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氣候
「桔生淮南為橘,桔生淮北為枳」。古人形象地總結了淮河流域的氣候特點。一樹同宗,隔河而質變,並非百米寬淮河對氣候有多大影響,是因為淮河坐落在看不見的氣候分界上。
淮河、秦嶺一線被地理教科書稱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我在陝西、河南、安徽等地採訪時發現,許多農業科研機構都設立在這一條線上。而且,多出成果、出全國影響面大的成果,很多都是這一線的研究機構或專家。深究其因,得知:秦嶺、淮河為南北氣候交界處,則北方氣候有之,南方氣候亦有之;北方災害有之,南方災害亦有之;北方害蟲愉快生長於此,南方害蟲同樣茁壯成長於此。多數時候,兩邊氣候、災害、害蟲疊加於這一帶,讓生物一年中受南北兩遭磨鍊。在此地培養的良種適應南北氣候,經受住兩重災害折磨,抵抗住南北敵害侵擾。如此打磨,自然適應性強,成熟度高。也可以推廣到其他廣大地區。
單就淮河流域而言,也有人用「三個結合部」來概括淮河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方多雨氣候和北方乾旱氣候的結合部;北半球亞熱帶和溫帶的結合部;沿海和內地的結合部。有關專家經過大量研究分析得出結論:類似結合部是典型的孕災地帶。
在淮河水利委員會採訪時,專家們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用氣象學專業術語描述:以淮河幹流和蘇北灌溉總渠為界,北部屬溫帶半濕潤區,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區。影響本流域的天氣系統眾多,既有北方的西風槽和冷渦,又有熱帶的颱風和東風波,還有本地產生的江淮切變線氣旋波。東南亞季風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
由於是多種氣候交匯區,多變是一大特色。不同地區、季節、年份,降水量極不均勻。南部大別山,最大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而同時北部平原區可能只有200多毫米;全流域的年降水量雖有800多毫米,但降雨比較集中,5月至8月的汛期3個月就通常降下五六百毫米;豐水年和貧水年的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碰上特殊年份,如1954的水年和1978的旱年相比,降水量懸殊竟高達三四十倍。
特殊的氣候,加上特殊的地形,便有了淮河特殊的災害。專家對淮河流域近530年的災害歷史研究發現,較大範圍的水旱災害平均3年2次,其中流域性洪澇災害131次,乾旱97次。進一步研究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洪澇集中發生在18世紀,乾旱主要集中在16世紀、20世紀。
淮河流域旱澇周期明晰,一般為11年。但百天大洪大澇,繼而百天大枯大旱現象,亦屢見不鮮。
淮河流域洪澇主要由暴雨所致。6月、7月,江、淮地區特有的梅雨季節,降雨可持續一二個月。範圍之大,可覆蓋全流域。
最為慘重的一例是1975年8月,受颱風影響,洪汝河流域突降暴雨。暴雨中心汝河板橋水庫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達1028.5毫米,最大入庫流量達每秒1.3萬立方米,創世界同流域面積入庫量最高紀錄。導致8月1日水庫水位超過壩頂,水庫潰決。洪水以每秒6米的速度沖向下游,6小時傾瀉7億立方米。洪水出庫時形成高30米、寬12公里到15公里的水流,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建築物、道路等蕩然無存。京廣鐵路距大壩下游50公里,有31公里被沖毀,鐵軌被扭成麻花狀。洪水再往下,直接致使洪河石漫灘水庫潰決,王老坡滯洪區衝決。
據統計,這次雖是小流域洪災,但導致2.6萬人失去生命,1130萬人受災,33萬頭大牲畜死亡,沖毀房屋625萬間,水毀耕地2000萬畝。
上世紀以來,1931年、1954年、1963年、1991年和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亦舉世矚目。
「非澇即旱」是淮河流域災害的重要特點。由於淮河流域降雨集中,年際變化太大,水資源很難利用,農業畝均水資源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這使得淮河流域農業非常容易出現大面積乾旱災害。禍不單行,在舊中國,淮河流域的乾旱往往還伴隨蝗災、乾熱風災害等。近530年,發生流域性旱災193次,蝗災103次。
災害頻仍使以農業為主的淮河流域農民深受其苦。歷史上農民起義頻發是民不聊生的典型標誌;而邪教橫生,反映了沿淮人民在現實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只能在虛妄中尋找寄託。另一方面,淮河流域居民外出乞討似乎成為中國社會一種獨特的現象,群體性移居也較為多見。現居於陝西關中平原的河南籍人士就非常之多,幾乎每問三個人即有其一。歷史上還出現了以乞討出名的鳳陽縣,民歌「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唱遍全國。直到現在,沿海和大城市流浪乞討人員、夜市裡賣花的小女孩,相當比重的人員來自淮河流域。
當代最為嚴重的災害應是上世紀60年代初發生的,當時我國出現了三年自然災害,全國約3000萬人因飢餓而失去生命。據有關資料顯示,其中70%以上是淮河流域居民。由於這一時期婦女嚴重營養不良,嬰兒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現在,這一年齡段人數明顯少於其他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