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好每一壇酒,烤好每一塊麵包(2)

釀好每一壇酒,烤好每一塊麵包(2)

但幾天前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和他的故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我坐車前往香格里拉大峽谷的路上,忽地瞥見路邊有個鮮花爛漫的小花叢。回程時我一直惦記著那片花叢,想讓杏子把它抓拍下來。一路上我睜大著眼睛,巴巴地望了很久都沒有看見。當開始懷疑花叢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我在夢中見過的時候,終於在一家路邊小客棧旁邊又看見了它。我欣喜地拿起杏子的相機拍了幾張。戲劇性的是,一個中年男人靠近車窗,和我說,這個花叢是他養的,拍照需要交費…

勁夫聽了以後又哼哼兩聲,說:「這兩件事告訴我們的是:一,人有時候是自私的;二,人並不總是自私的。」

關於人性的「自私」與「無私」的討論其實從古時就開始了。

春秋時期,魯國有這樣一道法令,如果魯國人在其他國家看見同胞被賣為奴隸,只要他們出錢把人贖回來,回到魯國后,國家就會給他們更豐厚的獎勵。這道法令實行了多年,很多流落他鄉的魯國人因此得救,得以重返故國。孔子的一個弟子子貢,是個有錢的商人。他從其他國家贖回來了很多魯國人後卻拒絕了國家的獎賞,心甘情願為國為民。他的師父孔子卻大罵子貢不止,認為他傷天害理,禍害了無數落難的魯國同胞。孔子說:世上萬事,不過義、利二字而已。魯國原先的法令,只是鼓勵國人看見落難的同胞時能生出惻隱之心,不嫌麻煩去贖這個人,並把同胞帶回國。只要這樣,那他的所為就稱得上是一個「義」了。事後國家給予補償和獎勵,是在讚賞行善者的同時彌補行善舉的損失。長此以往,願意做善事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子貢放棄獎勵雖然得到了眾人的讚賞,卻在無形之中拔高了大家對「義」的要求。之後再有人贖回奴隸想去領賞時,就可能會面臨被質問為什麼不能像子貢一樣行善的壓力。所以行善的人就會大大減少了。孔子說,子貢此舉是把「義」和「利」對立了起來。所以他的所為不但不是善舉,反倒是最為可惡的惡行。

勁夫也提起他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在海外長年居住后回國的女士在計程車上丟失的錢包被司機歸還。她堅持按國外慣例,將錢包內現金額的三分之一贈給了司機作為酬勞。拾金不昧的司機謝絕時,她說:「我這樣做是為了鼓勵你以後繼續歸還乘客遺失的錢物。即便你收下了我的酬勞,也不妨礙你依然是做了一件值得讚揚的好事。」

勁夫問:「經濟學總說人是自私的,說企業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但是人有時候是無私的,不能否認這一點吧?」

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時常強調自私。他說過這樣一句話:「Itisnotfromthebenevolenceofthebutcher,thebrewer,orthebakerthatweexceptourdinner,butfromtheirregardtotheirownselfinterest」意思是: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但是,亞當·斯密看到的不僅僅是自私,他也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和協作表示認可。他還有一句話:「每個人都幾乎從不間斷地需要同胞的幫助,但要是指望全靠別人的仁慈,那他一定會大失所望的。」我們每個人的確都需要從他人那裡得到幫助與恩惠,但僅僅靠無私是無法使人們之間的關係網連結擴展的,也不可能成為無數人相互合作與競爭之間的紐帶。

下一章:釀好每一壇酒,烤好每一塊麵包(3)書籍詳情頁上一章:釀好每一壇酒,烤好每一塊麵包(1)

旅途中且行且悟且思:香格里拉天空下的經濟學漫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旅途中且行且悟且思:香格里拉天空下的經濟學漫想
上一章下一章

釀好每一壇酒,烤好每一塊麵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