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南下(3)

第一百三十一章,南下(3)

就在黃自得佔據襄陽的同時,在遙遠的北方,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也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大昭朝廷再也沒有財力支持洪演和他的十多萬大軍在那裡一寸一寸的磨著前進了。崇德皇帝先是給洪演下了七八道聖旨,要求他儘快給錦州解圍;在發現洪演依舊動作緩慢,每日里總是報上一些「擊退韃子,沒有斬首」的捷報之後,再也忍不住了的崇德皇帝便給洪演派去了一位叫做張天石的監軍,而這位監軍的唯一任務就是,代表皇帝,督促洪演全力進攻。

洪演知道,韃子中的精銳的戰鬥力其實和大昭官軍中那些總兵們的家丁差不太多。如果只是小規模的戰鬥,其實大昭官軍倒是不會吃太大的虧。但如果大規模決戰的話,韃子軍隊平均戰鬥力更強的優勢就會非常明顯。而且幾十年來,韃子對官軍百戰百勝,使得官軍從上到下,都對韃子充滿了恐懼。若是這種恐懼感一直存在的話,到了戰場上,官軍就會未戰先怯,甚至不用打,就會兵敗如山倒。而洪演此前一直緩慢推進,並不斷地和韃子進行小規模的戰鬥,為的就是要通過並不太吃虧的小規模戰鬥一邊漸漸地提升自己的軍隊的戰鬥能力,磨合指揮組織,另一邊也逐漸的消除掉那種對韃子的非理性的恐懼。在洪演看來,錦州城中還有足夠的糧食,目前情態並不危急。通過小規模的戰鬥,靠著陣地攻防,慢慢的磨掉官軍對韃子的恐懼,而且讓韃子多流一些血。雖然如今他手中的軍隊人數並不比韃子多,即使是小規模的陣地攻防作戰,在防禦的時候,能夠得到防禦設施的加成,在攻擊的時候,也有著攻城器械上的技術優勢的情況下交換比仍然居於劣勢。但洪演卻知道,韃子人口太少,幾乎所有的青壯全在這裡了。若是以這樣的交換比對著流血,韃子是撐不住的。

當張天石到了軍營中的時候,洪演和他見面之後,便將這些想法和張天石交了個底,並且道:「張大人,當年大凌河的時候,我軍急於解圍,結果援軍都被韃子各個擊破,我軍損失慘重,大凌河城還是一樣丟了。如今我們斷不能重蹈覆轍。我軍經過這近一年的磨礪,戰力大有起色,韃子積累下來的傷亡,也很是不小。若是再持續一段時間,韃子就難以支持了。此時還是要以穩妥為上呀。」

但張天石聽了,卻冷笑道:「洪總督,聖上將天下的精銳,全都交給了總督,又空天下之財來支撐總督,可不是為了讓總督在這裡和韃子慢慢相持的。如今流寇猖狂,連續攻陷重鎮,殺害親王,朝廷卻拿不出軍隊來鎮壓。總督也知道,你在這裡相持,每日都要消耗大筆的錢糧。這些錢糧從哪裡來的?自然是從朝廷那裡來的。朝廷的錢糧從哪裡來的?自然是從地方上徵收上來的。但是流寇橫行,地方糜爛,朝廷哪裡還有錢糧像洪總督你想的那樣『以長策取勝』?韃子固然難以支持,難道朝廷就還支撐得住?洪總督,我實話告訴您,朝廷的錢糧已經空了。除了總督大人手中囤積著的那些之外,從現在開始,朝廷一粒米,一兩銀子都不會再撥到這裡來了。」

洪演聽了,大驚道:「如何能這樣?本官手中的糧草物資不過只能支撐一個月而已。若是朝廷斷了糧草,這十多萬大軍就要不戰自潰了!」

「若是再拖延下去,不戰自潰的就不是總督大人手中的這十餘萬大軍了,而是整個朝廷。」張天石冷笑道,「等整個朝廷都不戰自潰了,總督大人就算磨死了韃子,又有什麼用?又是替誰磨死的呢?本官這次來,皇上和陳尚書都和本官交過底了:朝廷不能讓總督手下的這十萬人拖死。」

最後的這句話,張天石是用非常平靜,甚至是低沉的語調慢慢地說出來,聽起來輕飄飄的,但惟其如此,才更讓人毛骨悚然。洪演一聽,立刻就明白了,在朝廷那邊,自己和這十餘萬軍隊,已經近乎是棄子了。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直接將大軍召回?」洪演道。

「皇上和朝廷自然都希望大軍能回去。」張天石道,「但是十餘萬大軍,出征逾年,卻無功而返,這個責任,到底該誰來承擔呢?總督大人難道還想讓皇上來背這個黑鍋不成?當初皇上問總督大人,錦州之事該如何處置的時候,總督大人是如何說的,總督大人該不會忘了吧?」

洪演聽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老實說當初錦州圍城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對於事情的嚴重程度,洪演是有些估計不足的。他那時候只知道,錦州城中儲備充足,而且錦州城防堅固,卻並不覺得韃子能長期堅持,所以對此也並不是特別擔心。甚至還一度只以為是韃子要藉機來搶一搶錦州附近的那些莊園。因此當崇德皇帝詢問他,能不能救錦州的時候,他是很樂觀的表示能救的。

再到後來,發現情況不太對了,他就不停的表示兵力不足,需要增兵。這裡面有沒有故意要高價,好讓皇帝知難而退的意思呢?可惜,皇帝卻真的拼盡了全力,給他集中起了整個天下最精銳的部隊,以及最多的糧餉。到了如今,你卻告訴皇帝,說這仗沒法打了,你要撤回來,黑鍋要皇帝來背?這怎麼可能!崇德皇帝從來就不是一個寬厚的君王,真以為他不敢殺你全家?

「總督大人,如今之計,也只有拚死一戰了。」張天石又接著道,「就算最終敗了,沒能解圍。至少大戰一場之後,韃子也能消停一段時間。」

這話的意思洪演也聽得明白。那就是說希望通過一場大戰,給韃子也造成不小的傷亡,讓他們短時間內無力再戰,以便給朝廷贏得喘息的時間。這就像後世的泰西,有一位著名的海軍提督,在面對一場主力決戰的時候,這樣解釋他選擇冒險決戰的原因:即使我們戰敗了,相當一段時間之內,他們也無能為害了。我們就為祖國贏得了很長時間的行動自由。

但是洪演並不甘心就這樣「為國犧牲」,他便又道:「可是朝廷已經堅持了這麼久了,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

張天石看了洪演一眼,搖了搖頭,道:「洪總督,皇上和朝廷的意思,下官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總督大人自行斟酌吧。」

說完這話,張天石便站起身來,洪演便也跟著站起身來。張天石向著洪演拱了拱手,道了聲「攪擾了」,便走了出去。

「老爺,這人真是好生無禮。」等張天石走了,洪演身邊的一個老僕人忍不住這樣道。

「唉!」洪演卻長長的嘆了口氣,「他是料定我今後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

……

第二日一早,洪演便將手下的八個總兵都叫到了一起,告訴他們朝廷的再次催促他們進軍的消息。

「諸位將軍,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在介紹完了朝廷的意思之後,洪演便這樣問道。

幾個總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有個人站了出來,拱手行禮道:

「總督大人,我軍戰力本來就不及韃子。靠著步步為營,還勉強可以和韃子一戰。若是輕易決戰,只怕全軍都危險了。」

洪演一看,卻是寧遠團練總兵吳長波。吳長波乃是錦州祖總兵的外甥,在遼東軍中,一直以驍勇善戰出名。在此前的戰鬥中,他立下的戰功也是最多的。如今見他都站出來反對,其他的那些總兵便也一個接一個的站出來表示這一仗不能打。

大同總兵王朴便跟著道:「總督大人,這是亂命呀!朝廷中的那些大人們,躲在京師里,哪裡知道我們這裡的難處?」

「就是就是,只不是要我們去送死嗎?」密雲總兵唐通也附和道。

洪演見大家紛紛反對決戰,只有東協總兵曹化龍默不作聲。

在此前的戰鬥中,曹化龍的戰功僅次於吳長波,卻也是洪演最為倚重的大將。如今見他不說話,洪演便問道:「曹總兵你怎麼看?」

曹化龍見洪演點了名,便道:「朝廷是什麼考慮,末將不知道。想來朝廷或許也有他的難處。末將覺得與韃子決戰的時機還沒到。不過末將一切都聽總督大人的。」

洪演聽了,點點頭道:「決戰的事情,朝廷決心已下……」

……

而在襄陽,黃自得僅僅停留了一天。他將田秀成和五千多兵馬留下來駐守襄陽,便帶著其他的部隊,沿著漢水南下了。一天之後,黃自得所部在沒有遭到抵抗的情況下,佔據了宜城縣,縣中父老,簞食壺漿而迎,黃自得也下令諸軍嚴守軍規,不得騷擾百姓。又使賀掌旗留下來據守宜城。又過了兩日,黃自得所部的偵騎抵達鍾祥城下,鍾祥守軍頓時便棄城而逃,鍾祥也不戰而下。此後的情況也與這類似,一路上的各個州縣,都沒有誰真正認真的進行了防禦。不過十日後,黃自得就站在了漢陽的城牆上。而左梁宇則帶著他的人逃到了長江對面的武昌。靠著湖廣水師,和黃自得所部對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道征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人道征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南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