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賦稅
歷朝歷代,有不少統治者都看到了佛門勢力惡性膨脹的弊端,或多或少都採取了措施來限制佛門的發展,那為何只有「三武一宗」滅佛留名青史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其餘的統治者為了防止社會動蕩,都是採用比較溫和的手段來限制佛門的發展,而「三武一宗」卻是直接採用暴力手段,動用千軍萬馬,高舉屠刀,誰敢反抗就一刀砍下去,不留半點情面……
面對溫和的手段,佛門還能陽奉陰違,但面對暴力手段,佛門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不然呢,你還想聚眾造反不成?
歷史上,宗教聚眾造反的例子不是沒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就是由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發動的,那句著名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是他喊出來的。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起義約十個月後,黃巾軍主力就被官府與豪強聯合鎮壓了,張角病死了。而在起義失敗后,太平道也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佛門現在的勢力能與東漢末年的太平道相提並論嗎?很遺憾,答案是不能!
既然無力反抗,那就只能求饒了,凡象寺主持略加斟酌之後,就開始了拯救佛門的計劃。
首先是要派人前往各地寺廟,用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各寺的主持、方丈與自己同舟共濟,只要佛門內部能夠團結起來,就算不能反擊,最起碼也可以自保。
其次,請各位得道高僧出面,遊說與佛門交好的權貴,希望他們能聯合在柴榮面前施壓,停止朝廷的滅佛計劃,並允諾事成之後必有厚報!
…………
皇宮,御書房。
柴榮翻看著奏摺,看著這上面的一個個名字,以及後面的數字,臉色逐漸沉了下來。
李景裕站在一旁,說道:「陛下,臣這次共拆除大小寺廟一十五座,從廟中搜出的財物,摺合銅錢共計一百五十八萬貫……」
柴榮看著他,問道:「十五座寺廟,就有一百五十八萬貫,那這京師內外大小寺廟數百座,得有多少錢啊?」
李景裕答道:「這其中的六十三萬貫,都是從凡象寺中找到的,京師內外規模與凡象寺相當的寺廟可不多……」
「那還真是可惜呀!」
柴榮揉了揉眉心,忍不住又看向那奏摺上的數額,喃喃道:「朕還想著這次能有筆不小的橫財呢……」
俗話說的好,兔子被逼急了還會咬人呢,何況是底蘊深厚、信徒眾多的佛門,面對著這殘酷的打壓,凡象寺住持出面,聯合大小寺廟數百家,帶著和尚、信徒數千人,氣勢洶洶的來到了汴京城……
當然了,給他們個膽子也不敢到皇宮門前鬧事,他們的目標直接對準了李景裕、張永德、李重進這些負責實行滅佛計劃的人。
這些和尚就圍坐在他們的府門外,也不與他們府上的侍衛發生衝突,直接就是絕食靜坐,以自己這數千人的性命作為威脅的籌碼。
朝堂上,一些信奉佛教,或者是同情和尚們的大臣也紛紛上書勸諫柴榮要見好就收、得饒人處且饒人!
面對朝野上下的反對之聲,柴榮硬是頂住了壓力,繼續推行滅佛計劃,並放出了狠話:「朕聞佛志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
皇帝陛下連「捨身濟民」這樣的狠話都說出來了,群臣還能說些什麼,只能閉門謝客,再也不與佛門來往了!
當然了,柴榮也不是只會說空話的人,在李景裕、范質、王溥等人的建議下,柴榮直接下詔,減免全國三年的田賦!
在這一時期,稅和賦是分開收的。
賦一般是指田賦,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田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你種了國家的土地,那就要交田租。哪怕是你有證據證明那塊土地是你祖宗一代代傳下來的,你也得向國家交田租!
稅的名目就多種多樣了,有人頭稅、土地稅、車船稅、牲畜稅……鹽、鐵、酒、木材稅等等,地方官員更是巧立名目,額外增收各種苛捐雜稅!
而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不收賦了,還可以收稅啊!
稅收已經足夠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對朝廷官員也沒有半點影響,而減免的那一部分田賦也可以在佛門這裡找回來,甚至綽綽有餘。
更關鍵的是,此舉既不觸及官僚集團的利益,又可以獲得百姓的愛戴,將民心士氣牢牢的握在柴榮的手中,可謂是一舉多得。唯一受損的也就只有佛門這個冤大頭了!
而失去了民心的支持,佛門自然也就無法煽動百姓聚眾造反了!沒有了人數上的優勢,光憑佛門的那幾千蝦兵蟹將,根本就不會是朝廷的對手!
於是在後周皇帝柴榮的親自主持下,國家機器隆隆開動,汴京、洛陽、長安、徐州……都展開了滅佛活動,數月之間,拆毀寺廟三萬三百三十六座,被強制還俗的僧尼達百萬之眾,抄沒廟產不計其數,佛門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經此一役,後周境內僅存寺廟二千六百九十四座,不到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