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拯救小蘿蔔頭他娘
滾滾滾,一群廢物,至正帝將手中的葯碗摔在地上。其實太醫們都知道至正帝得的是心病。說起至正帝的年號「至正」也是很有說法的,《莊子·駢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郭象註:「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至正帝一直想著改變前代的治國之策,讓天下回到正軌上來,還一個小心思就是得位至正。可偏偏出了一個千古奇冤,讓至正帝沒有台階可下。
皇帝生病可是地動山搖的的事情,說起來至正帝也五十歲了,在古代人均壽命偏低的情況下,這是了不得的大事。各部院大臣都紛紛上表請安,就連黃燁也在家寫了請安折想入宮侍疾,畢竟是這一世的親老子,自己目前還是處在他的庇佑之下。黃燁估計這只是個禮節性的請安折,沒想到至正帝批了。
黃燁接到旨意后,就入了宮,在養心殿西暖閣見到了至正帝,這是爺倆第一次單獨見面,至正帝看著氣色不是很好,斜躺在榻上,手裡拿著摺子在看。見到黃燁到來至正帝擺擺手讓黃燁坐下,嘴裡卻念叨「人人都說皇帝好,六宮佳麗任其挑。龍肝鳳髓食不盡,不枉人世走一遭」。人人都說當皇帝好,可是皇帝也有皇帝的煩惱,李燁你平時有什麼煩惱沒有,黃燁見至正帝吟誦一首打油詩,又和自己發了一通牢騷,覺得至正帝雖然是天下至尊,此時卻像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一樣,忙說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小民為了吃飽穿暖發愁、商人為了貨物售賣發愁、當官的為了升官發財發愁,當皇帝的為了,,,」,黃燁說道這才想到對面就躺一個皇帝,下面的話就不好說了。
至正帝說道「繼續說,今天說啥都恕你無罪」。
黃燁只好說道:「當皇帝的大多是為了史書評價發愁」,說完看了至正帝一眼,看他沒有啥反應,又接著說道:「小臣以前很煩惱,現在不煩惱,以前在鄉下,一直為吃飽穿暖發愁,可現在有衣穿、有飯吃、有下人伺候,過得很滿足,有句話叫知足長樂」。
至正帝說道:「是啊,但有幾個人能夠知足長樂呢,有些人上天還要嫌天低。還有午門外那長跪不起的魏文舉和周秀蓮願意以身相代獄中的魏柳氏赴死,朕明明知道這是個冤案,有心饒她一命,但律法煌煌,朕也不能徇私,這讓後世子孫如何看待朕,朕是個昏君還是個暴君」。
黃燁連忙跪下說道:「律法不外乎人情,此事一定會有解決之道。小臣最近讀書發現當年漢武帝,晚年時候自恃武功,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甚至因巫蠱之禍錯殺太子劉據,天下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頻發,後來知天命的漢武帝亦感到自己晚年政治決策的失誤帶來的惡果,安撫流民的同時遂在輪台頒下《輪台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錯誤,調整政策修養生息,又修建了思子宮和一座歸來望思之台,思念太子,這一切均使得動蕩不安的局勢得以轉歸,為以後的昭宣中興打下基礎。這些事情並沒有影響後世對他的評價」。
至正帝好似聽進去了一點好似又沒聽進去,至正帝的性格有些偏激,容易鑽牛角尖。倆人又閑扯了一會,黃燁就告辭回去了,出去殿門正看見太子和梁王聯袂而來,忙又向二人問安。二人對黃燁都很不錯,太子很有長兄風範,梁王對黃燁更不必說,雖然他們可能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但黃燁一直將他們當成兄長看待。兩人知道黃燁肯定是奉詔而來,也不方便問黃燁有關父皇的事情,三人互相行禮后,黃燁就回去了。
回到家中,黃燁就想著怎樣能幫助一下獄中的魏柳氏,也幫助去去至正帝的心病,可律法寫的很清楚敲御前登聞鼓者無論何身份一律處死。怎麼辦呢?黃燁不停地在書房踱步,想想後世一些重大事件,突然眼前一亮,輿論,對了怎麼把輿論忘了,後世的一些事件為什麼能夠快速解決,那是因為有萬千的網友在推送在關注,輿論的壓力使得有關部門不得不從嚴從重處理。要想調動現在人們的輿論,肯定需要編一個什麼東西進行傳播,而黃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竇娥冤》,大元朝也沒建立起來,竇娥冤也沒了生存的土壤。
竇娥從小死了母親,她父親竇天章是一位窮書生,因為上京趕考缺少盤纏,便把她賣給蔡婆婆家做童養媳。可到蔡家沒兩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竇娥和她婆婆兩人相依為命。
當地有個流氓叫張驢兒,欺負蔡家婆媳無依無靠,跟他父親張老兒一起賴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給張老兒。蔡婆婆軟弱怕事,勉強答應了。張驢兒又脅迫竇娥跟他成親,竇娥堅決拒絕。還把張驢兒痛罵了一頓。
張驢兒懷恨在心。沒過幾天,蔡婆婆生病了,要竇娥做羊肚湯給她吃。張驢兒便偷偷地在湯里下了毒藥,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竇娥成親。竇娥把羊肚湯端給蔡婆婆喝。蔡婆婆接過碗,忽然不舒服要嘔吐,就讓給張老兒喝了。張老兒中了毒,在地上翻滾幾下就咽了氣。張驢兒沒想到毒死了自己父親,惱怒不已,便把殺人的罪名栽贓到竇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門。
楚州知府貪贓枉法,背地裡被張驢兒用錢買通了,不問青紅皂白便把竇娥抓到公堂訊問,逼她招認。竇娥受盡拷打,痛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承認。
知府知道竇娥待她婆婆很孝順,就當著竇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竇娥想到婆婆年紀大了,受不起這個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認是自己下毒。於是貪官知府便將竇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場去處決。
臨刑前,竇娥滿腔冤屈無處可訴,她不想就這麼白白死去,於是含著熱淚向蒼天起誓:「我竇娥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了證明我的清白,我死後,一要讓這刀過頭落,一腔熱血全濺在上空的白練上,二要天降大雪,遮蓋我的屍體,三要讓楚州從此大旱三年!」
劊子手行刑后。竇娥的鮮血竟然一滴都沒有落在地上,全部飛濺在了高掛的白布上。當時圍觀的百姓暗自稱奇。緊接著天地變色,狂風大作,天空飄起鵝毛大雪,密密地覆蓋在竇娥的身上。那時候正是六月夏天,每一個在場的人都驚呼:「這竇娥真是冤枉的!」
接下來,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竇娥的冤屈,為竇娥抱不平,直到竇娥的父親竇天童在京城做官返鄉,竇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殺人兇手張驢兒被處以死刑,貪官知府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但是黃燁肯定不能這樣寫,後面竇娥的父親竇天童回鄉為竇娥伸冤,要改為聖天子微服私訪發現此事,最終為竇娥伸冤並封竇娥為一品誥命夫人,最後竇娥冤屈得解,最終成了仙。這些神神鬼鬼的老百姓們都愛聽,竇娥的故事絕對可以拘大家一把辛酸淚。
說干就干,寫曲子黃燁是肯定不會的,他只會頭幾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但是虞亮肯定會,他趕緊來到虞亮的住處,將想法和虞亮一說,虞亮自己感動的都差點哭了起來,這個故事太好了,虞亮保證今天就會將曲子寫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黃燁又想到光有曲子還不行,得有人傳播,想想國子監那幫憤青,黃燁心裡有了主意。
第二日一早,京城的國子監、書院、各大酒樓,茶樓,妓館都收到了一份竇娥冤的曲稿,曲稿的末尾還呼籲大家為救魏柳氏而努力。不到兩天時間,整個北京城到處都在傳唱竇娥冤,甚至向颶風一樣傳向九州大地。先是國子監的學生自發到午門口請願,然後是宛平、大興、通州等地的百姓紛紛聯名上萬言書求聖上饒恕魏柳氏,整個北京城的「士農工商」除了「士」沒有動外,其它人都自發的為魏柳氏請命。
官員們沒有動是在看風向,但是輿論的壓力壓得他們也快挺不住了,有一個御史說了一句「無知民婦,既然敢敲登聞鼓,就要知道後果否則大順律法的威嚴何在」,沒想到的是這位御史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門上被人潑了糞,院子里扔的都是爛菜葉,石頭,臭雞蛋,院牆上還被人畫了一幅吃屎圖,一個男子赤身裸體被人牽著趴在地上吃屎,旁邊還有旁白,此乃某某御史是也,嚇得這位御史都不敢出門。
京城各大書院紛紛聯合起來,給內閣首輔袁恕上了一份萬言書,從三皇五帝到本朝,列舉了無數實例來為魏柳氏開脫,大有不放魏柳氏國將不國人將不人了,又說了聖天子在朝一定能明察秋毫。
老袁恕看了這一份萬言書,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有了這一份萬言書,陛下就有了台階下,甚至聲望更盛,但是此事總得有人承擔責任,這個責任只有自己來背了,自己如果置之不理,那以後小弟也不用帶了。下野就下野,自己也七十多了,該歇歇了,再不歇就是給自己找禍,自己一門一皇后一太子一首輔,陛下能容忍這麼多年已經仁至義盡了。
第二天,袁恕上了一份奏摺,請求赦免魏柳氏,見到老大發聲,太子一系的也紛紛上書請求赦免魏柳氏,梁王一系的也不甘示弱,紛紛上表請求。有了前面那個御史的前車之鑒,整個在京的官員沒有一個不為魏柳氏求情的。
至正帝看了眾人的請求,病立馬就好了,為此還專門召開大朝會廷議此事,最後全體上下一致同意赦免魏柳氏。隨後至正帝下旨特赦魏柳氏,釋放魏柳氏當天,京城的百姓們紛紛燃放煙花炮竹慶賀,紛紛稱讚至正帝,而全國各地不停的出現祥瑞,至正帝一時威望無二。
后至正帝又賜魏文舉進士出身,上任宛平縣令,周秀蓮卻因為身心受到極大摧殘,最後遁入了空門。
一場風動全國的冤案最終近乎完美收官。
史書記載,至正十五年,宛平縣令接舉報,舉子魏文舉與顧周氏通姦,毒害其夫顧三,因縣令周德與舉子有隙,隨屈打成招。魏妻柳氏怒敲登聞鼓,帝震怒,詔內閣二司一衛重審,遂撥亂反正,宛平令周德罷官免職,刑部尚書致仕。因聖天子在朝,特赦免魏妻柳氏,令魏舉人為宛平令,天下一時稱頌。至於其他小人物,小人物能進史書嗎?