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 故事從此越說越長
1921年《閻瑞生》、《海誓》、《紅粉骷髏》
故事從此越說越長
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的貢獻不僅僅在於它自己所拍攝的電影,還在於它為當時的小型獨立電影公司提供了技術、場地等方便。1921年出現的三部中國最早的故事長片中,有兩部得到了商務的幫助。
與之前《難夫難妻》等影片相比,這一年出現的《閻瑞生》、《海誓》與《紅粉骷髏》三部影片不僅在長度上與當時國外故事片已無差別,而且情節上也複雜了很多,尤其是還原社會熱點事件的《閻瑞生》一片贏得了巨大的成功。通常認為,它們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探索期的結束。
電影大歷史: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愛
中國最早拍攝電影的人,至少有一部分是出於「玩票」的心理進入這個行業,他們拍攝電影的動機可能僅僅是因為喜歡,或者熱愛。但誰都知道,想做好一件非個人化的事情,僅僅熱愛是遠遠不夠的。
1921年《閻瑞生》、《海誓》和《紅粉骷髏》三部影片,後來經常地被視為中國最早的情節長片,這應該沒有問題;同時,它們也被視為中國類型片的濫觴,這應該也沒有問題———《閻瑞生》是第一部情節長片,《海誓》是愛情片的開端,《紅粉骷髏》是偵探片的鼻祖。但在更大的意義上,三部影片中,最早被拍攝的《閻瑞生》是中國電影商業化的發軔之作,從它開始,電影的拍攝已經成了一種自覺的商業行為。所以在後世為這部電影定性時,會有這樣的言語:幾個投機商人看到有利可圖,便投資拍攝了《閻瑞生》。
類似的評論在20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史著作中出現過不止一次,在那之前,商業化似乎是一種罪過。人們似乎相信僅僅依靠熱愛或者行政命令就能讓一個產業健康地發展,無論是電影還是博客———到了現在,甚至還有人對這種新興玩意的發展充滿非商業的預期,可見非良好狀態之意識形態流毒深遠。
《閻瑞生》的故事來源一樁真實的兇殺案,此案在上海轟動一時,這才使投資者發生濃厚興趣,決定將其用電影的方式記錄下來。從現存資料看來,《閻瑞生》出現時所造成的轟動效應並不亞於案件本身,投資者的回報自然十分豐厚。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投資回報率高,對投資者的心理刺激和信心建立都是好事。
《閻瑞生》當然不是最早使拍攝者賺錢的影片,事實上,從電影誕生那一天起,就和金錢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拍攝電影都需要相對較大的投入,沒有良好的產出支撐,「電影」這一行當估計早就煙消雲散了。《閻瑞生》的意義還在於其「獨立製片」的姿態———出資拍攝《閻瑞生》的幾個人並不屬於任何影業公司,他們的操作方式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次完美的商業策劃。
有論者認為:《閻瑞生》、《海誓》和《紅粉骷髏》,從敘事動機看,都注意到取材的商業價值,所以採用所謂的愛情片和偵探片樣式。尤其是影片故事的結局,迎合了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判斷:《閻瑞生》的結案伏法處斬,《紅粉骷髏》和《海誓》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閻瑞生》的編劇楊小仲與《紅粉骷髏》的作者管海峰更模仿美國偵探片,講究劇情的緊張、新奇和場面的熱鬧、刺激,調動多種劇作元素吸引觀眾的好奇心理。
很多年後,音樂人李宗盛說:「聽歌的人喜歡什麼,現在社會流行什麼,我就寫什麼。」意識形態產品的所謂商業化,說白了無非就是這樣,即在世人可接受的道德標準及律令的框架內盡量去迎合使用者(觀眾)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即使在20年代,這樣的尺度也不是人人都把握得住,在《閻瑞生》后不久的《張欣生》,就因為開棺驗屍的鏡頭過於血腥而遭到禁演的命運。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