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2)
踏青的詩詞最為動人的,我認為要數我中學時讀到一闕描寫一個女孩心理活動的《思啼鄉》。詞云:「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以將身嫁與,一生休!縱遭無情棄(拒絕),不能羞!」大膽潑辣,激情靈動,這種風格和意境,古詩詞中極為罕見。
後來,上巳、清明兩個節日挨得太近,在漢族地區,早已「清明上巳共一時」了。倒是如今一些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如廣西的壯族、侗族,雲南的白族等,還保留著上巳古風,每到農曆三月三,男女青年皆大有活動。
古時清明節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禁火寒食。就是不能生火,只吃冷食。這個習慣據說與春秋時晉國賢臣介子推有關。史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各國,全仗手下一幫賢臣舍死相助,才得以復國。重耳復國后,大封有功之臣。論功勞,若沒有介子推割股啖君的舉動,恐怕重耳早已餓斃道途。介子推品格高尚,功成身退。為了表示無意官場的決心,還將老母一道搬進綿山隱居。重耳千呼萬喚,子推終不出山。最後重耳放火燒山,四面留其一,看你出不出來。介子推背著老娘,抱木焚死。死前留下遺言,要重耳做個「清明之君」。重耳悔之莫及,遂把綿山封給介子推,改名介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之介山)。還規定每年這天嚴禁煙火,吃冷食以示紀念,是為寒食節。
唐宋以來,詩人們留下許多關於寒食的詩篇,宋之問、王昌齡、杜甫、白居易都寫過,其中以韓翃的《寒食》最為有名:「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只在清明節前一兩天,故後來吃冷食的規矩也就延至清明了。我小時候在桂北一個鄉下念書,上學途中遇到農家掃墓,那位農家主人召我過去,我當時不明白他的意思,木然站在路邊,他便走過來,遞給我一個艾粑,一個三角粽,都是冷的。那農家漢子的古樸相貌,至今記憶猶新。
清明日到穀雨日的十五天,作為農時的一個節氣俗稱清明時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作可謂流傳千古,其「詩眼」在一個酒字上。這個時節倘若無酒且沒有花,則文人們的抱怨就有些驚心動魄,「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宋·王禹偁句)。文人們的清明,自當有文人的氣氛和情趣,而清明作為一個農時,對於國計民生而言,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據說乾隆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詞,可惜流傳不開。我卻記得兩句,「清明時節宜種樹,拱把稚松培植」。這詞刻在了石碑上,這碑記得好像是在北京大學的校園裡。
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