時就已經廢棄不用了,小德張乘機向隆裕進言,希望重新裝修,報銷的花費超過200萬兩,當時有熟悉裝修的內務大臣彈劾小德張報銷不實,暗中為自己牟取私利,還拿著貪污的錢在外開了不少當鋪和綢緞莊。
隆裕卻沉默不言,對奏摺置之不理,實在被大臣們的奏摺逼得沒辦法了,就說比小德張嚴重的人多得是,一個窮太監弄幾個錢算不了什麼,只要不干涉朝政就可以了。
有了隆裕的這句話,小德張的膽子越來越大了。
他看到隆裕寂寞空虛,就趁機勸隆裕在北海建「水晶宮」。
所謂「水晶宮」,就是將外牆做成玻璃幕牆,使牆體透明的宮殿,而且宮殿打破過去傳統建築依水而建的模式,準備讓「水晶宮」四面環水,這樣景色更宜人。
這在當時是非常新奇的建築,隆裕本來長年深居內宮,不諳國事,現在好不容易熬到太后,也有了享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