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太后(2)
自己現在也是太后,新建一座宮殿也不算什麼。
於是她不顧國庫空虛,下詔預備撥出巨款興修「水晶宮」。
詔令一出,滿朝嘩然,攝政王載灃最終以革命軍風起雲湧,軍費嚴重缺乏為由,總算阻止了這場鬧劇。
而且隆裕也明顯感到不管是攝政王,還是文武大臣,都對自己的執政能力表現出隱隱約約的不滿和擔心。
此事之後,隆裕再也沒有提出過修園的事情。
政治上的波譎雲詭讓缺乏文韜武略的隆裕經常感到力不從心。
光緒死後,隆裕立志要為丈夫報仇。
民間傳說的原因很多,一種說法是隆裕曾發現了一張光緒所書的「必殺袁世凱」,另一說法是光緒在死前,曾在隆裕手中寫下「殺袁」二字。
一日夫妻百日恩,雖然隆裕在光緒生前與他的關係並不好,但是丈夫的遺願不能不完成。
隆裕悄悄將此事交予載灃處理。
載灃同樣也是個優柔寡斷之人,他思前想後,不敢殺袁世凱。
當時袁世凱正好患上足疾,載灃就強迫他退休回家了事。
隆裕雖有為夫報仇之心,卻缺乏一個政治家的膽略,她也許萬萬沒有想到,她的心慈手軟,為自己留下無窮後患。
最後,逼宣統退位的正是袁世凱。
隆裕太后雖有垂簾聽政之名,卻無垂簾聽政之實。
她手握著權力,卻不知道該如何治理國家,每遇難題,就推到了她信任的小德張、載灃身上。
前者貪得無厭,只會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後者膽小怯懦,不堪擔此重任。
大清帝國到了此時,竟找不到治國安邦之人了。
而此時中國的時局早已是四面楚歌了:南邊的民主黨人聲勢也越來越大;列強對中國覬覦已久;袁世凱此時雖然返鄉,隨時準備東山再起。
在隆裕治理下的清王朝,一步一步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