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最後的安排
經過這樣一場血戰,秋儀之元氣大損,一時半刻之間已沒有心力再管什麼事情了,便將打掃戰場、掃蕩殘敵、收整隊伍的任務,全都交給戴鸞翔和趙成孝兩人執行,自己則帶著幾個親信和傀儡皇帝鄭起,在嚴密的護衛之下,返回了京城洛陽。
回京之前,秋儀之還特別囑咐,要南下助戰的渤海鐵騎這就返回潼關,回潼關之下舊營駐紮休整,糧草供應以三天為限量。
出乎秋儀之預料的是,回到洛陽之後,雜七雜八的事情,竟比外面多了十倍。
既然鄭鑫已死——不管是什麼樣的死法,總之是死了——那大漢內外便再沒有人敢挑戰現任皇帝——也就是鄭超——的權威了。一時之間,大漢各處的文武大臣,只為了請個安、問個好、表個決心、混個眼熟的,堆砌起浮華辭藻不管是否言之有據、言之成理,便一股腦送到朝廷中樞、送到皇帝面前。其他各種奏章文書,便更如雪片一樣紛紛紜紜飄送過來。
而現在這位皇帝不過是個傀儡,真正掌權的正是領了監國職銜秋儀之。
秋儀之原本抱定了事成之後便退隱山林的打算,卻不料比起之前更加繁忙,這幾年的紛爭戰亂,早已將他的精力損耗殆盡,對這些繁雜俗務更加意興闌珊。於是他便乾脆離了京城,在城外龍門山旁邊圈了好大一塊地,在山上安頓下來,至於政務則都交給林叔寒辦理。
林叔寒的才幹是一等一的,就連老皇帝鄭榮都把他視為下任宰相的不二人選;然而他卻是性情極為疏散的一個人,同秋儀之一樣不願因為案牘之勞而虛耗光陰。因此見秋儀之到了龍門山上居住,自己便也攜佳人吳若非,一同搬了過來。
他們兩個雖有意逃避,可天下大事卻不會放過他們——尋常小事六部九卿尚能自專,碰到牽涉全局的重大事務,還是不得不請示秋儀之和林叔寒。
就這樣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原本清凈安詳的龍門山,又變得熙熙攘攘,彷彿是在京城之外又多開了一個小朝廷,而山上居住的除了秋儀之、林叔寒及其家眷傭人之外,又多了護衛、書辦、傳令等不知多少人員。
這些人沒一個不知道秋儀之掌握了天下權柄,時時刻刻都想著巴結討好這位權臣,又加上山上關防再怎麼嚴謹,也不如皇宮大內,因此秋儀之即便想做些正經事,反倒往往被這些人攪得靜不下心來。
還好龍門山乃是一處勝景,山上涼亭草廬極多,秋儀之便命人將這些去處打掃乾淨了,今日在這邊見人、明日到那邊辦事,既為了躲清靜,也能夠經常換換眼前景緻、換換心中情緒。
這一日,秋儀之正在一處山泉旁邊的涼亭之內同林叔寒說話喝茶,卻見王老五手裡捧了個匣子,從山間小路走了上來。
秋儀之知道王老五手中匣子里的,必然是京城裡送來的奏章,便覺好大沒趣,未等王老五走近,便高聲說道:「好你個王老五,我同林先生碗里的茶還沒溫,你就送了這麼一大堆東西上來,枉費了今日這麼好的天氣、這邊這麼好的景色。」
王老五一笑,說道:「這都是京里的幾位大人,說都是十萬火急的要緊事情,非要大人立即查看指示不可。小的拗不過他們,這才送上山來的……」說著,王老五便將匣子輕輕放在秋儀之面前的石台上,自己躬身退了半步下去。
秋儀之將匣子往旁邊一推,沒有立即打開查看,卻道:「王老五,你的為人我還不知道嗎?是不是收了那些當官的好處,才送奏章上來的?」
王老五聽了一愣,臉上一紅,說道:「大人真是明察秋毫……京城裡的官員們一定要塞錢給我,就說是給我爬山歇腳吃茶用的,我要是強行推辭,大家臉上都不好看……不敢欺瞞大人,他們給我的錢,我也花了些,要是大人覺得不妥,我就湊湊還了好了……」
王老五原本是個農民,又當過幾天縣衙里關說官司的掮客,如今被秋儀之安排著專門負責遞送京城往來文件的重任,驟然身居中樞,因此讓他一介不取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秋儀之說道:「拿官員一些錢財,多少也算是取不傷廉,也沒什麼打緊。你做的是辛苦活,總不能給我送一輩子文書吧?這些錢好好攢著,置辦幾畝地,也算是給將來留條退路。」
這幾句話是真的站在王老五的立場上替他在考慮,讓王老五十分感動,原本絮絮叨叨極會講話的人,也變得詞窮口訥起來:「多謝大人點撥……光憑大人這幾句話……老五下輩子也還要侍候大人……」
誰知秋儀之話鋒一轉,又問道:「那我問你,你之前說過的楊瑛兒的事情,你怎麼想的?」
楊瑛兒是秋儀之在山陰縣認識的一個民婦,通過她搬到了在江南一手遮天的老刺史殷承良,之後又引出一大段波折來。楊瑛兒雖然死了丈夫,不過容貌卻十分漂亮,王老五之前對她頗有幾分好感,也在秋儀之面前暗示過幾次要娶她過門的心愿。
然而秋儀之今日當面詢問起來,王老五卻犯了嘀咕,支支吾吾說道:「瑛兒是好的……可惦記她的人也不少。小的看『鐵頭蛟』、『揚子鱷』他們,好像也有點意思……大人莫不要將瑛兒許了他們如何……」
「放屁!」秋儀之罵道,「我看你是稍微有點出息,就忘了本了?是不是看瑛兒是個寡婦,配不上你這炙手可熱的人物了?我告訴你,瑛兒的事情,是我答應了的,你不想娶不行!」
王老五被秋儀之一語點破心思,一張粗糙的臉頓時羞得通紅,低著頭不知在囁喏些什麼。
卻聽秋儀之又說道:「你不但要娶她、娶她之後,還要對她千依百順。瑛兒同林先生的若非姑娘、同溫小姐交情都是極好的,若是被我聽到她在你這裡有絲毫委屈,看我怎麼教你吃不了兜著走!」
王老五的前程榮辱、身家性命都在秋儀之的手心裡頭緊緊攥著,故而既是秋儀之放了話出來,王老五就是有一千個不滿意、一萬個不舒心,也不敢說出半個「不」字出來,只能從牙縫裡幾處一個「是」字出來。
秋儀之看見王老五這副倒霉相,忽然「噗嗤」一笑,對林叔寒說道:「林先生,人就是這個德行,稍微發達了一些,就開始看不起人了。不過王老五這個殺才辦事還是蠻謹慎小心的,你看看能不能給他個官兒噹噹?」
林叔寒也笑道:「還是大人考慮得仔細。王老五雖只負責傳令報信,軍功還是有一些的。我看給他個四品中郎將,還是蠻合適的。」
林叔寒的提議確實不算過分,秋儀之立即點頭道:「好就依林先生好了。我這就寫文書給吏部、兵部,要他們照辦。」
說著,他便隨手扯過一張紙,略略寫了幾個字,簽上自己的大名,也不蓋章用印,輕輕將墨跡吹乾了,便對一旁怔怔發愣的王老五說道:「你傻乎乎地做什麼?還不趕緊謝謝林先生的提拔?」
王老五這才反應過來,也不作揖行禮了,索性給林叔寒跪下磕了幾個頭,說道:「秋大人對小的有恩,林先生對小的一樣有恩。等小的這輩子、下輩子伺候完了秋大人,下下輩子再來當牛做馬伺候林先生……」
林叔寒是一代大儒,王老五這樣粗鄙奉承當然入不得他的耳朵,展開摺扇扇了幾下,便道:「好了,你先退下吧,我同你秋大人還有事情要談。」
王老五聽了,又說了不知多少千恩萬謝的話,這才退出了涼亭。
秋儀之目送王老五退下,重又將那隻匣子拉到面前,從懷中取出一串鑰匙,挑了挑,拿出其中一把,將匣子上的鎖啟開,又將蓋子往上一翻,卻見一個偌大的匣子里,竟滿滿當當放滿了奏章文書。
秋儀之見了,恨恨將蓋子拍牢,罵道:「今日怎麼有這麼多奏章?真是不勝其煩!」
林叔寒聽了,也苦笑一聲:「大人案牘勞形也就罷了,居然還不肯放過我,要我跟著一同受罪。唉!大人往常一直說想要功成之後便退隱江湖,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秋儀之垂頭嘆息道:「到了今日這般境遇才真正懂得人生不自由的道理。這麼多事情要處理,朝廷內外所用的人,又都不是信得過的。武將尚好,我能尚能提拔些親兵團練,擔任各地的將軍節度使。文官就難了些——我請林先生看看朝廷里有哪些可用之才,不知先生有沒有幫我留意?」
林叔寒無奈地搖了搖頭:「朝廷里這些官員,我多少見識過一些了,暮氣太重、腐氣太重,都不堪重用。只有能皇帝登極儀式辦過之後,朝廷新開科舉,取幾個有用的人才再說了。可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又哪是那麼好得的呢?」他嘆了口氣,又道,「我看大人也別再糾結於此了,索性這就功成身退,這爛攤子誰愛收拾誰收拾去!」
秋儀之知道林叔寒這最後半句乃是氣話,沒放在心上,卻嘆息道:「話雖如此,可今日大漢的基業,畢竟是義父先皇積攢下的,他還有推行新政,創立盛世的宏願沒有實現,我若是知難而退,百年之後又有何面目去見義父、師傅呢?」
說罷,秋儀之又復嘆了口氣,重新將以被合上的裝滿了奏章的匣子打開,走馬觀花地閱讀起來。
待秋儀之和林叔寒將奏章審閱批複完畢,一輪紅日已墜入地平線下。因這幾日公務繁忙,吳若非特意做好了點心供秋儀之和林叔寒二人食用,秋儀之便在涼亭之中草草吃了幾口現成的點心,便同林叔寒道別,沿著愈來愈昏暗的山路,緩緩往自己的住處踱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