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舌尖故鄉味(上)
?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境遇,有些茶卻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團年飯,巫青說去泡茶。
這時,巫青抱著茶壺說,家裡有幾樣好茶,都是你們晚輩們孝敬的,你們喝哪一種?
農天一說,就泡咱們家自己炒的茶葉。
巫青說,那麼多好茶葉不喝,怎麼非要喝這個粗葉子茶?
農天一說,我們是一家人,又不是外人,不必拿那些好茶葉講面子,再說了,我們從小就喝慣了這種粗葉子茶。
這個「粗葉子茶」,農天一是受教書先生的影響。他的啟蒙老師祁先生是鳳山人,常常喝這種「粗葉子茶」。因此農天一慢慢就跟著祁先生喝習慣了,有時還真的就放不下了。
巫青拗不過,只好照辦。
不一會兒,巫青端來一壺茶,用瓷杯一一給大家倒上,邊倒邊對兒子說,「也是的,你小的時候,如果來客了吃一頓肉,我就叫你先喝一杯茶后再出去玩,怕你消化不好,免得出門咽了風、嗝了食。」
農天一坐在火壠邊,手捧熱茶笑了笑,又情不自禁地將鼻子靠近杯沿,用力吸著杯中清香。茶水滾燙,他不敢用嘴唇接觸茶杯,只能用眼睛盯著黃得透亮的茶水。
農天一看到大家用嘴對著茶水吹,然後迫不及待地吸杯沿上燙嘴的茶水。
農天琴說,這個茶湯厚,好有味呢!
丹霞笑著說,吃了義母做的雞蛋糕、拖皮子肉,再喝這個茶最舒服不過了。
白龍傑也跟著附和道,「這粗葉子茶,味道就是不一樣。」
農天一吹了吹茶水,吸上一小口,茶水順喉而入,一股獨特而又十分熟悉的清香味兒浸潤到心底。
他邊喝邊說,常年跑外,喝過各種各樣的茶,還是香不過家鄉炒的鳳山茶!
鳳山茶,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鳳山及周邊一帶的茶。汪秀才曾經在《荊山隨筆》中寫道:沿鳳山山麓三四里曰「童家畈」、「徐家畈」、「汪氏山莊」,皆產茶,汪氏尤絕。這裡所說的童家畈、徐家畈均在鳳山西南面;汪氏即汪氏山莊,也就是汪秀才家了。
鳳山茶樹多生長於山腳、山腰。不像其他地方的茶園,多建在較平坦的山崗坡地。有的為了採摘方便,山民就把茶園盡量開墾得平坦些、寬闊些,把茶樹栽培成行,整齊劃一的樣子。
鳳山茶園多是依山形而建,大小不一,較小的,大多不足一分地,有的甚至只有一米見方,僅能長出一、兩株茶樹。還有一些茶樹直接長在岩石縫中,或懸崖峭壁之上,頗有採茶如登天之感嘆。
鳳山茶園比較獨特,茶樹高矮不一,樹形也千奇百怪。所以鳳山茶農從不修剪樹枝,任其生長,只是每年到了秋季,用鐮刀砍光茶樹周圍的荊棘和雜草就可以了。
因此時間長了,茶樹都長得比人還高,採茶時需要搭梯,或將樹桿拉彎下來,有的樹高,非得架梯採茶不可。如果是見慣了高矮劃一茶樹的人,在鳳山上看到一株株高過人頭的茶樹時,極有可能會把這些茶樹錯當成普通的荊棘雜木了。常常有人因此鬧出笑話。
鳳山茶生長在紅砂岩風化后的土壤質地里,砂粒含量高,肥沃疏鬆,酸度適宜,具有茶樹生長的良好自然條件和天然養料。這種土壤里生長的茶樹,葉肥芽壯,黃綠油亮,清香撲鼻。鳳山一帶的山腳、山腰海拔只有一百來米,終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漫射光,春秋季則被雲霧包圍,幾條小河環繞其間,宛如人間仙境。
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才成就了鳳山茶特有的品質。
小時候,每到清明前後,農天一就會去祁先生的鳳山茶園採茶。這時,農天一也休學了,這幾天就成了他最高興的日子。農天琴稍長后,也會跟著農天一去山裡採茶。
天剛蒙蒙亮,農天一的祖母已經煮好一大鍋飯,用筲箕濾干米湯,將瓦盆蓋在上面蒸。因為興奮,這一天兄妹倆人也起得特別早,起床的時候,已經聞到了飯香味了。
這時,農天一的祖母正在往瓦盆里盛飯,她將飯上面蒸好的灌腸拈到蔥板上,往鍋里的米巴上淋上一小勺菜油,再放上一層鮓金椒,就著灶中余火炕起來。不久祖母將鍋巴盛到一邊,重新鏟回幾大鏟熱飯,將切好的灌腸和鍋巴的邊邊角角放到鍋里,再放些豆豉、蔥花,和在一起炒起來,然後盛到乾淨的容器里,捏成一個個飯疙瘩。
祖母說:鍋巴和飯疙瘩,是你們今天帶到茶山吃的中飯。
農廬早已為大家準備好了採茶的背簍、竹簍;巫青在廚房燒好了開水,用一把半尺高的黃亮亮的竹茶筒泡了茶,將泡好的茶水倒進兩個竹筒水壺裡。這是要帶到茶山上喝的茶水。一家人吃過早飯,背著背簍,提著竹簍,向著茶園方向進發。
這時,他們來到鳳陽河口。一行人踩著鵝卵石中的便道沿河而上,一路嘻嘻哈哈,嬉戲打鬧,驚飛了山林中的山雀。不久,採茶隊伍就來到了目的地——鳳山北麓的大小茶山。
農天一總是忘不了小時候採茶的情景,茶山上的那一片沸騰場景。大家迅速地分散開來,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手中不停地採茶,嘴裡說說笑笑,講到興緻,還會唱起《採茶歌》:
正月去採茶,
二月茶發芽,
三月不去采,
老了一園茶。
四月茶葉長,
五月插黃秧,
六月不去采,
熱壞採茶郎。
七月茶葉稀,
八月登高去,
九月不去采,
十月無茶吃。
……
這時候,小夥伴們各自提著竹簍,興奮得滿園瘋跑,看到嫩芽都覺得十分欣喜,三下五除二地采起來,有時就蹲著採摘一會兒,面前的一棵茶樹還未採摘完,就跑到其他小夥伴那裡湊熱鬧,采了一會茶葉,又慌裡慌張跑到下一棵茶樹採摘……沒有什麼次序可講,純粹的跟打亂仗一樣。
可有意識的是,不到幾個時辰,農天一就跟著其他小夥伴已將整個茶山上上下下跑了個遍,隨後採茶的興趣也降至低點,興趣沒有了。這時小夥伴們便自然地聚在一起,爬岩壁,溜滑坡,攀杉樹,玩毛毛蟲,玩累了便吃鍋巴和飯疙瘩,喝竹筒里的茶水……
當日頭挪到茶山外面了,也就到了下山之時。農廬一聲吆喝,男女老少背的背,提的提,滿載剛採的新茶而歸。
一路上,不僅有歡聲笑語,還有滿簍子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