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第795章

而在關於觀音菩薩與善財童子的佛家淵源,《善財龍女寶卷》中則有不同於《嚴華經》的敘述。

它講述了觀音招納善財龍女為侍者的故事,其中善財在洞窟中被觀音試心,在與蛇女的論道中堅持善德,最終被救后成為侍者。

佛教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作者塑造紅孩兒的靈感之源,因而在《西遊記》中有了觀音與善財童子的故事,第四十三回中:

只見他丟了槍,一雙手合掌當胸,再也不能開放,至今留了一個觀音扭,即此意也行者聞言,歡喜叩別。

那妖精早歸了正果,五十三參,參拜觀音,且不題善菩薩收了童子。

由此,善財童子這個名號對紅孩兒而言,是他開始修身進入佛門的標誌。

同時,這一名號結合了佛教經典教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了這一佛經本源人物漢化的象徵。

因為作者在《西遊記》中以生動的情節進行刻畫,使這一人物廣為流傳於各階層民眾之間,也使普經論道由艱澀轉為通俗從而被民間廣泛接受。

至於三昧真火的話,需要說明,三昧真火在《西遊記》中是紅孩兒的主要法術,法力之強大,令人驚嘆。

像是在《西遊記》中寫到:

那妖魔捶了兩拳,念個咒語,口裡噴出火來,鼻子里濃煙迸出,閘閘眼火焰齊生。

那五輛車子上,火光湧出。

連噴了幾口,只見那紅焰焰、大火燒空,把一座火雲洞,被那煙火迷漫,真箇是熯天熾地那妖怪見行者來,又吐上幾口,那火比前更勝。

好火: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紅。卻似火輪飛上下,猶如炭屑舞西東。

這火不是燧人鑽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鍊成真三昧火。

五輛車兒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

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長空萬物榮。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鎮西方第一名。

其中寫到此火為紅孩兒為施展法術先布五行車陣,通過捶鼻、念咒、吐火來完成。

孫悟空無力招架,請來龍王施雨仍然無濟於事,落得十分狼狽深受其害,只好請來菩薩降服他。

由此而見,三昧真火的法力非一般火力所比,有著非常特殊的實行條件和威力巨大的攻擊效果。

追其根源,如同「紅孩兒」與佛教的關係緊密,「三昧真火」也與佛教和道家兩大家有著不解之緣。

1.三昧真火之「三昧」

「三昧」即定,梵文samadhi的意譯,亦譯為「等持」,音譯「三摩地」。

這是佛教名詞,謂心專註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佛教以此作為取得確定之認識、作出確定之判斷的心理條件,也有著念佛三昧的說法。

比如在《觀無量壽經》曰「現身中得念佛三昧」,「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此後隨著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三昧」也有了更為廣泛的意義,包括對某事深有造詣或悟解其奧,可以說「深得個中三昧」。

如《宋史·李之儀傳》:「之儀能文,尤工尺牘,(蘇)軾謂之刀筆三昧」。

佛道兩家中對三昧及三昧真火的含義大相徑庭,這與所處時代背景不無關係。

當時在三教合一的思想浪潮之中,佛道兩家的神坻被人們共同崇拜的流行趨勢日益強盛。

從而,佛教文化與道家文化的廣泛融合影響了《西遊記》創作的各個方面,三昧真火正是其中之一。

在《西遊記》第二十一回,唐僧師徒路經黃風嶺,孫悟空被黃風怪一陣妖風吹得害了眼病,被護法伽藍的「三花九子膏」救助而愈。

這其中提到黃風怪的妖風叫做「三昧神風」,這風「能吹天地暗,善刮鬼神愁。裂石崩崖惡,吹人命即休。你們若遇著他那風吹了呵,還想得活哩!只除是神仙,方可得無事」。

其中也包含著「三昧」之意。

此外,三昧真火乃紅孩兒三百年坐山修鍊而成,是他修鍊法術的最終成果。

然而他並未真正「深得個中三昧」,反而心魔深種,罪孽重重。

最終三昧真火被觀音菩薩凈瓶中的甘泉水漿所克,正是應對了道家五行中水可滅火之理。

心魔未除,紅孩兒依舊不嚴不饒,觀音菩薩用蓮花座和緊箍咒將他徹底降伏,從而放下屠刀,誠心修行。

以道家為五行法術之源,將佛教思想用於除去心魔,這兩者相輔相成的關係反映出紅孩兒與三昧真火的實質含義,表裡融合,佛道兩兼。

其次是三昧真火之「真火」。

道教陳摶老祖認為真火有三,心者君火也,其名曰上昧;腎者臣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

聚焉而為火,散焉而為氣,升降循環而有周天之道。

《道樞》卷七《水火篇》「至遊子曰:人身有三昧之火焉。一曰君火,是為上昧火,其心是也。二曰臣火,是為中昧,其腎是也。三曰民火,是為下昧。其膀胱也」。

兩者語義相同,「三昧真火」由人體不同器官而來,分上中下三等,並無法術之意,與道家的修身煉丹為同道。

在《封神演義》中關於五火七禽扇的描述中就有相關記述:

道德真君忙取五火七禽扇一按,此扇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五火合成;此寶扇有鳳凰翅,有青鸞翅,有大鶴翅,有孔雀翅,有白鶴翅,有鴻鵠翅,有梟鳥翅,七禽翎,上有符印,有訣。

後面有詩,單道此扇好處:五火奇珍號七翎,燧人初出秉離熒;逢山怪石成灰燼,遇海煎乾少露零。

克木克金為第一,焚梁焚楝暫無停;王奕縱是神仙體,遇扇掀時即滅形。

在《西遊記》第五車合五行的布陣施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三昧真火」與道家的淵源。

「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五輛小車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這正是五行學說之本。

雖然陰陽五行之說與以老莊為本源的道家思想不同,但在以道家文化為本源發展而來的道教十分喜好以煉丹這種方法達到修仙的目的,因此陰陽五行學說成為他們用以煉丹的根據。

特別是在儒釋道兼具的元明清思想合流時期,不難看出,《西遊記》眾多回目中涉及到布陣施法也是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啟發。

但在《西遊記》其他回目中,同紅孩兒一樣施法但需集體群攻的戰術並不多見,由此而來,「三昧真火」也是在諸多妖怪的法術中是獨具特色的。

除施法布陣以外,作者也十分注重對紅孩兒「火」屬性的突出,如他所用武器為火尖槍,所住之處為山枯松澗火雲洞,色彩上也多用紅色來映襯。

文中開始便用「紅光」著筆,暗示紅孩兒。

例子有「師徒們正當悚懼,又只見那山凹里有一朵紅雲,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一團火氣」,「卻說紅光里,真是個妖精」。

「卻說那孫大聖忽抬頭再看處,只見那紅雲散盡,火氣全無」。

「妖怪,即散紅光,按雲頭落下,去那山坡里」,「他抖一抖身軀,脫了繩索,又縱紅光,上空再看」。

「卻說那孫大聖抬頭再看,只見那紅雲又散,復請師父上馬前行」。

「紅光」即紅孩兒,從它出現到消散,前後三次,文中沒有直接刻畫他縱雲之態,卻能從這種變化上暗示出他異常靈活、善於變化。

此外,「紅」之意還與火相關,紅孩兒的火雲洞,三昧真火都與此相呼應。

還有就是關於如意真仙的分析了。

如意真仙在《西遊記》第五十三回「禪主吞餐懷鬼孕,黃婆運水解邪胎中」出現,認為他為牛魔王家族成員之一,以下對是對如意真仙的身份釋義和形象的分析。

他是一個妖道形象,而《西遊記》中有關於道教文化的內容有很多,這和道教文化在中國的廣泛流傳密切相關。

在唐僧師徒所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中,所描述道觀中的道士更是各具特色。

作者對這些道士的刻畫深入人心,特別是對於那些急於求仙、虛偽狂妄、借道害世的妖道形象描寫更是入木三分。

車遲國的三位國師、烏雞國的全真道人、比丘國之國丈、黃花觀的白眼魔君等均是「妖道」這一類別。

「妖道」通常的特徵是以道士之形象出現,實則是妖魔,為的是達到成仙或其他目的。

長生不死,是道士修行的目的之一。

在第二回中孫悟空說出了他求仙正是為了「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在為師試探他學藝之時,他更是直接指出別的不學,而求長生不老。

許多妖怪包括妖道,為了吃唐僧肉不惜千方百計粉身碎骨,原因就在於唐僧「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

比丘國的國丈與黃花觀的白眼魔君都是有著此類目的妖道。

除追求長生之外,他們同時也為了滿足自己慾望。

不論是權力的慾望還是成仙的慾望,都是作者對於妖道這一群體最有力的諷刺。

諸如車遲國的三位國師,烏雞國的國師等均是

《西遊記》中作者所刻畫出的這類人物的嘴臉,為的是諷刺道教中那些假仁義,真虛偽的修行之士。

對於如意真仙,許多人認為他雖無害唐僧之心,也有著妖道一類人物的基本特徵,因此可以認為是屬於此類。

對於如意真仙作者雖沒有直接寫出他是什麼動物變化而成的妖怪,但在文中也交待「二人在聚仙庵好殺:聖僧誤食成胎水,行者來尋如意仙。那曉真仙原是怪,倚強護住落胎泉。及至相逢講讎隙,爭持決不遂如然」。

如意真仙,他雖偽裝為道士,實質上是妖怪。他的行為也符合妖道之本性,他霸佔落胎泉,以求供奉和酒禮。

那婆子道:就有葯也不濟事卻如今取不得水了,向年來了一個道人,稱名如意真仙,把那破兒洞改作聚仙庵,護住落胎泉水,不肯善賜與人。但欲求水者,須要花紅表禮,羊酒果盤,志誠奉獻,只拜求得他一碗兒水哩。你們這行腳僧,怎麼得許多錢財買辦?但只可挨命,待時而生產罷了。

如意真仙雖住得清幽之地,但卻霸泉為己,強征供禮,如若不從,就露出妖性的本來面目。

文中用「形容惡似溫元帥,爭奈衣冠不一同」來形容此妖道之形象,揭示出他以道士名義掩人耳目,實則早已把佔山為王,強霸享受當成理想之境。

關於如意真仙的身份,即他與牛魔王的關係,在《西遊記》第五十三回中有相關情節:

先生怒目道:「你師父可是唐三藏么?」

行者道:「正是,正是。」

先生咬牙恨道:「你們可曾會著一個聖嬰大王么?」

行者道:「他是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妖怪的綽號,真仙問他怎的?」

先生道:「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裡正沒處尋你報仇,你倒來尋我,還要什麼水哩!」

行者陪笑道:「先生差了,你令兄也曾與我做朋友,幼年間也曾拜七弟兄,但只是不知先生尊府,有失拜望。」

「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著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麼反怪我也?」

先生喝道:「這潑猢猻!還弄巧舌!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不得無禮!吃我這一鉤!」

大聖使鐵棒架住道:「先生莫說打的話,且與些泉水去也。」

那先生罵道:「潑猢猻!不知死活!如若三合敵得我,與你水去;敵不去,只把你剁為肉醬,方與我侄子報仇。」

在他與孫悟空的對話中提及「(紅孩兒)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

由此,可以看出如意真仙為牛魔王之弟,至於有沒有血緣之親,文中沒有進一步提及。

……

……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竟然是白骨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竟然是白骨精
上一章下一章

第79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