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講價
夏氏見這個丫頭頗有氣勢,想著主家家勢肯定不低。便不想去,更不願意讓夏離去。可夏離已經高高興興答應了,她也只得跟上去。
幾人上樓來到一個包廂,裡面裝修雅緻,圓桌前坐著一位十二、三歲的漂亮姑娘和一個七、八歲的漂亮小公子,他們背後還站了幾個丫頭婆子。
曾清清和曾理璋剛才在二樓護欄處遠遠看到幾個碗里的冰粉,雖然看得不算太清楚,但聽到了夏離的解說和周圍人的讚歎,急得不行。曾清清不好去一樓看熱鬧,就讓丫頭把那些冰粉端上來。
幾個碗盤往桌上一擺,曾家姐弟也是驚艷不已。曾理璋伸手拉過那碟「三劍客」,拿起勺子就想吃。
何掌柜和一個婆子趕緊勸道,「四少爺不可,這東西來歷不明。」
曾理璋不高興地說道,「何掌柜都能吃,小爺怎麼不能吃?」
夏離笑道,「我們是良民,來做生意的,怎麼敢害人。」
曾理璋已經不管不顧地吃起來,他很快吃完一碗,又把那碗「全家福」拉去面前吃起來。還對曾清清說,「二姐姐快吃,真的極好吃,又解暑。」
曾清清見了,也開始吃那碟最漂亮的「紅粉佳人」,吃了幾口,便抬頭說道,「倒是爽口滑嫩,冰涼香甜。」
她吃完了「紅粉佳人」,就不好意思再吃了。見弟弟又要吃第三碗,忙勸道,「別都吃光了,給劉表哥留一碗。」
曾理璋說道,「小盆里還有,少不了劉表哥的。」
曾清清道,「不管什麼,吃多也不好。」便把剩下的那碗賞給一個有體面的婆子了。
又問夏離道,「這東西真的開胃健脾,老少皆宜?」
夏離笑道,「回姑娘的話,做冰粉的食材有那種藥效,冰粉當然有這個功效了。」
曾清清說道,「我祖母年事已高,又苦夏,這冰粉消暑解渴,倒是可以給她老人家吃一點。」又問,「你們做生意,怎地不去集市賣,卻來了這裡?」
大戶人家的姑娘不懂稼穡,不知道還有賣方子這一說。
夏離笑道,「我們是想來酒樓看看,若是得何掌柜青眼,就把這個方子賣了。」
何掌柜還沒說話,曾理璋就搶先說話了,「何掌柜,這冰粉得了小爺的青眼,買了。回省城給我祖母做了吃。」他心裡很是鄙視這個鄉下丫頭,看著漂漂亮亮一副精明相,卻沒有一點眼力見兒,何掌柜也要聽小爺的,連這點都沒看出來。
曾清清也笑著點了點頭。
何掌柜一開始就想買來著。他本來想壓壓價,但兩個主子這麼一鬧騰,多壓些價是不可能的了。便問夏離和夏氏道,「你們想賣多少錢?」
之前夏離和夏氏商量過,賣八十兩銀子。之所以定這個價位,基於兩點。
因為蘭燈籠籽這種原料太便宜,冰粉又太美味,這種生意可以說是一本萬利。而且,蘭燈籠籽做冰粉,她們是第一家,也算開創先河。若她們母女自己做這個生意,沒有人攪局,辛苦些,只今年暑季幾個月至少能賺一百兩銀子,還計算進了雨天生意慘淡的情況。
這麼算來,她們的方子最少也應該賣一百兩銀子。
但夏離也有自知之名,她們是弱勢群體,跟財大氣粗的商家不對等,自然不敢喊高價。所以,就定了八十兩銀子。
夏離見現在有了一個偏幫自己的小助力,想著價錢能不能再提一提。不過,她也不敢冒然喊價。便笑道,「不知何掌柜願意給個什麼價。」
何掌柜想了想,笑道,「這東西得了我們姑娘和少爺的青眼,就給個高價,四十兩銀子,怎麼樣?」
真是無商不奸!
夏離不置可否,笑道,「剛剛我看你們酒樓的五香滷肉賣七十文一斤,我猜肉和調料、師傅的手藝、柴伙就有可能佔去一半以上的價錢。而且,只要是酒樓,就都會有滷肉賣。而這個原味冰粉,若一碗賣六文錢,食材卻連一文錢都花不到。放其他的佐料會多花一點錢,再把冰粉價格相應提一提,食材也只佔總價錢的十之一、二。這種冰粉只此一家,暑季肯定好賣。不說酒樓里,你們就是在酒樓前搭兩張桌子專賣這種甜湯,即使每天只賣二百碗,至少也能賺一兩五錢到二兩銀子。只在炎熱的夏季賣,三個多月的時間就能賺一百五十兩至二百兩。我說的是最低盈利,若是做的好,賣去省城、府城,乃至更多的地方,翻幾番都有可能。」
說完,就眼巴巴地看著何掌柜。
何掌柜還不太相信地問,「什麼食材,價錢居然那麼低廉?」
夏離神秘地笑道,「就是這麼低廉,小女子不敢亂說。」
曾理璋急了,想說話,被曾清清拉了拉,示意他稍安勿躁。曾清清很新奇這樣的小姑娘,想再看看樂子。
何掌柜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這麼好,就六十兩銀子。」
曾理璋實在忍不住了,說道,「我爹天天在罵奸商逐利,小爺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這個小娘子說咱們能賺那麼多銀子,你卻只給人家六十兩。我要回去告訴我爹,你壞了他的官聲了。」
何掌柜被說得老臉通紅。躬身道,「四少爺,每天能賺那麼多錢,也只是這個小娘子的預計。到底能賣多少,現在小的也不知道。」
夏離感激地看了一眼「吃裡扒外」的小正太,又說道,「我和我娘孤兒寡母不好天天來縣城賣冰粉,又怕有強人強索方子,就想著不如把方子賣了。我娘說溢香酒樓信譽好,不客大欺主,我們就來了這裡。你們酒樓家大業大,若保密做得好,多做兩年獨家生意,再多設幾個賣點,賺的肯定比我說的還要多。」
何掌柜見小少爺著急地瞪著他,生怕人家不賣方子了,又想了想,咬牙說道,「若做冰粉的食材真的那麼低廉,就給一百兩。怎麼樣?這可是天價了。」他本來想說八十兩,怕挨罵,只得一下提到一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