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王和的故事
由於天色漸晚,王和又留守營地,如果再叫王和來這山崗辨認碑文,那估計天都黑透了。游志他怕又有什麼閃失。所以決定還是讓大家先回營地吃飯,明日早上再過來查看究竟!
話不多說,既然失蹤的小孩都已經全部找到,且也沒有受到什麼傷害,虛驚一場過後,大夥還是高高興興的一起回到營地享受著今天捕獵的成果。
今晚的飯食比起往常,那算是豐盛多了。游志抓來的王八和二狗抓來的蛇一起燉了鍋鮮湯,那隻大野雞也是上了火架,變成一隻香噴噴滋滋往外冒油的烤雞。還有那些抓的什麼魚啊,野兔啊,採摘的野果,野菜之類的。總之三千多人,人人都有鮮湯喝,人人都有野味吃!
這個晚上,估計是這群流民吃得最爽的一次了。
伙食再好,但游志還是心裡想著剛才的那塊篆文石碑!游志拿起剛才小孩給的青銅匕首。仔細地觀摩著。他發現上面竟然還刻著字。不過游志這個後世來的小子,確實是看不太懂這古代的文字,尤其是漢朝以前的。(漢朝時比較流行隸書體,這個游志還是看地懂的,但漢以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時的文字那就五花八門了,而且各有不同!什麼大篆,小篆,銘文,甲骨文,蝌蚪文,那簡直就是眼花繚亂!)
游志拿起匕首,給王和看了看。王和看后很是驚奇,連問這匕首從哪來的。於是游志簡短地把匕首的來歷複述了一遍。王和聽后,竟然也並沒有感到意外!
王和平靜地說道:「大帥有所不知!這把青銅匕首來自韓國(戰國的韓國)。匕首上的字正是一個「韓」字,只是這韓國被秦滅之後又歸於漢,所以,這韓國文字大帥是認不得的。」說完,王和不由得感傷了起來。
游志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王和看到匕首後會感傷。於是問其原由,結果才知道。
這王和祖輩乃是韓國貴族,由於秦滅六國后,韓國也是自然就消失了,連國家都沒了,那就更別提這國家裡的貴族了!這韓國的國都就是現在的陽翟縣,所以漢朝滅了秦朝以後。韓國人又陸陸續續地回到了陽翟縣,以此來懷念舊國。而王和這個韓國的貴族更是全族搬回陽翟縣來。但是國家都沒有了,那就更別提什麼特權了,所以王和家族也就慢慢地在這陽翟縣衰落了下來。到了王和這一代,除了記得自己是韓國貴族後代,學得一身文化知識以外,那也只是在陽翟縣當了一個小小的掾吏。
經過王和這麼一說,游志也是想起,在陽翟縣的檔案文集里看過這陽翟縣和潁川郡的歷史。這幾百年前的戰國時代,陽翟縣正是這韓國的國都啊!這韓國是個四戰之地,北面是魏國趙國,東面是齊國,南面是楚國,西面還有個強大的秦國。
這倒霉的韓國好像還是第一個被秦朝滅國的!別看這韓國弱小,可這韓國造出來的弩,那是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到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是異常鋒利,皆能「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別問為什麼游志知道這麼多,這全是那陽翟縣文檔縣史的功勞!
游志心裡這麼想著,於是拿起那柄青銅匕首,就往自己的鐵劍上一砍!
只聽見一聲金屬斷裂的脆響!
「果然是一柄利器啊!哈哈...」游志的那把生鏽的破鐵劍被砍成了兩截...
翌日游志帶著王和與孫二狗來到昨日小孩失蹤的那片柳林槐樹土崗。這時也才是上午八九點的樣子,但來到這片山崗處時,仍是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游志就納悶呢:「昨天那群小孩是怎麼找到這麼一個恐怖的地方,難到他們不害怕嗎?」(請原諒,這主人翁現在還很慫!)
不一會兒,三人就來到昨日那橫躺著的石碑面前。那石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長約兩米,寬約一米,通身發白,由於游志不認識碑身上的文字,所以今天特意換成王和來看。(游志一直以為這石碑上刻的是篆文,其實不是,戰國時期,篆文主要流行於秦國和周朝,而韓國有自己的文字,不過後來秦統一六國之後,這文字也就統一了,漸漸地,韓國字也就失傳了。)
沒有什麼懸念,這王和本就是韓國貴族的後代,要說現在沒錢沒勢那是真的!但要是論起這學識和才能,那倒是一點也沒落下。這就是貴族的傳承啊!----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經過王和對石碑地確認。
「韓國武烈公大將軍暴鳶之墓。」王和緩緩地念道。
「原來這山崗是一座貴族古墓啊!」游志這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這山崗種滿了柳樹和槐樹!」游志在後世讀書時,可看過一些當時很流行的陰陽算命抓鬼和盜墓之類的小說,這柳樹和槐樹乃是至陰之樹,常常會在這種小說中出現,所以游志剛才會有此一說。
這件偶然的事情,突然又打開了游志的另一門心思。
話說袁紹打算攻伐曹操時,叫陳琳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這文中說曹操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曹操大業草創,為了解決軍餉錢糧的問題,在自己軍中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等奇特的官職,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四處搜尋古代墓穴。然後把這些墓穴挖開,盜走墓中金銀珠寶和貴重物品,但是這些人的「售後」能力太差,竟然直接把人家墓主人的遺體暴露在野外。
雖然這是曹操政敵寫地詆毀性質的文章,內容也是真假難辨。但以曹操這種雄才大略和姦雄的氣質,估計做出這種事情的可能性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既然這山崗是一座韓國大將的墳墓,估計裡面應該有不少陪葬品啊!要不,也像曹阿瞞同志學習學習,暴殄天物可是個不好的壞習慣!」游志心裡想著。
於是游志笑著對王和說道:「仲啟啊!不知道這大將軍暴鳶是何人也?」
王和侃侃的說道:「暴鳶乃是我韓襄王時期的大將軍,傳說暴鳶身長九尺!」
周代,一尺合今23.1cm;九尺為207.9cm
秦時,一尺約23.1cm;九尺為207.9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九尺為192.15cm——21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九尺為217.98cm
王和:「大將軍暴鳶身長九尺,力有千斤,每戰必定身先士卒,大將軍一生參加過的戰役數不勝數,如垂沙之戰、伊闕之戰、救魏戰役。韓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9年),暴鳶與齊國將領匡章、魏國將領公孫喜共同攻打楚國的方城,並擊敗了楚軍,還俘虜了楚國的將領唐昧呢!大將軍一生以勇猛著稱,最後封為武烈公。」王和說完后感慨萬千,似乎又找到了當年戰國七雄之一韓國鼎盛時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