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佛 塔(1)
西元1276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此時南宋全境已完全納入元朝版圖,但南宋殘餘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位幼帝堅持抵抗,世祖與國師八思巴商議后認為是南宋「氣數」未盡,須得鎮其「龍脈」方可終結,但因此舉終非正道,一旦泄露唯恐激起南人反抗,只得機密進行。世祖原以將此事交予國師八思巴親去處理,奈何八思巴年事已高,決意返藏,由是思慮多日後准其弟子楊璉真迦代為行事。楊璉真迦乃八思巴上師關門弟子,悟性極高,自幼跟隨八思巴修習藏教秘法,多年間常伴其左右,於其言傳身教受益頗豐,恰好得此良機可一展才能,由是更加刻苦修行,為代師出仕做足準備。
至元十四年世祖命楊璉真迦任江南釋教都總統,掌江南佛教事務並暗中找尋南宋「龍脈」。楊璉真迦初次代師行事唯恐稍有不慎損了師傅英名,是以倍加用心,於上任當年便尋得南宋龍脈所在之地乃其帝陵,由是密奏世祖請以密宗「魘勝」之法,消滅南宋「王氣」,鎮其「龍脈」,獲准后,待得一夜命人將南宋六陵及其故宮盡數焚毀,事後以宵小行竊、流民縱火為由,命允澤、瑞都事將行事之人盡數滅口,隨即奏請朝廷撥款於杭州路鳳凰山南宋故宮殘址上修建五寺一塔,名為防備盜賊毀壞南宋帝陵,將六帝遺骨全部遷至塔內保管,實則藉機盜掘,鎮其「龍脈」。
至元十六年,大報國寺、興元寺、般若寺、仙林寺、白塔寺及尊勝塔陸續完工,楊璉真迦遂命允澤及瑞都事帶人開掘南宋帝陵,忽一日屬下急報,言說於永穆陵中掘出一穴,白光貫日,寶氣橫生。楊璉真迦聞之,連忙趕至永穆陵處察看。聞得此陵乃南宋理宗趙昀之墓,楊璉真迦暗思宋理宗乃南宋諸帝中在位時間最長之人,若非上天庇佑安得如此,且其陵墓呈此異象,多半南宋「龍脈」便藏於此處。由是命人將理宗棺槨打開,只見其屍身完好無損,毫無腐壞之象,唯有頭顱碩大異常。楊璉真迦料得此必「龍脈」吉穴之氣所致,於是施咒將此「龍脈」封閉,又命人將南宋六帝遺骨分別裝入六具木匣之中移至尊勝塔內保管,其後暗使允澤將「龍脈」寶氣貯存的宋理宗頭顱盜出,以藏教密法將其製成法器-『鎮南嘎巴拉』。此年中,元軍於崖山海戰大敗宋軍,宋末帝趙昺隨宰相陸秀夫投海殉國,南宋徹底滅亡。世祖聞訊大喜,此後格外器重楊璉真迦,但好景不長,至元十七年,國師八思巴於薩迦寺圓寂,繼任國師達瑪巴拉與楊璉真迦雖師出同門,卻於治國施政之途南轅北轍。達瑪巴拉以南人唐珏將南宋六帝遺骨盜換為由,責楊璉真迦辦事不利且欺瞞君主,儘管世祖自知建塔藏骨實為掩蓋鎮壓南宋「龍脈」之所為,塔中之骨是不是真的具無所謂,但其中緣由卻不得與外人道,楊璉真迦亦知世祖為難,且料定即便此事作罷達瑪巴拉亦容不得自己,於是與允澤、瑞都事三人同時辭官,自此遊學天下,潛心修鍊密宗「金法」。
鳳凰山風微微,西湖煙水茫茫,廿丈白塔雄渾,十里曲苑飄香。宜朝宜暮,宜西子淡抹濃妝。尾尾相銜如畫,盡歡歌無日不笙簧。夏雨冬雪,春霧秋霜。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八月,儘管多雨,但仍是暑熱難當,唯有日暮之後方得些許清涼。『尊勝塔』坐落於鳳凰山上,左顧西湖,右俯錢江,塔高二十餘丈,通體潔白,其形似壺,民間又稱『一瓶塔』、『白塔』。初建時,楊璉真迦命工匠以焚毀后的南宋故宮石碑及宋六陵石料為材構築此塔,是以質地堅固,塔下地宮收鎮宋六帝骸骨,塔內則放置一些宋故宮遺存的書籍、佛像以及些許雜物。豈料數年之後,此塔竟於一夜被天雷擊中,僅留得地上五丈,其餘部分盡皆被毀,由於缺少資金,白塔寺住持只得將此塔草草修繕,平日里派人負責照看打掃也便罷了。
道闇此刻正小心翼翼的將取飯時采來的一片香葉穿過燈芯,注入燈油后,葉子便猶如小舟一般在燈中微微浮動,點燃燈芯,頓時一縷清香傳來,一日的勞累略有舒緩。打開食盒,道闇驚奇的發現米飯上竟然多了一小塊「如意」和一片薄薄的「瑪瑙卷」(佛教徒反對素菜葷名,認為這樣是犯了「意殺戒」,因而稱素魚為「如意」,稱素香腸為「瑪瑙卷」),心想:「地藏菩薩誕日已過,燃燈佛誕日還未到,怎的寺里今日竟改善伙食,怕是有什麼貴客到來吧。咳,與我何干,快些吃完飯,趁著涼快去井邊將明日的水挑了,回來后好早點歇息。」於是美美的享用了那片「瑪瑙卷」后卻將那塊「如意」收好,預備明日再吃。收拾完畢,道闇拿起塔門外的扁擔,掛好木桶,點著燈籠,誦著近日正在研讀的佛經便向『鳳凰井』方向走去。
這『鳳凰井』本是南宋故宮御廚里的一口主井,卻於故宮焚毀后被遺棄,各寺建成后均於寺內重新打井,時間一久此處被重重冬青樹所掩,更是人跡罕至,年輕的僧侶甚至不知有此處。道闇也是閑暇時翻閱南宋故宮所遺藏書偶然發現有此井的記載后,尋找了數日方才發現此井。儘管同處鳳凰山上『鳳凰井』中之水卻較其他井水更為甘冽,滑潤如油、冬暖夏涼,飲后更使人精神大振。『尊勝塔』到『鳳凰井』的路程又較到白塔寺近了幾里多的山路,因此道闇便常常到此取水,除了每日去寺中取飯,平日里就打掃佛塔。一日忽於整理雜物堆時發現了一張古琴,此琴通體青綠,似以桐樹為材,琴面漆處有似龜甲狀斷紋,可惜尾部已然燒焦,想是那南宋故宮焚毀后的遺物,撥了撥琴弦似是可用,又記起以往在整理塔中藏書時看見過幾本琴譜、指法一類的書籍,於是將其找出,此後空餘之時便讀書、彈琴,日子也過得不覺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