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興奮的張老頭
看著院子里到處都是雜草,張有礦的媽媽忙拿起掛在新油坊大門裡面東邊牆上的鋤頭開始鋤草,然後張有礦的奶奶,則跟在自己兒媳婦後面將雜草收集到竹筐裡面。
張有礦拉著自己爺爺的手,來到榨油作坊裡面。
「爺爺,這一套機器,是咱們的了。」
張治農頗為激動,連連點頭:「這就是韓家勝買的新機器啊,好,好,好。」
這位老農親切得撫摸著鐵疙瘩機器,就好像撫摸自己的孩子一樣欣慰,又好像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的孩子一樣開心。
「大孫子,你知道嗎,想當年你爸爸的爺爺,也就是我爸爸,靠著這個油坊,在咱們整個鋼城縣這邊,不說是首富,前三名肯定是跑不了的。現在這油坊又回到咱們張家手裡了,以後咱們的好日子啊,又要來了。」
張有礦曾經聽過很多次有關自家當年如何風光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出自自己爺爺之口,有些出自村裡那些有年紀的老人之口。
有人說當年張有礦的祖上是當地有名的富商鄉紳,是全村尊重的人家。
油坊,是老張家的圖騰,是老張家當年在寨子村輝煌的象徵,也是張治農一輩子心心念念的相思。
而現在,這相思成真了,張治農的激動,是根本無法掩飾的。
「爺爺,現在咱們把油坊買過來了,然後接下來將原先那些在油坊裡面幹活的師傅都叫回來,接著就開工打油。」
老油坊裡面,一般稱呼榨油的過程叫打油。
在老式木質的榨油設備裡面,都是將木楔打進木榨裡面,擠壓花生餅出油,這個過程自從宋朝開始出現木榨以來,一直被稱作打油。
「好,好,好,大孫子,你比你二叔,可是強多了,好,好。」對於自己的二兒子不肯拿錢買油坊這件事,張治農是耿耿有懷的。
張有礦看到自己爺爺用手擦眼眶,忙問道:「爺爺你怎麼了?」
「眯眼了,哎,怎麼就眯眼了呢?」
張治農用力得擦了擦眼睛,使勁睜大眼睛,彷彿需要再確認一遍眼前的情況是真的,而不是做夢。
「孫子,打油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良心活,現在這油坊又是咱們老張家的了,咱們得好好乾。」
張有礦轉了下眼珠子,忙問道:「爺爺,你年輕那會兒打過油嗎?」
「咋沒打過啊?咱們的油坊,是56年的時候充公的,再過三年你爸都出生了。那時候我二十齣頭,在油坊裡面啥都干,選料、炒料、打樁等等的,你爺爺我樣樣都拿手。」
然而張有礦卻皺起了眉頭,忙問道:「爺爺,咱們家那時候那麼有錢,我老爺爺為什麼沒有供你去上學啊?你要是考個黃埔軍校什麼的,咱們家不就早發達了?」
前世的時候張有礦在學業上面是個標準的學渣,座位最後一排,上課睡覺看小說也沒有哪個老師懶得理的主兒。在別人眼裡,對於張有礦來說,到學校裡面跟度假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對於上大學,張有礦卻是相當嚮往的。並不是說他對知識多麼渴望,而是對於大學裡面那種號稱成人幼兒園般的生活的嚮往。
可以認真投入但是不用考慮什麼負責任的談幾段戀愛,可以正大光明得花父母給的錢,一周沒有幾節課,考試的目標只不過就是及格……
總之一句話,上大學的快樂,在自己那些同學的嘴裡,張有礦聽過無數次,但是卻從來沒有嘗試過。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珍貴的。
聽了自己孫子剛才的問題,張治農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爺爺我哪裡有什麼學習的本事啊,你老爺爺倒是供我上了四年私塾,可是我上學路上就跑了,根本不願意去聽先生講那些聽不懂的古文。我那會兒啊,最喜歡的就是到油坊裡面玩兒。後來你老爺爺看我也不是個學習的材料,就讓我到油坊裡面來幫工。我從十二歲開始,就整天得在打油屋子裡面幹活,看著黃澄澄的花生油從油槽裡面流出來,我這心裡就高興得跟吃了蜜一樣啊。」
張治農是榨油方面的榨油方面的專家,下一步張有礦打算把爺爺給請到油坊裡面來,當個顧問。
「爺爺,那以後你把你的山羊都賣了,然後到我的油坊裡面來,指揮著我的工人們打油,怎麼樣?」
「好,我不光能指揮,我還能幹得動呢。」
張治農對於木榨是很熟悉的,然後眼前的半自動的機器設備,雖然說並沒有見到過,但是很多地方跟木榨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很快也就弄明白了這個機器的工作原理了。
「有礦,打油,最辛苦的就是打樁。你看這個機器,這裡是出油的,這邊一通電,這個千斤頂就會往下壓,這油就能榨出來了,要比原先打樁省事多了,而且這花生粕里殘留的油也少得多。不過唯一的缺點呢,可能就是這樣打出來的油,不如用傳統的木榨打出來的油香。」
「爺爺你說的我完全贊同,用古老的木榨打出來的油,確實比這種機器榨出來的香。我都還記得我小時候吃的用老油坊那邊木榨打出來的油炒的菜,要比1993年以後韓家勝買了機器之後打出來的油炒的菜香的多呢。」
張治農嘆了口氣說道:「只不過木榨打油太費人工,效率也低,用木榨打油開油坊,現在是根本不賺錢的。」
人工成本,在傳統油坊裡面是重要的成本之一,後來隨著小型榨油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然後原先一二十個男勞力才能完成的木榨打油工作,現在只需要兩三個人就能榨出油來。
不過,買下新老兩個油坊,對於古老的木榨打油工藝,張有礦卻有自己獨特的打算,不過他心裡的打算還不算成熟,所以暫時也沒有跟父母說起來。
到1956年的時候,全國木榨保有量大約在15萬套左右,然而到2002年的時候,全國上下能有一兩萬套木榨就不錯了。
大多數的木榨,都被人認為是過時的東西,砸壞之後,當了柴火。
別人看不到木榨背後蘊藏的巨大財富,不過張有礦卻看得到。
想起了木榨,張有礦忙對自己爺爺說道:「爺爺,咱們到老油坊那邊去看看吧。」
「好!」
老油坊,那裡才是張家油坊真正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