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課題――日本(1)
【導讀】
本章可以看作全書的序言。概括起來說,主要涉及下面幾個問題:研究目的——為美國政府戰後的對日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除了實地調查外作為一個人類學家可能用到的一切方法,包括文獻研究、採訪在美國的日本人等;研究思路——通過特定社會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見解發掘出其背後起支配作用的社會性約束力(即本書副標題中的「文化的類型」,這是作者在她出版於1934年的另一部著作《文化的類型》中提出的理論);研究精神——既嚴格(能承認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又寬容(能容忍異文化的平等地位)。
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無疑是一種可貴的精神。這不僅僅是一種反思二十世紀災難性的戰爭的歷史態度。對於二十一世紀,傳統意義上的普世價值觀遭到質疑、曾經被邊緣化的文化開始主張世界文明多元性的背景下,文化相對主義的態度尤其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態度貫穿了整本書。作者愛拿日本的道德體系、行為準則、思維模式來和西方作比較,強調二者的差別,但從不貼上「優越」或「劣等」、「文明」或「野蠻」、「先進」或「落後」等標籤,尤其是考慮到當時美國社會中相當強烈的反日情緒,這種態度就更難得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絕對的文化相對主義恐怕只是一種幻想。在現實中,民族文化與意識形態往往是難以區別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會成為某一政權規避某些國際社會共同的行為準則的借口。例如,本書在後邊特彆強調的一般國民對等級制的信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屬於民族文化、多大程度上屬於意識形態的灌輸,換言之,這種社會心理學現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變?如果像作者一樣從等級制中尋找近代以來日本的對外擴張的原因,那麼是否意味著這種政治上的後果可以因為其文化上的原因而得到異文化研究者的寬容?事實上,作者這項研究的目的本身已經顯示出了混淆文化與政治的傾向。既然這項研究是為美國政府的對日政策服務的,這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單單停留在文化的層面。即使在文化的層面上,文化相對主義是可能的,一旦跨入政治層面,作者也會不可避免地要將論述建立在本國文化的優越性的前提下。因為向戰後的日本社會輸入美國式的民主價值觀就屬於美國政府的對日政策之一。戰後,日本確實走上了美國式的民主化道路,甚至連本書中作為民族文化現象來加以描述的一些行為或見解(比如對等級制的信賴),也被戰後的日本人斥為戰前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表現而加以排斥。
【正文】
在美國曾經拼盡全力與其作戰的對手中,日本人是最難以理解的。在歷次戰爭中我們從沒遇到過這樣強大的對手,他們的行動與思維方式與我們迥異到迫使我們不得不認真加以分析研究的地步。我們現在就像1905年的沙俄一樣,面對著一個不屬於西方文化傳統、但卻擁有強大的武裝且訓練有素的民族。在日本人那裡顯然不存在西方世界的那一套公認的基於人性的戰爭慣例。這樣一來太平洋上的戰鬥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島嶼登陸和後勤保障工作,而面臨著一個更主要的問題——了解對手的本性。要與之作戰,我們就必須了解他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