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本田宗一郎:本色駕駛員(2)
三、自覺引退「二線」
西田可以說是本田技研所的一名「元老」,是1950年進入本田公司的。他在公司里幹了30多年,先後擔任過公司幾乎所有部門的經理,再加上他精明能幹,足智多謀,因此被稱為公司里的「最高參謀」。
本田宗一郎曾這樣稱讚他:「除了本田技研所外,公司的計劃和體制,全都是西田一個人搞起來的。」
西田說:「30年來,是宗一郎和藤澤牢牢地吸引著我,這就是我一直在公司任職的秘密。」
宗一郎在1971年辭去了本田董事長的職務,其實是在聽取了西田的建議之後,自覺引退「二線」的。
一次,宗一郎和西田在閑聊。突然,西田說:「我覺得研究所的人都已經成長起來了,您是否可以考慮交班了?」
說完,西田自己也有些吃驚,覺得太唐突了,說出去的話,已經收不回來了。他戰戰兢兢地看著宗一郎的表情,唯恐他生氣。
誰知,宗一郎沉思了幾秒,居然高興地握著西田的手說:「嗯,你說得很對!我是該退下來了,謝謝你提醒我。」
「要不,我今天就把這個職務辭了?」宗一郎急匆匆地說。
當然,由於手續上的問題,這位急性子終究是沒有那麼快就辭掉職務。
提意見往往需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當面勸自己的頂頭上司「交差」,把權力主動讓出來,讓給年輕人,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氣魄的。生活中這種現象非常罕見。
而西田之所以敢這樣大膽,就是因為他清楚本田宗一郎的性格,他知道即使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大不了也是挨批,而不會被「穿小鞋」或是「炒魷魚」。
宗一郎這種自覺引退、毫不留戀權力的行為,後來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種優良傳統,一代又一代的領導班子都效仿宗一郎的做法。也正是因為如此,本田公司才保持了領導班子的年輕化,使得本田技研公司像初升的太陽,始終充滿著蓬勃的朝氣。
四、人走,「茶」依然熱
1973年10月,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同時宣布辭去本田技研所的社長與副社長、董事長與副董事長的職務,而將這一「寶座」讓給了毫無血緣關係的河島喜好。當時,宗一郎66歲,藤澤武夫62歲。
這在全球當時是一條重大新聞。
宗一郎雖然從社長和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他並沒有回家「養老」,而是繼續散發「餘熱」,仍想方設法回報社會,捐出巨資支持公益事業。
宗一郎細細回顧了自己幾十年來所走過的路,其中有成功的歡樂,也有失敗的沮喪;有順利時的心情舒暢,也有遇到挫折時的焦躁不安。總的來說,他覺得自己的這一生是成功的,是值得驕傲的。
他深切地知道:自己的一切成就,不光是個人的努力獲取的,更多的,是來自眾人的力量和智慧。因此,他決心繼續為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想到這裡,宗一郎非常興奮,他立即給藤澤武夫打電話:「有重要事情要和你商量,你過來一趟。」
半小時后,藤澤武夫來了。得知原委,他十分贊同宗一郎的提議。
「我們是汽車製造商,自然離不開汽車安全駕駛,要不我們將本田技研所原來設立的『安全駕駛推廣中心』加以擴大改組吧,我們成立一個財團學會吧,你我各出50萬股,怎樣?」
「好啊。」藤澤爽快地答應了。
兩人商定聘請原東京大學校長為首任會長,下設一個精幹的辦事機構,使這個學會能夠深入開展各種領域的科學研究。宗一郎本人和本田技研所每年都追加一筆數額可觀的款項。
幾年後,宗一郎又捐獻13億日元基金,設立「本田財團」,會長是曾任最高法院的院長下田武三。
宗一郎親自前往他家,把設立財團的宗旨向他做了說明。下田武三聽完后,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本田先生,你真了不起,拿出這麼多錢來辦公益事業。行,我願意出任這個會長。」
過了幾天,宗一郎又親臨下田寓所,鄭重其事地把聘書交到下田武三的手上。
本田財團每年都在世界各地設立學術研討會,同時設立「本田獎」,獎金100萬日元,用來獎勵那些對科學有重大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五、喪事一切從簡
1991年7月下旬,東京順天堂大學附屬醫院的手術室里,搶救本田宗一郎的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手術室門前擠滿了人,大家都焦急地瞅著手術室裡面。
不久,一位醫護人員走出來,說:「本田先生不行了。」
那一天是8月5日,本田宗一郎因肝功能不良而逝世,享年84歲。
日本大企業有個慣例,凡是公司的創始人或是社長、董事長逝世,都需要由公司出面辦理喪禮,俗稱「社葬」。
本田公司當時的董事長一再徵求宗一郎妻子兒女的意見:「要不要給社長大人辦理『社葬』?」
宗一郎的妻子含淚回答:「先生生前說過,死後一切從簡,絕不可辦理隆重的喪事,不要驚動任何人。我們要尊重他的遺囑。」
就這樣,宗一郎的喪事辦得相當簡單,沒有任何聲張,沒有驚動很多人。
為了替故人本田宗一郎答謝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本田技研所在他去世一個月後,才分別在總公司和各工廠舉辦了「答謝會」。
會場陳列了宗一郎生前的照片、創業時期的產品、賽車及汽車樣品,與會嘉賓無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這位偉人的輝煌人生。
宗一郎的兒子博俊深有感觸地說:「父親去世后,我才知道他是多麼的了不起。他從來不給別人添麻煩,他認為給別人添麻煩是對別人的侮辱,是自己的羞恥。他所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最大的遺產。」
這位偉大的企業家,就這樣從從容容地走了,帶著他無悔的一生,帶著他輝煌的業績,離開了這個他曾經拼搏了幾十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