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物極必反

第622章 物極必反

小安笑道:「呵呵,這可不是什麼事都要有個度嗎?」

林子軒笑道:「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銀心笑道:「過猶不及」,簡言之,即做事超過或不夠,都是不合適的。「過猶不及」的處世之道,就在於講究一個「度」字,它不僅滲透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在於個人的修養之中。說話做事也好,學習享樂也罷,如果不能做到進退有度、取捨有度,就很可能物極必反。」

小安笑道:「那怎麼樣才能做到適度呢?」

銀心笑道:「呵呵,就比如你說人家四九,笑話人家,就要說話要適度

有些人覺得,做人要真,所以說話要直。」

小安笑道:「呃,那可不是我這人直么……」

這還真是抓住自己的缺點不放。

銀心笑道:「其實不然。我們寫「真」字,是「直」下面兩點。也就是說,一些實話、直話,也要保留兩點。實話實說是真,但實話全說就是不夠智慧。」

小安笑道:「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銀心笑道:「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高明。當你漸漸克制、樸素、不怨不問不記,就能體會生命的盛大。」

林子軒笑道:「做事有氣度!」

小安說:「怎麼樣才能有氣度呢?」

林子軒笑道:「處事,要一張一弛。輕重緩急和分寸要拿捏得合適。太過用心,不僅自己勞心費力,別人也會怨聲載道。秦統一六國后,妄圖高度集權專制,防止六國叛亂。用焚書坑儒等方式統一思想,屠殺六國貴族,以減少叛亂機會。然而過猶不及,高壓之下反而激起人民反抗,為六國所滅。」

銀心笑道:「家庭有溫度,按甲骨文中的字形來看,家是同處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家不是房屋、不是彩電、不是冰箱,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冰冷空間。物質的豐富固然可以給我們一點感官的快g,但那是轉眼即逝的。

試想,在那個空間中,如果充滿暴力和冷戰、同chuang異夢、貌合神離,「家」將不成為其家。所以說,家永遠都應是一個溫暖的主題、一片寧靜的港灣,歲月之舟會在這裡找到停泊的錨位。」

林子軒笑道:「工作有力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力度,開拓進取、大開大合。人都有目標,或大或小,而實現目標的辦法就是努力。交往有弧度,不要過份介入朋友的私生活。遠則疏淡,親則不遜,把握好尺度,友誼方能地久天長。x懷要大度,「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說的就是做人要有度量,心x要寬廣。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計較,往後一步,海闊天空。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大度地對待傷害過你的人或事吧。」

銀心笑道:「讀書有厚度,讀書有厚度,這裡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書內容的質量。如果你發現自己好長時間沒讀書,你就要知道,你該捧起一本好書去讀了。讀書意味著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小安笑道:「我覺得看的遠也是很重要的!」

林子軒笑道:「視野有寬度,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看不遠。所謂視野,就是在你的視角里應該是廣袤的田野。不管做事還是做人,都應向遠處看,都不應光看到點,而沒有看見面。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要學會放寬視野,做智者、仁者。」

林子軒笑道:「理論有深度,理論有深度,才可仗義執言。懂點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知道點「取勢、明道、優術」和「變易、簡易、不易」。先賢智慧,都能讓你更有深度。辦事有速度,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幹事業的時間並不長。」

小安笑道:「呵呵,我知道咯,為此人要善於抓住機遇,果斷而有勇氣;做事要有速度、要效率。」

銀心笑道:「呵呵,算你聰明,提高時間觀念,守時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業。」

林子軒笑道:「事業有高度人們都希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事業有高度。生命在前行中頓悟,歲月在積累中生香。無論何種事業,都要日積月累,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每天不斷提高。鍛煉為常度,「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是極其寶貴的,但也是脆弱的。珍惜生命,首先離不開鍛煉,從而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爭取健康長壽;其次要有知足、豁達、樂觀的思維;第三是有適合自己身體的、科學合理的飲食;第四還要力爭勤于思考,學習新知識,緊跟時代的發展而進步。」

銀心笑道:「享受有舍度「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人生苦短,須適情怡性。愉悅身心固然重要,但貪一時之歡、逞一時之快、奢華糜爛絕不可取。」

小安道:「可是為什麼,很多人,本來就是善人,做了很多好事,卻得不到好的結果呢?」

銀心無奈道:「呵呵,這個我可不知道,要問表少爺了!」

林子軒笑道:「做了那麼多善事,福報卻越修越少,原因竟然是這個!」

小安和銀心齊聲道:「什麼原因?」

林子軒笑道:「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過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會去做許多的善事,諸如布施、供養、放生、施食、做義工等等。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一點:「我們一邊在積極修福的同時,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損自己的福分呢?」

銀心說:「這是什麼情況?」

林子軒笑道:「也許,有人不斷修福,經常去印經,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幫助眾生聽聞聖賢教誨。可是,境遇仍不是那麼順利,有病的病不見輕,貧窮的依然貧窮,所求的皆不遂願。於是,便會埋怨上蒼不平,為何自己這麼利益他人,卻還不如那些沒行善事的人,便會對神仙祖師不滿,認為沒有照顧自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成英台,帶著山伯逃婚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穿越成英台,帶著山伯逃婚去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2章 物極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