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鐵器強國
甸王弘怒氣攻心,誓殺曼野。
華歷八百二十三年,曼野八萬又圍武里,皆羅各諸侯投降近半。甸王弘本守在武里,等待甸地援軍。
但曼野將皆羅平民五萬趕到武里城外,言甸王一日不出就殺一萬,五日不出,全部殺盡再掠平民。
甸王弘氣得吐血,但被群臣止住。曼野見甸王不出,第一日於武里城外屠一萬,第二日就要屠二萬。
甸王弘第二日乃殺出,曼野盡放四萬平民,在背後砍殺恐嚇。平民驚恐,蜂擁逃向甸王軍陣,旬王弘大急,這時曼野大軍八萬分三路襲擊,甸軍大敗。
曼野捉住甸王弘,弘破口大罵,曼野當著眾軍面拔其舌,挖其眼,割其耳,剁足剁手,分別發往皆羅全地,令各諸侯觀之,大恐大悲。
甸地援軍至,曼野守武里,又將殘破頭顱送至援軍處,各諸侯痛哭倒地,雙目充血,四面急攻武里。
曼野又使詐,佯裝守不住城,退下城去,卻在東城內設伏,二萬甸軍剛衝進東城門,便被五萬伏兵攻擊,通往東城的街道皆被曼野用磚石木頭塞土,只派二千人就可堵住。
東城甸軍遲遲不見援軍,乃大敗逃出城,曼野命四萬出東城門,分別繞到北城門與西城門入城,另二萬二千,各一萬去助攔截西北二路甸軍,曼野親領二千堵南路。
甸軍共八萬,各路二萬從四方入城,為的是不讓曼野逃走。現在卻被城內房屋牆壁和曼野設置的路障分割,二萬人擠塞在不足十米寬的道上,前是路障與一萬曼野軍攔路,曼野二萬又攻向後面,
雙方皆施展不開,但甸軍人數較少,又被二面夾擊,漸漸不支。南路卻見曼野,興奮的與之纏鬥,不想曼野年近六十歲的老匹夫,不僅兇殘狡詐,而且武力超群,與近五千部下,硬是將二萬南路甸軍堵在道上,難以前行。
半小時后,兩北二路雙方都殺得血流成河,肉渣糊住了劍戈,曼野軍踩著敵我雙方堆積的戶體上向甸軍擠殺,甸軍也背靠背奮勇殺敵,但這種雙方都施展不開的廝殺方式,佔優勢的是人多的一方。
最後甸軍越來越少,直到最後一人被捅死。而曼野與南路甸軍戰鬥且戰且退,本來南路甸軍也察覺到一絲異樣,但辱殺甸王的賊首就在眼前,好像要退的樣,於是也殺紅了眼。
突然後面傳來喊殺聲,南路甸軍大驚,被二面一起夾擊猛殺,最後全部陣亡。
曼野浴血狂笑,他知道皆羅這片土地再無還擊之力了。
這次大戰,甸軍只逃回甸地一萬五千人,其六萬五千全部戰死,短時間內,甸地至少三年內不會再入皆羅了。
曼野八萬損失三萬,於是遷佔地二十萬民入武里周圍城堡,原本居民皆殺,只有少部分成為奴隸。
曼野又將皆羅肅清一片,將所有貴族皆殺,平民全部拆散,成為曼野奴隸,稍有反抗,全家殺光。
於是曼野原有三十萬,十萬留佔地,二十萬圍在武里周邊土地,還有近五十萬甸國奴隸,人口近八十萬。而皆羅,扶南二地除武里周邊百裡外,已無人煙,只留空城屍骸,如同鬼域。
甸王弘戰死,甸地諸侯又尊其叔唐為甸王,次年再征曼野,曼野將其堵在西面山道中,甸王唐三月不得進。
曼野又遣使將甸王弘的屍骨送到他面前,並言:
「如若再戰,這便是你的下場。」
甸王唐本已五十有七,驚怒之下,病到不起,第二日薨。如此一來,甸國王室直系嫡宗斷絕,曼野這時又遣使,表示雙方多年交戰,都已國疲民凋,願意停戰修好,並送子入質,又歸還甸國國寶――赤璋。
曼野奸詐如狐,深明外部壓力一緩,內部矛盾就會顯現,於是修好停戰,並以子為質。
甸國諸侯將信將疑,但現在應該推選新甸王。王室嫡系已滅,各庶支蠢蠢欲動,互相串聯,小規模衝突爆發,又升級為中規模混戰。
原本是為了推選新甸王,最後演變成了長期的兼并戰。
曼野看準了甸國在皆羅,扶南二地的土廣人稀的弱點,又看準了甸國王權的強大。
於是只用了不到十萬兵力就將一百五十萬的皆羅,扶南二地攪了個稀巴爛,並照準甸王狠咬,殺光王室,又辱殺甸王並讓其人民觀看。
大多數平民見神聖高貴的甸王都被殺了,悲憤變成了沉默與恐懼,少數反抗者也對當前大局無力改變。
就這樣,曼野花了三十幾年就奪走了皆羅,扶南二地,摧毀了甸國在二地建設幾百年的勞動成果,只留武里周邊為曼野佔據。
華歷八百二十七年,曼野以武里為都,以祖姓為國號,建曼國。曼野自稱曼武帝,又自居為南天子。又廢宗華文字,自製表音文字,稱曼文。
曼野又編《曼史》,謊稱其祖乃宗華南朝未代天子庶兄,並在書中提出天子也有嫡庶之分,北朝是嫡天子,而曼帝為庶天子。
曼野一方面稱自己為南天子,一方面又為控制被征服的甸國平民。於是就要改變其習俗,抹去與曼民的差異。
甸人不是長發不準紋身嗎,曼野就號令全國人不分老幼全部剪光頭,不剪者殺。又推崇全民紋身,曼野自己就紋身,耳朵打洞穿環。甸人吃飯用筷子,曼野就帶頭用手抓飯。反正就是與宗華文化,生活習慣相反。
殺光大部分識字士族后,曼野又編《曼記》,大肆虛構誇張放大曼氏歷史,並創造新文字。
這種改造是可怕但又成功的,熟悉了解並堅持宗華文化的上層士族大半被殺,小半成了曼野進行文化改造的幫凶。
下層主要依靠生活習俗來顯示宗華文化的平民,卻因生活習俗的強制改變,而消去了大部分原有的文化特徵。
百年之後,所有曼國的人都認自己是曼人了。
在甸地諸侯內亂,宗華恢復桂,交等地,而無能為力,鞭長莫及的情況下,曼國佔據武里周邊,擋住甸人可能的南下。
同時快速發展,以武里為中心,向皆羅,扶南慢慢開拓。
可能是在華歷三四百年左右,雲地就有人掌握了不成熟的冶鐵技術,但與冶銅不同,冶銅溫度要求較低,金屬溶液沉於爐底,而熔渣浮在上面。
當時熔爐所能達到的溫度範圍內,鐵不能完全液化,而是形成一種灰色的多孔體,技術上稱之為鐵塊。
曼國在華歷九百年左右,將制鐵技術發展成熟,將鐵反覆錘打、加熱、投入冷水(淬火),並與木炭即一種不純的炭接觸,可以使其堅硬。
大自然中鐵礦分佈廣范,雖然容易生鏽,被量大的優勢抵消了,而且比青銅更易獲得,更廉價,也更堅固。
鐵器可以大規模製造成農具,完全替代了之前的太過昂貴,而且稀少的青銅農具。於是農作物大幅提升。同時意味著,可更低廉的打造更多兵器,裝備更多士兵。
曼國掌握鐵器后,對自然環境的開發飛速加快,到華歷一千三百年時,皆羅與扶南已被開發出來,城池密布,人口達六百萬,國力達到極強。
曼國以曼姓血親和有功大將大臣為統治貴族,但不與大片封地領民,低層是自由民,還有人數在一百萬左右的歷代從甸地,交地虜來的永世奴隸與自由民破產而賣身的奴隸。
國家基本制度是奴隸制度,國土大致分佔,皆羅,扶南三大區域,但分成四十五治,各治設總督一人,副督二人,又有若干文吏武將組成一治政府,形成一套貴族官僚集團管理國家。
總督分為治部與邊部兩種,治部多以民事稅收為主,設在皆羅,扶南等腹地。邊部則是與交地,甸地交界處,主要是對外作戰,抓獲平民為奴隸。
華歷一千三百年至一千六百年間,曼國有全部裝備鐵甲鐵劍的二十萬大軍,時常與甸地各諸侯為戰,各諸侯不能敵,只能被動挨打,遣使送禮。
又多次北上侵略交地,與宗華多次大戰,宗華多敗,最盛時曾二次佔據交趾共一百七十多年。曼國前後稱霸宗南長達三百年時間,使宗華,甸地皆不敢與之相爭,
與赫梯帝國一東一西,一后一前,皆以鐵器鍛造技術發展壯大,成為古典時代最為引人注目的軍事強國。
華歷一千六百年至一千七百年間,曼王征桂地時,被雲,粵,桂三地聯軍擊敗,本人身死。
導致曼國爆發大規模,持續性內亂,甸地建公領諸侯聯軍破武里,大肆劫掠,卻因負擔過重,被曼國邊部總督征歷擊敗。
征歷之子征臨平定曼國內亂,坐得王位,國號不變,前朝稱曼姓王朝,此朝稱征姓王朝。
征朝在華歷一千八百年至一千九百年間也多次對甸,宗華作戰,但由於兩地也推廣了制鐵技術,多次不勝,雖不致大敗,但國勢也不比曼王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